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碰到这样的男人——他们心思狭隘,些许小事也会记恨良久,一句无心之言也会令其大动肝火,即我们口中常说的小肚鸡肠。可想而知,这样的男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人缘,更别说成就一番大业。一如三国时的张昭,虽在孙策死前曾被委以大任,但终因自己气量狭隘而未能得以拜相。一次,孙权大宴群臣,让诸葛恪为大家敬酒。诸葛恪依命向大臣们一一敬酒。斟到张昭时,张昭已醉推辞不喝,而诸葛恪依然再劝,张昭不悦道:“这哪里是尊敬老人!”
孙权故意给诸葛恪出难题,说:“看你能不能让张公理屈辞穷把酒饮下,不然这杯酒就你喝了。”
于是,诸葛恪对张昭说:“过去师尚父九十岁,还能披坚执锐,领兵作战,不言自己已老。现在,带兵打仗,请您在后,而喝酒吃饭,请您在前,这怎么能说是不敬老呢?”
张昭无言以对,只得把酒喝下,但从此就记恨上了诸葛恪。有一天,孙权和诸葛恪、张昭等大臣在殿中议事,忽然一群鸟飞到殿前,这些鸟头部均为白色。孙权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就问诸葛恪:“你知道这鸟叫什么名字吗?”
诸葛恪不假思索地回答:“这种鸟叫白头翁。”
诸臣中张昭年纪最大,又是一头白发,他以为诸葛恪是在借机取笑自己,就对孙权说:“陛下,诸葛恪在骗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叫白头翁的鸟。如果真有白头翁,那是不是应该有白头母呢?”
诸葛恪立刻反驳道:“鹦母这种鸟,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吗?如果依老将军的话,那一定还有鹦父了,请问老将军能打到这种鸟吗?”
张昭顿时无言以对。因为气量狭小,张昭很难与人搞好关系。甘宁自降吴以后,急于立功,于是请求征黄祖、取刘表,并自请任先锋。孙权觉得可行,准备实施。张昭却不同意,甘宁很不高兴,反唇相讥道:“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屠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
孙权看到这种情形,赶紧劝道:“兴霸,今年兴讨,决意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
孙权虽然为二人解了围,但明显站到了甘宁一边。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实际上,东吴众将不服张昭。后来,孙权果然令甘宁为先锋征黄祖,并大获全胜。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还由于他的自大。张昭虽为东吴重臣,其实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但他却目中无人。东吴有大才者,首推周瑜,次为鲁肃,而他竟不把鲁肃放在眼里,他说:“鲁肃虽然薄才,可不够谦逊,年纪太轻处世经验不足,难堪大用。”
不仅如此,张昭的胆量也不够壮。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江东,众武将欲战,而以张昭为首的文官却欲降。幸亏周瑜、鲁肃坚持,才在赤壁大败曹操。除了直言忠谏外,张昭在其他方面恐怕没什么才能,而且因为气量小,不能够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所以若是任他为相,东吴上下必会君臣离心,四分五裂,所以他到最后也未能拜相。像张昭一样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们当然不能如此,也不必和这种人斗气,应以大度之心避免与其发生冲突,当然,若是他对你的人生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那就巧妙地与之周旋,用策略来对付他。总之,我们切不可因气量狭小而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拖垮了成功,同时,对于那些令“听者有意”的事情,也应三思后行,尽量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