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本身就想给别人留下一个纨绔的形象,既然这样那他还怕什么?
别人说他欺辱三个书生,那他就欺辱好了。
想到这儿,房俊胆子更大了,直接说道:“不打不成器,陛下,不读书要打,不听话也要打,有事没事的都要打个几次,这样下来,什么状元榜眼那都是手到擒来。”
这话把李世民两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初听觉得有些荒唐,可细想一下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严师出高徒,以房俊这种打法说不定还真有奇效。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房俊,之前国子监考核你取得了头名,做得很不错。”
听到李世民的话,房俊一怔,怎么李二忽然又提起这事儿?房俊心中忽然涌起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李世民直接宣布道:“国子监中优秀弟子可入仕途,而且朕观你体格壮硕,决定敕你为羽林军百骑卫,入值宫中,从今以后,你的职责,便是巡卫东宫。”
房俊当场石化在原地。
怎么就封官了?
而且还是百骑卫?
皇帝亲军?
李二不是一向讨厌别人欺负读书人吗?怎么好像还挺看好自己似的,这剧本不对啊!
“陛下!国子监学业繁忙,臣子抽不出时间当值啊!”房俊这一刻忽然觉得,在国子监读书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而且……而且监生需要经过国子监的学习,积满八分并通过实习历事才可为官,陛下这样做,让其他监生如何去想,恐怕会引起异议。”
羽林军属于北衙禁军,是皇帝的私人卫队,在唐太宗时期,羽林军的权力大得离谱,特别是其中的百骑卫,更是李世民最倚重的亲军。他们的职责是守卫巡警皇宫的安全,只有最信得过的人,才有资格进去。
羽林军几乎是每个勋贵子弟梦寐以求的历练之地,百骑卫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李世民让房俊进入百骑卫,既彰显了李世民对房俊能力的肯定,又透露出李世民对房俊的信任。
听到房俊的话,李世民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别人都挤破了头想进百骑卫,怎么到了房俊这儿,唯恐避之不及呢?
“朕意已决,无需再多说,明日朕会派人来叫你当值,至于国子监那边,你也不是一整天都需要当值,你不当值的时候再去便是了。”李世民说道。
太子现在也不是整天都呆在东宫里面读书的,一般来说就是规定读几个时辰的书,然后学着处理政事,处理政事的这段时间里,房俊就可以回国子监学习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房俊了然,好家伙,这是要让我两头跑,累死的节奏?
房俊当下便想拒绝,可李世民直接瞪了房俊一眼,房俊不敢再多说什么了,现在圣旨已下,自己再拒绝那就是抗旨了。
第二日,房俊正在睡觉,忽然被人给推醒了。房俊睁开眼一看,只见卢氏和小檀正站在自己床边。
房俊疑惑道:“怎么了?”
“二少爷,宫里来人叫你去当值了。”小檀轻声说道。
房俊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此时天才蒙蒙亮,不禁有些痛苦地想道:“古代公务员都这么早上班的?”
房俊还想再睡会儿,直接被卢氏给拉了起来。
卢氏显得很高兴,今天早上见到宫里来的人以后,她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去百骑卫当值了,这可是多少勋贵子弟都换不来的荣耀。
“你这孩子,圣上御旨,你还磨磨蹭蹭的,当心陛下罚你。”卢氏提醒道,随后卢氏朝着小檀招手,让她来服侍房俊更衣。
这是一件黑色甲胄,配红色盔缨,房俊穿上去,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提升上来,看上去威风凛凛,一旁的小檀见了,面上都忍不住飞了一抹俏红。
随后,卢氏寻了一把刀过来,此刀样式古朴,上嵌一颗宝石,卢氏一脸郑重地将刀交到房俊的手中。
“此刀乃当今陛下赐予你爹,现在这把刀传给你了,你要好生戍卫宫廷,切不可怠慢。”
大刀入手微沉,房俊试着挥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房俊随卢氏一同来到前厅,宫里来的人是李世民身边的一名公公,名叫王德。
此人满头银发,面相十分和善,见到房俊以后,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房公子,这边。”
王德引着房俊进入一辆马车,而后马车便缓缓向皇城驶去。
行至半途,王德犹豫了一下,随后说道:“房公子,太子殿下近来心情不是很好,您多看着点儿。”
听到王德的话,房俊回想了一下这位太子殿下的情况。
李承乾身为李世民嫡长子,从小受封中山郡王,而后因为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唐太宗即位后,将其册立为皇太子。
随后,李世民先后派陆德明、孔颖达、房玄龄、于志宁、杜正伦、魏征、张玄素等人悉心辅佐和教导,后来,李承乾身患足疾,不良于行,心态渐渐开始产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得知魏王李泰有夺嫡之念后,日益狂妄骄躁,不敬师长。
而辅佐他的这几个人也挺刚,尤其以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为最,他们虽然不敢真的去打皇太子,但他们上疏却是一个比一个勤快,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但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期望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太子的逆反之心。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