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百官皆有假期,赐宴欢愉,通宵达旦, 永乐十年,朱棣又下旨,在元宵期间允许百姓到午门观灯,民间又有“鳌山”的叫法。 所谓的“鳌山”,即是将成百上千的彩灯堆叠成山形,放了假的官员们纷纷前往御苑观灯,以至于“省署为空”。 故而明代民间,对于上元节的期待,是远远超过除夕夜的。 今日入夜,刚刚过了卯时,“九市开场”,燕京城内则张灯结彩,鼓乐大作,沿着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街,两边尽是彩楼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 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 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钱,不过这对于他们,自然算不上钱,有时往往在此时竞夸豪奢,乃有一日而费数百金都算平常。 富人也在自家门前设立灯棚,悬灯二架,上自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曲房燕寝,更是殆以千计。 街市中也是许多杂耍、乐队,通宵演绎;更有许多人用生铁粉夹杂硝、磺、灰制成的响炮,供孩童玩耍,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线穿牡丹、水浇莲、二踢脚、银花火树、飞天十响等花儿,轰鸣不绝; 又有人,玩着能在地上旋转的新奇物件,叫做地老鼠,施以机巧,可自行跑转; 新街口、西四牌楼一带除了雅谜之外,还有各种长成人形的盆子、书画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这儿那儿的都会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这鼓叫做太平鼓,意求太下太平。 今年的花灯和烟火相比往些年都是少了许多,人流也不如前些年热闹,但是总之这欢快的氛围仍是还在。 而在广宁门、右安门外,这城外的屋舍都显得破败, 那是十一年遭了东奴的洗劫,一副还未恢复过来的光景,家家户户的大门外只是挂着或红或白的纸灯笼,灯光昏暗,在房檐下摇摇摆摆,似是随着都会掉落下来。 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可以隐约看到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着许多没处收容流民,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个个都是粗布单衣,为着害怕冻死,挤做一堆,用树皮秸秆罩在身上, 若是明日没被冻死,还能用这东西骗骗肚子,充充饥,至于吃了会不会死……都已经到吃这玩意,骗肚子活一天是一天的地步了,谁还会考虑会不会死? 如此冷的天,自是没那么容易睡着,他们隐约听到城内里的欢笑声,只能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叹息,黯然流泪。 其中有些妇女们小声地呼救着老天爷,有些则是冷笑谩骂,更多人只是麻木哭泣。[注]:① 小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时睡时醒,就会闻到广宁门里,那香酥的糕点味道,像是钩子一样,勾的大人小孩都毫无睡意,口齿生津,肚子里百爪挖肠,饿的发汗,疼的打结。 小孩子根本经受不住饿意,开始哭饿喊冷,大人哄劝让睡,自欺欺人说是睡了不饿,可是那各色香味弥漫,自己都闻的牵肠挂肚,小孩子又如何睡得? 三劝两劝,大人便是气极了,使起了性子,甩着巴掌打骂,可那小孩越打,哭的反倒是越凶,最后大人小孩抱作一团,一起痛哭不止。 声音纷纷杂杂,哭哭丧丧,不过在这锣鼓喧天的上元节里,细不可闻,说到底,不过只是些小插曲罢了。 当五城兵马的司兵丁巡逻游走时,这里所有有的声音。都是戛然而止,因为五城都是设有粥厂放赈,明明官家都已经赈灾了,不去感恩戴德,反倒还是哭闹喊饿,那不是刁民是什么?? 所以只怪这寒风,真真是个势利小人,吹在他们这些贫苦人的身上,实在是残忍冷酷,差不多一晚上就会冻死数十上百人,像是臭虫一样死的悄无声息,可这些与官老爷有什么关系呢? 暂时的寂静声中,只有那太平鼓的声音缓慢的、瑟缩的、无精打采地在寒风中逐渐破碎。 紫禁城中。 今天自然没有朝会,崇祯皇帝早晨,像往常一样,天不明他从养德斋就起床,在穿戴好常朝冠服,到乾清宫前边的院子里焚香拜天。 行过四拜叩头礼以后,默默地祝祷一阵,回到乾清宫最西头的房间里,进门的时候。看到廊柱上的那鱼形灯、象形灯,这才愣了一会,这两灯象征着“年年有余”、“太平有象”,就这样一直在西暖阁呆到了晚上。 期间,尚膳监掌印杜勋,派人送来的吃食,他只是喝了燕窝,桌子上摆着百事什么大吉的盒子,让得崇祯默然许久,半晌心中一叹,有气无力喊人将那百事大吉的盒子撤去! 至于后宫,田妃、袁妃邀他去宫中赏花灯、看官戏,他都是没有理会。 乾清宫中管家婆魏青鸾,静静地侍立在外侧,她呼吸的声音都是极轻,灯光下所站的位置也很巧妙,整个人仿佛不存在似的。 就连外面的打更铜铃声,节奏均匀,声音柔和,一到日(青)门和月华门附近,就格外放轻,尽量不去打搅在里办公处理奏章的崇祯皇帝! 撤走了百事大吉盒子,崇祯皇帝一个人,坐在正殿的西暖阁省阅文书, 此刻正对灯光凝神愁思,手里捏着的是一封奏本,是一位山东名为徐标的官员,原任南京御史,在进京上任的途中,一路看到当地“蓬蒿满路,鸡犬无音”的惨景, 最后“冒死陈奏”,劝他赶快下旨罢了练响,万万不能把剩余的百姓都逼去造反。 御案上也有一沓科、道官员的陈奏河南、陕西、山东、湖广、江北等处灾情严重,罢了练响。 其中更有傅宗龙“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言不已”。 刘宗周咬牙切齿地大骂“聚敛之政”、“敲扑日峻,道路吞声”。黄道周更是指桑骂槐恶骂杨嗣昌是“晊狗人枭,必会一言而亡国。”
[注①]:部分内容引自《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