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购买国不可对任何夏国公民实施武力打击,否则,夏国有权拒绝出售军火。
众所周知,夏国士兵也是“夏国公民”中的一员。
李年已经意识到,升阳和日耳曼的战场上自己虽然不会直接参战,但夏军却会以小规模通过雇佣或者租借等出现在战场中。
甚至很可能同时出现在“敌对势力”中。
为了使得到时候不至于出现用v2导弹打击对方的v2导弹这种事情,李年才埋下了这个坑。
当然了,无论是日耳曼人,还是升阳人,此时都还没有意识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否则恐怕不会同意的那么干脆。
至于到时候他们不遵守规则,那不好意思了,夏国的武器弹药是一颗也不会卖给你的。
想进行仿制?
先努力研究个几十年再说吧。
这样一来,实际上也满足了夏军练兵的需求,实在是两全其美。
到目前为止,v2导弹发射车共出口了10辆,其中交战双方各一半,v2导弹共出售了35枚。
其中日耳曼20枚,升阳15枚。
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武器,以上军火获得的总货款已经达到了100公斤黄金,也就是1000万成就点。
另外,双方各雇佣了一个轰炸编队,也就是12架蚊式轰炸机和相应的飞行员及机械师。
按照目前的“行情”,雇佣这样一个轰炸编队每日需要向夏国支付黄金500克,战斗时翻倍。
另外,这只是使用费和人员的薪资,轰炸机所需要的燃油和弹药还得从夏国进口,其价格也不便宜。
李年粗略的算了算,这两个轰炸编队一个月下来大概能给自己带来500万成就点的净利润。
最重要的是,打完仗后,这些飞行员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还是自己的。
李年在这边算盘打的噼里啪啦,日耳曼和升阳人的高层自然也不是傻子,但现在他们的形势已经骑虎难下了。
对手都已经装备了大量的“夏械”,要知道这些武器是完全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甚至运用的好能改变战争走向也说不定。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咬着牙也得进口夏械啊,只能通过这个方式将对手的优势抵消,让双方重新回到公平线上。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将夏国这个罪魁祸首先干掉,或者说掠夺一番,这种收益极大的方式两个帝国并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先不说现在有没有实力除掉夏国,要是对手趁此时机来搞突袭咋办。
精明的政客们都是些人渣。
不会因为签一份所谓协议就放弃到嘴的肥肉。
数日后,大量的军火终于被一前一后的运送至双方国境内,日耳曼帝国在得到这批武器后顿时雄心暴涨,查理皇帝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
“一个月的时间,最多一个月!”
“我们必将收复失地!”
他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民众,如果在此前,大家只会笑笑不说话,但自从一架处刑者被摧毁后,国民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夏军的飞行员们来到这里之后,自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和欢迎,哈斯特大公甚至表示帝国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
然后他狡猾的向每一架蚊式轰炸机派遣了一名日耳曼仆人,负责端茶递水做一些杂货等等。
但实际目的是为了偷师。
不过夏国的飞行员们也不在意,这玩意要是偷师就能学会,那他们得怀疑对方是不是人类了。
升阳国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当那批v2导弹抵达之际,帝国内几乎所有研究武器方面的工程师们都来近距离参观了。
几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脸色阴沉的在那枚涂着白色漆料的导弹上摸了又摸,甚至颤颤巍巍的从兜里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良久,却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松下将军,我们无法破解,甚至对其研制的思路都不得而知...”
松下臣吉脸色也十分难看,再一次为夏国的高深莫测而感到恐怖。
究竟是多么先进的武器,竟然让帝国最厉害的工程师们都看不懂。
他下令将一枚导弹送至帝国工程院,击中所有科研力量进行分析研究。
务必,要造出属于升阳人自己的“飞弹!”
放眼任何地方,对于这种高科技武器大家的反应都差不多,分析然后仿制这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如果换做李年,他也会这么做的。
关于那支从夏国雇佣的航空编队,升阳帝国的工程师们同样非常重视,在得到夏军的允许后,他们围着一架蚊式轰炸机开始研究起来。
在飞行器这方面,帝国好歹还有点底蕴,不像导弹那样一片空白。
因此,只是在近距离观察了片刻后,数位飞行器方面的工程师就不禁发出了惊叹:
“想必这种优美的线条,就是能够快速飞行的秘诀吧...”
“这倒是让我茅塞顿开。”
“不过,在发动机方面,我们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啊。”
“真不知道夏国是怎么制造出推力如此巨大的发动机,而且体积还这么小...”
几名激动的脸色通红的升阳工程师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蒸汽机才是发展的趋势,只要寻找到强度更高的材料,那么在提高缸压的基础上就可以将体积大幅度缩小。
但大多数人已经悲观的认为,蒸汽机已经过时了,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到上限了,就算提高也是十分有限的。
应该像夏国这样,将精力放在这种新式的“发动机”上面。
关于内燃机的原理,他们听过之后也大致明白了,其实道理都差不多。
人类科技的本质就是扔石头和烧开水。
但在这项科技方面,帝国还处于一片空白,就算现在开始投入巨资研究,没个几十年功夫也不太可能出现喜人的成果。
升阳飞行器工程师们尽管意识到了和夏国的巨大科技差距,但还是为找到了新的路径而感到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