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应该都知道孙策的老师是当朝卢尚书了吧,吾曾听闻在卢尚书对战广宗黄巾时,其便采取了长时间的围而不攻战术,这样做,其一可以等被围一方耗尽粮食,毫无斗志之后,兵不血刃地一举拿下。
其二,被围一方内部之人在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下,想法便会出现各种变化,意志不坚定的人会产生投降的想法,到时一道劝降令过来,这些人便会从内部就反了。
如此说,诸位可知晓为何晃会认定孙策大概率会围而不攻了吧!”
闻言,堂上的众小帅纷纷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大多对徐晃的说法表示赞同,甚至先前对徐晃提出疑问的小帅也认同了。
“好罢!就依徐兄所言,暂时不去设置陷阱了,诸位也听到了,吾不管尔等用何手段,回去后就得开始改编,两日之内,必须完成,否则等孙策打过来的时候,没有改变好的吾便不管他粮食!”
。。。。
当天,孙策就接到了贼军内部军议的情报,不得不说,麒麟卫的人第一次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很完美,着实是令孙策满意得不行。
“文表先生,子璜先生,确如咱们先前所料,杨器贼兵果然还是留在老巢等待我们过去!”
在临时搭建起的营地里,孙策在接到情报后,立刻结束了查探,待回到帐中后,他召来全柔、秦松、张辽、陈武和周泰、李闲等人,也召开了一场军议。
人到齐后,刘元把地图挂到帐前,退到一侧跪坐于一边,提着笔负责记录。
孙策起身大布来到地图前,找到杨器老巢所在的位置,抽出佩剑,指着说道:“贼人的老巢在这里,光论地形而言,虽然对吾等不利,当也算不得易守难攻,所以吾断定,贼人必然会防备我军寻找机会一举上山!”
孙策此举不光光是为了说明此次讨伐对象的情报,更是为了教导在场这些人他的战斗思路,希望能借此提高这些人的军事能力。
听完孙策的话后,秦松补充道:“贼首杨器也没闲着,这些日子正在抓紧整编贼兵,将老弱妇孺和战兵完全区分开,等他完成了,贼兵的战斗力绝对会有飞跃性的增长。”
张辽闻言,有些惊诧,他没想到杨器不过弘农郡的一名贼首,竟然在孙策表明讨伐之意后,还能这么淡定地改编人马,他不由问道:“真的吗?”
孙策点点头道:“确有其事!”
“那不知他已经把贼兵整编到何种地步了?”
“具体的吾也不知,咱们的探马很难深入贼人的阵营。”
孙策此言一出,顿时惹得还没上过战场的刘元等文吏倒吸了一口凉气,甚至李闲也是如此。
秦松掌管着麒麟卫,对贼军的内部组成结构略有了解,得到孙策的眼神示意后,他说道:“贼兵本是以县、乡、里为编制,老弱妇孺皆有,改编殊为不易,杨器虽有意改编,但毕竟时日还短,想必难以在改编上有什么重大成果才是。
诸位,依松看来,倒也不必担忧贼兵会一下子就从乌合之众变成了严整之师。”
张辽一想也是,若是杨器真能轻而易举地做到整编好队伍,那他应该早就拥兵自重了,不可能蜗居在这里才是。
秦松在孙策军中本就是军师,接触到的情报更多,对杨器的情况更加了解,众人也没有感到奇怪。
孙策环顾帐内,对诸人说道:“贼兵改编的情况就是这样,正如文表先生所言,对于贼人咱们要重视,但也不必对其太过高看。”
随即他继续刚才的话,说道:“诸君,我部现在该怎么办?诸位有何见解?尽管言来。”
孙策看见了他的这副模样,笑着招了招手,说道:“阿褒,看不清地图么?近前来看!”
张辽是个谨慎的人,不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独享特殊的待遇,忙恭声辞谢,孙策笑道:“让你过来你就过来!不但是你,你们有谁看不清地图的,也可到近前来。今天军议,诸位要畅所欲言。咱们的下步行止,就要全看诸位的商议了。”
陈褒推辞不过,这才不得不离席前行,至地图前,细细观看。
高素、文聘的位次尚在陈褒之后,他两人也看不清地图。他两个的性格不比陈褒,毫无扭捏之态,也离席行至地图前。
等他们看了会儿后,孙策问道:“怎样?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没人肯先说。
孙策点名,说道:“阿褒,你先说!”
“是。”陈褒恭谨应诺,向旁边让了几步,侧立於诸人座位之旁,说道,“府君令吾等救援汝水南岸五县,今杨器已率众南下,我部自也不能再停驻颍阳,需要尽快南下了。”
“说的不错。只是这个南下该怎么个南下法儿?”
“褒以为,我部之上策是攻取襄城、郏两县。”
孙策瞧了孙攸、戏志才一眼,问道:“噢?为何?”
“如果绕过襄城、郏南下,我部就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而一旦我部攻下襄城、郏两县,则面临腹背受敌危险的就是贼兵。”
孙策本想借此次军议,考考麾下诸将的军事能力,却没想到被陈褒一言就说出了自家的打算。
临出阳翟前,文太守在为他壮行的夜宴上问过他南下的方略,他当时回答说:“若贼兵渡汝水南下,则我部或取襄城、郏两县,或绕过此两县,尾追杨器渡河。”大意如此。这两个办法,的确前者是上策,后者是下策。只有在前者行不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用后者之法。
“阿褒此议,诸君以为如何?”
文聘说道:“此固为上策,只是有一点不可不虑。”
“哪一点?”
“适才君言,杨器共留下了万人驻守此两县,每县应各有五千人。兵法云:十则围之。我部只两千人,以两千攻彼五千,怕难以速胜。如果不能速胜,不能快速地攻下其中一县,那么就将会面临另一县的援兵。当其时也,我部内有坚城未下,外有贼兵援军至,内外受敌,怕不好应付。”
孙策转对全柔和秦松说道:“子璜先生,文表先生,我本来听说贼兵中有一个叫徐晃的,是襄城本地人氏,在地方上颇有威名,还担忧两位先前所说的‘里应外合’之计怕是不能行使了,而不料贼兵在四处掳掠,招致民愤!现在看来,这‘里应外合’之计似乎可以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