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现在该如何是好?”
“殿下,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了了,朝廷就是要将我们逼上绝路,如果此刻再不动手,那我们的命运只会比诸王更惨,不要再犹豫了,殿下。”
“可是我们真的有胜算吗?”
“我们手下的兵力虽不多,却全是忠勇之士,他们必将跟随殿下出生入死,有如此虎狼之师,何惧那区区数万草芥。况且这几月以来,我们已备好了足够的粮草、兵器等后勤补给,只要殿下下达命令,我等必将舍命跟随殿下。”
在听完道衍的这番话后,朱棣摆出了一副极其严肃的表情,他的眼神也变得异常坚定,因为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都是他逼我的,凭什么让他来决定我的命运,我一定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既然现在已经这样了,那我就摊牌了。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现在的朱棣,已经四十岁了,他明白自己做出这一决定的后果,战争是避免不了了,又将会有无数的人因为他的这一决定而失去生命。可是,如果现在不反抗,那么等待他的后果将会难以想象,他可能会蹲一辈子大牢,又或许是被流放到边疆,更或许……他不敢往下想了。
那就反吧,至于能不能成功,朱棣也没有把握,可他知道的是,手下那帮兄弟们已经跟随自己快二十年了,他们的能力和忠诚,朱棣是很放心的。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决心,三千越甲可吞吴矣!
造反的第一步
朱棣很快地把将士们召集了起来,并举行了第一次动员大会(以后还会有很多次)。不得不说,如果放在现在,朱棣一定会是一名成功的演讲家。
此次大会的效果很显著,将士们握紧了拳头等待着朱棣下达命令。可是,他们现在已经被包围了,容身之地除了燕王府外,再无他处,而且王府也被张昺和谢贵率兵团团围住。城外虽有部队,却被城内的大军挡在了外面,根本进不来。
要想夺天下,必先夺北平,所以,现在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出去。
擒贼先擒王,很快,朱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要拿下张昺和谢贵,那王府外的部队必将大乱,到时候杀出去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可是人家也不会亲自送上门来,这可如何是好?
突然,朱棣想到了一个问题,门口那帮人是来做什么的?游玩?当然不是,他们的命令是解除我的护卫,而不是要抓我,这就好办了吧。
于是,朱棣便派人去府外告诉张、谢二人说,燕王的护卫已经集结完毕,请二位大人进到府内传达旨意,然后将人带走。
这两个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不会同意。可传话的又说,燕王需要确认他们是否确有圣令,否则便不能把人交给他们。
看来不进去是不行了,那就多带点人吧。可是他们的护卫被门卫以王府重地,闲人免进为由挡在了门外。就这样,两个人进去了,没有任何护卫,而且还是手无寸铁,这不就是待宰的羔羊吗?
进到大堂后,二人仍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存在,他们只是觉得朱棣有点奇怪,至于奇怪在哪,他们也说不上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朱棣的“疯”是装的,因为他现在口齿清晰,腿脚自如。
就在他们和朱棣谈论护卫的交接问题时,有人端了一盘西瓜上来,只见朱棣突然站起身来,拿了两块西瓜,径直地向他们走了过来。二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准备向朱棣道谢。可是,朱棣并没有将西瓜递给他们,而是满脸愤怒地指着二人的鼻子大骂道:“寻常百姓人家都知道讲究家族感情,而我贵为天子的叔叔,却整日提心吊胆地活着,这是什么道理?”
说完,朱棣将西瓜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刹那间从屏障外冲出数十名刀斧手,将二人绑了起来。
张昺和谢贵连忙求饶,说乃是皇命难违,身不由己。但是,两人不知道的是,朱棣的内心已经变了,他已经下定了造反的决心,所以从进入王府内的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步入了深渊。
张、谢二人最终的结果是被砍了脑袋,而且朱棣还拿了他们的血来祭旗。
张昺和谢贵死了,可是府外的士兵们却不知道,他们还在焦急地等待,一直等到了天黑。可是,纸毕竟是保不住火的,二人被杀的消息最终不胫而走,他们便立刻向燕王府发起了进攻。
虽然人多势众,可群龙无首,军心涣散,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就这样,朱棣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冲破了包围,闯了出去。
接下来朱棣要做的是夺取北平,他们必须要靠着北平城作为依据,从而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而且城外还有一些兄弟们,在等着和自己会合。
攻城!对于朱棣而言,北平城的防守部署他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他闭着眼睛都知道,哪座城楼上的哪个位置有多少士兵把守。
所以,他决定立刻攻取城门,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因为只要拿下了城门,就相当于控制了整座城池,然后就是关门打狗。
可是,他手下现在只有八百个人,他真的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