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皇长孙朱英 > 第484章:胆大包天的朱棣

第484章:胆大包天的朱棣(1 / 1)

当倭国投降的事情结束后,这也就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然而在这其中,最为不爽的或许只有在倭国的三王了吧。

“动作快些,燕王殿下有令,所有财务,人员,粮食,必须立即进行搬离,尔等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若是胆敢偷懒者,鞭刑十下。”

倭国投降的消息,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传达到了倭国明军所在。

朱英亲自写下密信,告诉冯胜最后的结果大概是占据三国之地。

针对于九州岛来说,自然是整個南部地区,肥前国、肥后国、筑后国三国,为大明所要之三城。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冯胜立即下令,把目前所有占据的地方人员,物资,尽数朝三国进行迁徙。

对于倭国投降这样的结果,冯胜是最为舒心的,这也就代表着他可以回到大明,并且只要不以次功劳自傲,换一个富贵余生,想来问题并不大。

冯胜心中清楚,现在的太孙殿下比之陛下最好的一点,便在于容纳他人,即便是藩王,也只是安排到海外来,并没有限制其他权益,终归是有一条出路。

不过相比之下,最为难受的,就是朱棣,朱棡,朱榑三人了。

三国之割让,这意识非常的明显,这就是他们在倭国的藩地了。

这跟之前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最开始的时候,三人原本的想法,就是把整个倭国,至少也是九州岛进行一个瓜分。

没曾想到现在,每人就是掌控一座城池。

倭国的城池,人数可不算多,因为之前倭国早有进行过迁移的举动,目前即便是收纳倭国之百姓,加起来一座城池也不过十来万人。

包含周边的村庄来算,每座城池涵盖的人数,必然不会超过二十万。

“王爷,我们现在该如何办。”朱棣麾下大将,朱能不由开口问道。

朱棣的面色有些阴沉,现在没有具体的任命下来,不过大概率他所在的地方,可能就是倭国的筑后国了。

这里地处西部靠中,北边便是和倭国本州岛临近的丰前,丰后两国。

是面对倭国的第一压力所在。

相比之下,肥前国的位置便是十分优越,在海贸之上与高丽,大明临近,还有着自己的屏障保护,不用担忧倭国侵犯。

便是肥后国,平原众多,多产粮食,而南部的萨摩,大隅两国,现在正处于明军的统治之下,但凡有点实力的倭国武士家族。

要么是被覆灭,要么就是已经离开。

至少在数年甚至十数年内,无法形成什么威胁。

朱棣面色阴沉并未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张玉,自己麾下这个擅长谋略的老将。

张玉可不是什么泥腿子出身,本就是世家子弟,在元朝的时候,便就任职过枢密知院。

在如今的年纪,几乎什么都算是见识过了,这也是朱棣一直委以重任的大将加谋士。

看到燕王的目光,张玉立即开口说道:

“王爷,在陛下的谕旨到达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把所有的钱财,百姓,全部都收拢起来。”

“即便目前不属于我们的地方,也可以稍微用点手段,便是小规模出兵,末将认为也是可以的,只要谕旨一日不达,那我大明与倭国,便仍旧是战争的状态。”

“倭国在京师投降的事情,按理说已然达成,但是从京师抵达到倭国九州岛的谕旨,按照正常的行程,也须一月。”

“太孙殿下既然提前派遣人员过来传信,依末将所看,可能一个半月抵达,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在这个关键点上,倭国的将士必然是有所松懈,若是此刻悄然之下袭击丰前,或是丰后,筑前任意一国,则有极大可能一举夺城。”

“退而言之,虽然筑后国的位置可能不是很好,但这未尝也不见得是个机会。”

“按照太孙的性子,自然会对倭国商业,按照京师目前的章程,进行一个大明对倭国货物的倾销。”

“我等所占据之城,卡在倭国边境,在战事不开之际,便有着遏制倭国之能,届时往来之货物,必当有王爷的一份收益。”

张玉的这一番分析,可谓是深入浅出,意义重大。

原本有些烦躁的朱棣,顿时被打开了眼界。

其实这些事情,朱棣本就应该想到的,只是因为大明同意倭国投降,导致让朱棣的许多谋划,顿时化作了泡影。

处于这等纠结之上,便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想法。

现在张玉这么一点拨,朱棣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目前对于朱棣来说,有三部分。

第一,在倭国方面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强行攻占一国。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可以预见在此次投降之后,他就不能再掌控这么多的军队了。

目前他的手里有十来万大军,但这之后,至少有一半往上,甚至可能更多,被重新调回大明。

这不仅仅是朝廷上的意思,也是目前麾下将士的归家的渴望,朱棣无法阻止。

唯一能做的,就是许下足够多的好处,让大明的将士在这里得到田产,女人,从而安心跟随待在倭国。

是以,即便是损伤大一点,也必须要攻占一城下来。

城中的财富,人口,包括女人,粮食,都是往后朱棣的底蕴。

什么通商,哪里有掠夺来得更快。

其二,在这之后,可能想要发展壮大自身的关键,就只能通过贸易了。

但凡进行海贸,或者跟大明通商之下,这里是必经之地,只要朱棣这边足够强大,就能强行夺取更多的好处。

这般算计下来,其实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清楚之后,朱棣意气风发,开口说道:“便就议一议,如今对于本王来说,攻占哪个城池,最为快捷稳定,且有足够多的好处。”

这话一出,显然就是打算立即动手了。

免得生出什么变故,若是谕旨抵达,一切都只能作罢。

虽然猜测朱英那边会让使者来得慢一点,但这个事情也说不准,若是提前抵达了,岂不是功亏一篑。

早些把好处占据下来才是王道。

朱棣虽然说商议,但实际上目光还是放在张玉的身上。

朱能或许能打,也算是有勇有谋,可比起张玉这样历经两朝的人精来说,便就相差甚远了。

甚至于更多的方面,朱棣虽然是燕王,天生贵胄,但也不见得比之张玉厉害。

作为前朝旧臣,又经历过蒙末乱世,大明开国。

人言张玉擅谋,在谋略上面,自然是不用多说。

见王爷再度看向自己,张玉也不藏着,直言道;“如今对于王爷来说,能够攻占的自然只有筑前,丰前,丰后三国。”

“其中若是议起收益来说,自然是丰前,丰后两国最为富裕。”

“不过这两国,也是目前倭国兵力集结之地,每城之兵力,皆有十万众往上,想要一举攻克,自是有些难度。”

“相比之下,筑前国则大不同,城中守备,顶天不过两三万之数,且并非是倭国精锐,最为主要的是,高丽军亦是距离不远,三日便可抵达城下。”

“以王爷与之道衍法师之关系,在这个时候,定然可以联合攻坚,想来即便是卫光,也不会推辞此事。”

显然张玉更加倾向于去打筑前城。

虽然收获可能会少一点,但是胜在稳定。

而且有高丽军的帮助,势必可以一举攻克。

虽然最终要分出一些利润,但人口钱财粮食之类的收获,也是非常客观的。

现在讲究的,是在跟时间赛跑,若是慢了,没能一下就建功,那可就功亏一篑了。

张玉和朱棣有一事都未说,但心里很清楚。

擅自行动的事情,很有可能会遭到朝廷的降罪,如果失败,遭受的惩罚恐怕是更重。

如今朱棣的麾下,虽有十万军,但战兵只有三万,辅兵七万余众。

在攻城这样的事情上,主要是以战兵为主,辅兵的作用比较小,尤其是这等快速攻坚战。

然而,在听完张玉的话后,朱棣却沉默了下来,并没有直接回答。

对于张玉所言,朱棣并不算是特别的满意。

虽然是极为稳定,但收获太少。

眼看王爷陷入沉思,张玉和朱能也只能安静的等待着王爷的定夺。

在朱能看来,张玉所言,已然是极为完美的计划了,而且这样的想法,是朱能脑海中根本没有冒出来过的。

现在的朱能还很年轻,知晓自己跟张玉比起来,有太多的不足,不过这正也是他学习最好时机。

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这样的决策中心。

朱棣沉思之中,突然就站起身来,看向窗外。

这个时候,他在考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自己的体面。

这般做,到底值不值得。

毫无疑问,在张玉打开这个局面之后,有着很强军事天赋的朱棣,嗅到了时机。

当张玉说联合道衍的时候,他想到了更多。

既然可以联合道衍,换一个角度来说,他也可以联合晋王朱棡,齐王朱榑。

冯胜那边肯定不会答应,他不会去冒被朝廷降罪的风险,这一点朱棣非常的清楚。

但是晋王朱棡,齐王朱榑,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会跟自己一般,往后留在倭国发展。

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但是,这需要朱棣主动出面,去跟晋王朱棡相谈。

从体面的层面来讲,朱棣的颜面是有些过不去的,好像有率先认输的意思。

这就让朱棣的心中,颇有些难受。

良久。

朱棣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有道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目前的机会,一旦错过,可就很难说了。

当下,朱棣不再犹豫,喝道:“张玉”

张玉抱拳作揖:“末将在。”

朱棣下令道:“本王命你立即前往高丽军所在,言明攻占筑前城之事。”

“届时,本王将会委任你统军三万,联合高丽军行攻占筑前城之事。”

“与高丽军言明,破城之后,人员,钱财,粮饷等所有之物,本王当与高丽军五五分账。”

张玉闻言,尤其是听到让自己领军三万后,顿时就眼前一亮,明白了王爷的意图,当下回道:“遵王爷令。”

朱棣继续吩咐:“朱能。”

“末将在。”

“本王允你统军三万,令你立即前往日向城,向齐王朱榑言明联合之利,联合齐王麾下,共同攻占丰后国。”

“并告诉齐王,事成之后,所得之钱财,粮饷,百姓,四六分账,本王四,齐王六。”

到了这个时候,朱能哪里还不明白燕王殿下的意思。

当下抱拳作揖:“末将遵命。”

当吩咐完后,朱棣叫来亲卫队长伍合,吩咐道:“备马,调三千骑,随本王立即赶往肥后国。”

亲卫队长伍合立即回道:“末将遵命。”

肥后国,便是现在晋王朱棡驻军之地。

这一刻的朱棣,合纵连横之术可以说极为出色,真正的发挥出了历史上于永乐大帝的军事天赋。

高丽那边有张玉出现,加之道衍自然不会错过这等时机,可以说极为稳妥。

而齐王朱榑,不过是个弟弟。

朱棣直接让朱能率军三万过去,则必然会因贪婪利益,从而一起攻城。

其实朱棣并不是很看好齐王朱榑,不过他的目的并不在于丰后城,即便是不能攻下,也没有什么损失。

而自己,率三千骑兵,连夜赶往晋王朱棡那边,商议联合攻城之事。

分走六万兵后,朱棣能用之兵也就剩下四万。

这其中,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算计时间,朱棣必然会拖到朱能那边先行出兵,到时候即便是朱棡知晓了个中详细,也没有了办法,只能和自己联合出兵攻占丰前国。

朱棣自然会让出一部分的收获,大致也是四六分账,甚至是三七也不是不行。

从朱棡的角度来看,朱棣是亏的。

但是实际上,朱棣才会是最大的那个赢家。

他的计划,将高丽,晋王朱棡,齐王朱榑都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有道是法不责众,京师那边也不好过于怪罪。

而主要的是,筑前五成,丰后四成,再加上丰前哪怕是三成收获,也已然吃的满嘴流油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抗日之从南京到东京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文盲写小说 大乾武安侯呼呼的风 显耀大唐 周鼎记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草头王 带着系统征天下 五代大军阀 天国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