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百官都认为满桂要受处罚的时候!
下一秒,朱子龙的皇帝分身仿佛没听懂满桂的潜台词一样,反而是笑眯眯的解释道:“满爱卿,你不要忘了,是宁前道自己提出这个修建宁锦防线的建议的。八{一小说[〈〔<<网w]w〕w.既然他敢提出这个建议,那就证明他有把握守住。”
“反对放弃锦州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敢去守锦州的人,倒不如让他去试一试,你说呢?诚然,打仗不是儿戏,但也应该承认,打仗本生就是一种冒险吧?让他自主修建这座锦州城,山海关之北多一个缓冲区,有何不可?”
皇帝都指名道姓了,满桂让朱子龙这么一解释,也有些晕头转向了。
再想想,自己和袁崇焕确实是相互看不顺眼,仅如此,也罢。
想到这,满桂站起来,退回了队例之中。
袁崇焕和满桂的恩怨,由来以久,人人皆知,最早则要从宁锦大捷说起。
当时黄太极猛攻锦州,袁崇焕躲在宁远城里毫无办法,且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浴血死守。
这种情形,像极了甲午日清战争中,李鸿章对北洋水师所谓“如违令出战、虽胜亦斩”的荒唐命令。
看不过去的满桂,公然违抗袁和监军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死以救锦州。经过满桂的血战,再加上后金军猝不及防(没料到明军敢出动出击),才有了宁锦大捷。
然而,因为袁崇焕和东林党关系密切,又提前送了重礼。最后兵部竟然将满桂将军违抗袁崇焕命令,冒死出击后取得的辉煌战果,统统加在袁崇焕的头上。
是问,满桂会服袁崇焕吗?
所以,二人之间的恩怨,自此产生。
之后王化贞失陷广宁,同在关外的熊延弼也受到株连,被传九边。
袁崇焕受到牵连,暂时罢官回家。在被罢官后不是深刻反省自己的误国之罪,而是恨上了满桂,认为是满桂违令出战才导致自己被罢官。所以在他重新上台以后,处处和满桂作对,将满桂打成王之臣一党,将他降职调往山西大同。
满桂作为为大明立下无数奇勋的猛将,在毛文龙死后是奴酋最为畏惧的明军将领,却被调离抗奴前线。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袁崇焕为了私怨,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心性。
根本算不上什么狗屁民族英雄!
朱子龙从后世穿越而来,当然不会受到袁崇焕和东林党人的一叶障目。
所以,现在他看似同意了袁崇焕的五年计划,却是从心里不打算给一分钱。而且还把和他不对付的满桂治好重伤后,重新起用,扔回去,给他来个恶心死你!
要知道,满同志在边关可是同样大有人脉的。
边上,看似这个论调要统一了,周延儒站出来疑惑的问道:“皇上,若是让袁崇焕掌管宁远、前屯和锦州的关外之地,甚至封他为辽东巡抚也不无为过,对他委以关外土地军民钱粮的全权。这么一来,辽东经略使的位置放到那里去?”
周延儒这一问是很现实的问题!
因为到了明朝后期,众所周知。辽东经抚不和,几乎就是惯例之事了。
当年,孙承宗孙阁老督师辽东,一连换了三个,辽东巡抚,都是因为经抚不和所致。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朱子龙的皇帝分身似乎早有计划。
笑笑而语,一点也不紧张的说道:“众位爱卿不必担心,经抚职权重抚争权所致,所以朕决定建议经抚分权而管。让督师直接负责山海关兵马,专心节制三方和联络蒙古封锁建奴,保卫京师东北大门安全。”
“而山海关以北的土的军民,交给辽东巡抚专管,经略使只指挥方向,而不直接控制关外军队。这么一来,就有多个好处,一是彻底消除了经抚不合而导致互相掣肘的局面,二是,还有实现修建宁锦防线的计划可能性。两者各有专人负责,毫无冲突。”
好吧,朱子龙这会儿是说的口沫横飞,百官听的目瞪口呆,另眼相看之下,却是也感觉有些道理。
此时,满桂可以说是雄心壮志不减当年,铁了心是冲着辽东经略使这个位置来的。
他做为边关老人,很清楚经抚不和会导致什么后果。
于是,带头高呼皇上圣明,投了赞成票。
一时间,保皇党和中立党,纷纷也投了赞成票。声势强过一些反对派!
最终,一锤定音,此事就此安排。
朱子龙当场宣旨,让满桂出任新的辽东经略。
辽东经略《明史职官二》言:天启元年,置辽东经略。经略之名,起于万历二十年宋应昌暨后杨镐。至天启元年,又以内阁孙承宗督师经略山海关,称枢辅。
辽东经略一职,是专为辽东战事所设立的。
经略其实就是在和总督一样的官,一般巡抚是朝廷派下去的,相当于特派员。也可以理解为,就像后世21世纪的香港经济特区的,特别行政军区长!
专管军事,权利很大,但不过问政治,地位都大于巡抚。
满桂意气风之时,临散朝前黄立极这个内阁成员出来说话了,上书请示为原辽东经略熊廷弼正名。
黄立极此行为,却是皇帝早就有了暗示,早有计划。
满桂和熊廷弼以前关系不错,有些感同身受,立刻也趁机支持。
此时王化贞已死许久,新帅上任,朱子龙这个皇帝也趁散朝之时,亦然同意,恢复熊廷弼的正名。
追赠为少师,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衣佥事,每一代递升三级。朝廷赐予祭葬,让有关部门为他修建祠堂公祭。谥号襄愍!
韩爌等人心中还有正直,全全同意。再则人已死多年,前事多人恩怨已消,何不顺水送个人情?
至此,这个蒙怨多年的名将,熊廷弼——明末“辽东三杰”之一,终得正名。
并入正史留名:廷弼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脣敝舌,争言大计。魏忠贤盗窃威福,士大夫靡然从风。廷弼以长系待决之人,屈曲则生,抗违则死,乃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龙椅上,朱子龙也是心中百感交集。
能为一位历史名将,提前正名,他也是心里舒服点。
熊廷弼性格火爆、刚愎自用,为人不是很友善,但确有盖世之才。这个人要是生在李世民的朝代,也许真的会成为大唐凌烟阁里的千古名臣,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活在穷途末路、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
他对领悟力较弱的蠢庸之辈,感到不能忍受,所以他的人缘不好,高高在上的那些官僚政客,尤其厌恶他。
最终,更是成为了党争之下的牺牲品。
不久后!
这次朝会的内容,就传到了山海关那边。
对辽东巡抚一职朝思暮想的袁崇焕,听到消息后,当场就傻眼了。
“辽东经抚分权?在辽东本地自筹粮款、组织百姓修缓锦州城池?试行宁锦防线?这是那个王八羔子,给皇帝想出来的缺德主意?”
这一刻,袁崇焕内心之中,宛如有一百只神兽奔腾而过。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冒烟。
辽东巡抚倒是要当上了,修建宁锦防线的粮款却要就地自筹?还有那个经抚分权什么的?
真是坑爹啊!
然而,气归气。此时的袁崇焕却没有胆子在这个时候辞官还乡!
因为,宁锦防线是他提议修的,现在提出辞官。朝廷上那帮闲得慌的御史言官,不参他大言欺君才叫怪,朝廷不把他下狱问罪也更叫怪了!
这真是,自己约的炮,那怕再坑,也得闭眼把它打完!
他只能是认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