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佾:“现如今这个时代属于农耕时代,下一个时代朕给他命名为航海工业时代,沿海发展是重中之重。但明年大旱,朕已经来不及布局,现如今只能在沿海内侧无人区域安置移民。”
如果给他时间,他完全可以将东南沿海重镇建好,一步步的移民,但现在来不及了。
甚至于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要考虑到人民矛盾问题,这些移民安置的区域也都是岭南地广人稀的内陆地带。这也是他和萧仿对郑从谠的要求。
“这条线路经过我们测算,每天涌入三万人已经是接近极限,不过这条线路的优势是时间短,一个半月就可以进入岭南地区。岭南早稻播种时间是二三月(农历),从九月初开始时间跨度半年,减去两个月路途是四个月一百二十天,这就是三百六十万人。”
沉吟少许,崔彦昭猛然躬身:“陆路多艰辛,更是意外跌出,臣恳请陛下只移民三百六十万!”
崔彦昭说的情真意切,他真是急了。
想想关中一千多万人,移民三百多万,再紧急调运粮食,应该能支撑过旱情。而移民六百万,沿途说不定就发生什么事情,毕竟规模太大,而且路途太远,时间又太长,太容易出事了。
李佾笑着压压手:“崔相为大唐子民考虑,朕很欣慰。但崔相算错了帐,如果按照你所说那么干脆这六百万人直接都走大运河算了,不就是赶不上明年早稻播种嘛,大不了让岭南先播种上,移民支付一定的报酬。”
崔彦昭愕然的张着嘴。
哎呀我擦,还可以这么操作!
郑和犹豫一下拱手道:“陛下有所不知,岭南虽然是两季稻,但农耕水牛并不多,岭南那里自己的地都勉强能播种,想要替移民播种也是有心无力。而移民新去者落户之地是生地,即使岭南现在开始开荒,到时候播种依旧艰难,也许移民第一季稻还会有所欠缺。”
李佾神色庄重的拱手:“受教了。”
“不过这个问题一会儿再说,朕因为其他的事情想了一点应急方案,也是之所以带你来的原因。现在说回到移民路线的问题,恐怕崔相将移民问题考虑的太简单了。移民可不仅仅是移民。”
“移民不仅仅是移民?”所有人都愣住了。
“当然不仅仅是移民!”
这就是长征啊!
“关中子民历来对本朝最认同,也最是拥护。如果这六百万人在移民路上高喊着口号赤地千里无人饿死,宣扬着朝廷的仁政,你们说会是什么结果?”
所有人愕然的张大嘴。
卧槽!
还有这种骚操作!
还有什么结果?天下归心啊!
你都赤地千里无人饿死,这可是空前绝后了,还能怎么样!
谁要是想造反,民众会先打死他的!
几个人,包括萧仿,纷纷躬身行礼。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的身份,而是这人真特么牛!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大移民六百万人的规模,二月底之前全部到位。”
“臣等遵命。”
崔彦昭:“刚刚说的是最主要的线路,接下来的计划是要考虑到各条线路的补给承受能力,臣和萧相的建议是江北分成三条线路,起点虽然是关中长安,但真正的起点是在东都洛阳。第一条线路是经唐州、复州、岳州、潭州、衡州、郴州、韶州如岭南西部。这是陆路主线路,每天可以移民一万五千人,考虑到进岭南还需要半个月时间到达安置点,路途时间共三个月,至二月底到达前,共能移民一百三十万。现在已经四百九十万了,还差一百一十万。”
“剩余一百一十万将分成两条线路……”
崔彦昭解说完后,萧仿总结:“这几条线路已经摸底,补给承受能力,再加上周边调动,能顺利完成移民。”
郑和道:“我看了一下岭南水师的情况,也找了一个了解那里的人,如果重整岭南水师,可以顺长江出海绕道岭南沿海安置移民,三个月时间能运输十万人。”
李佾摆摆手:“这就要说到刚刚的问题了。你说的是明年移民第一季的收成堪忧,朕担心的是万一第一季收成不好,或者闹点水灾什么的怎么办?”
所有人脸都白了。
卧槽,北方大旱,南方再发水,咱大唐干脆灭国算了。
还要不要人活了!
李佾压了压手:“稍安勿躁。作为咱们而言,尤其是作为朕,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万事做好面对最艰难环境的准备,拿出百分百的力气去面对。明年大旱已经是肯定的。”
秦翰和郑和纷纷点头,这个他们还真知道,不但知道这个,还知道后年要造反的那个人正被你折磨的欲仙欲死。
“朕要考虑的是万一再有突发状况怎么办?什么叫帝国的底蕴?能承受一次大的天灾就是一个合格的帝国,我大唐帝国作为最强大的皇朝,我们要做到能承受两次天灾,或者是半个疆域天灾的能力。”
“正和熟知南海以及天竺等区域,你说说天竺的粮食是否充足?”
郑和道:“天竺粮食一年三熟,随便撒点种子不用精心耕种就能果腹。”
“还有这样的事?”萧仿和崔彦昭眼睛都红了。
我们这里起早贪黑的精心耕种才能果腹,你们特么什么都不管撒把种子就等收成了,实在不够吃我再撒一把,糟心啊!
李佾道:“天竺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别眼红,眼红是以后的事情,先说说现在吧。郑和,朕问你,如果给你二百万贯,命你统管岭南水师,并拔高位格至大都督,你有没有把握明年给朕买回来五十万石粮食?”
郑和迟疑一下猛然躬身:“臣请陛下调刘怀为副将,助臣尽快统御水师,定能让大唐粮食无忧!”
“刘怀是谁?”众人有些懵。
郑和:“刘仁轨十世孙!”
李佾:“白江口之战?”
萧仿:“解事仆射。”
崔彦昭:“刘乐城。”
秦翰:“果然!我说你怎么相中他了。”
这就是古代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