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缘由,说来话长。
原主司空云从小就被立为太女,被先皇养在膝下亲自教养,八九岁的年纪就已经能够通晓国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原主司空云不爱美色,也不重享乐,成年之时便依照先皇和先皇夫的意愿娶了太傅的嫡长孙文竹。
原主给了文竹足够多的尊重,后宫之中也只有文竹一人,久而久之两人也从最开始的相敬如宾变成了恩爱有加的一对。
只是好景不长,皇夫文竹在司空容出生后不久就病逝而去,撒手人寰,留下尚且年幼的两个女儿。原主专情,并没有娶继皇夫的打算,一个人操两份心,倒也把两个女儿养育成人。
原主和皇夫文竹总共育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司空钰,被原主视为继承人来培养,司空钰也确实如原主所愿,出落成了一个矜贵出色,文武双全的皇女,深得原主喜爱。
二女儿司空容,同样精通文武,但为人宽厚内敛,不喜多言,比起光芒万丈的姐姐来说,司空容的光芒其实并不算耀眼。
两个女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一致的,性格却截然相反,但这并不是因为原主偏心,只是姐妹二人的性格天生就是这样。
阮云虽然有着仁君的名声,但其实也有着不小的野心。所以相比较沉稳谨慎的小女儿,原主更倾向于让大女儿司空钰来继承大沁国的皇位。
所以司空钰一成年,原主就将其封为了皇太女,只是大概原主也想不到,自己满心栽培的亲生女儿,竟然会因为一个男人倒戈向自己的国家和母皇。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原主为了让司空钰的太女之位坐得更加名副其实,派司空钰去边境驻扎立军功说起。
原主本想着,等司空钰立了军功就将其召回,谁知司空钰非但没有如她意愿立功回朝,反而还跟敌国大良国大将军之孙——孟育看对了眼,两人多次交战下来,竟然打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当然,这大概率只是司空钰一厢情愿而已。
因为孟育察觉到了司空钰的心意后,就开始有意频繁地接触司空钰,看得一众戍边的老将士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暗地里摇头叹息。
大概原主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女儿会是个恋爱脑。因为就在司空钰跟孟育打得一片火热的时候,司空钰不小心泄露出了大沁国的边境布防图。
结果可想而知——大沁国败得一塌糊涂,甚至在大良国的迅猛兵力下,丢了一座城池。
大概是因为心虚,司空钰对于自己泄露布防图的事只字不提,但即使不提,原主也察觉到戍边的部队中出了奸细。毕竟大良国打过来的时候,几乎是一打一个准,仿佛是事先就知道了大沁国的兵力布防一般。
大沁国战败后不久,司空钰便被原主召回。
原主召回司空钰的原因十分简单——因为隔壁大良国的皇子居然带着使臣来求提亲来了!!!
原主即使没有亲眼目睹两国的交战,这会儿心里头也有了些猜测,气归气,原主还是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怒火,选择亲口问司空钰,只是面对原主的质问,司空钰直接选择了逃避!
直到知道大良国的皇子是替大将军之孙来求娶自己后,司空钰因为害怕原主拒绝大良国的求亲,才哭着认下了泄露布防图的罪名,气得原主当场就给司空钰甩了两个巴掌,并且还罚跪司空钰在御书房生生跪了一夜。
可毕竟是自己的女儿,原主到底还是想留下司空钰的一条命,所以选择除去了司空钰的太女之名,答应了孟育的求娶,潦潦草草地将司空钰嫁到了邻国,没给一分钱的嫁妆,更不要说是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原主想到战死沙场的将士心里头就十分不是滋味,经此一事,原主对大女儿司空钰也是彻底寒了心,在司空钰临出嫁的晚上,原主冷漠地说出了那句“踏出大沁国后,你我便不再是母女”的狠话。
这句话,也成了司空钰记原主仇的根源。司空钰想不通,自己只是想和心爱之人在一起而已,为什么母皇要这样阻断自己,甚至不惜直接一句话割断了母女关系?
就在司空钰嫁去大良国后不久,原主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信件,据侍卫所说,是司空钰贴身侍女冒死托商队带给自己的信件。
原主心中虽有波动,却并没有选择打开信件,反而是坐在一旁的老太傅打开了信件。
原主这才得知,司空钰嫁到大良国后,日子过得十分不如意,毕竟司空钰是以侧妃的身份嫁过去的,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
对于司空钰希望自己能回到国家的愿望,原主是想没都想就直接拒绝了,毕竟当初司空钰可是说好了自己不会后悔的。
自己选的路,哭着也得走。
尽管原主没有伸出援手的意思,可架不住年老的太傅心疼自己的外孙女,竟然一个人偷偷地跑去了大良国。
等原主知道时,太傅已经被孟育的人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原主无奈之下,只得穿上盔甲,亲自带人去解救,毕竟在文竹皇夫临走之前,原主答应了对方一定会照顾好家中的老母亲。
等原主到达两国约好的地方时,一眼就看到了被吊在大良国军队最前方的文太傅的尸首,再看看对面一脸平静无所谓的司空钰和孟育两人,原主只觉得胸腔中有怒火在燃烧。
原来,司空钰所谓的日子过得苦希望回到故国,也不过是和孟育联手挖的坑而已,只不过让两人出乎意料的是原主居然没有上钩。
原主虽然也有过不少的战斗经验,而且带了十几万军队,可毕竟孟育和司空钰是做足了准备的,几个月的僵持战下来,大沁国的军队硬是撑了下来!
可出乎原主意料的是,孟育居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和一向高高挂起的大户国暗暗联手了,在大户国和大良国的联合夹击下,原主带着众将士选择了背水一战,但差距到底还是过于悬殊,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