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一百六十章刘伯温:八股取士,兴盛大明!

第一百六十章刘伯温:八股取士,兴盛大明!(1 / 1)

“刘先生想问八股取士的弊端,那么总应该知道优点吧?”

朱成笑吟吟的反问道。  刘基想要考察朱成,朱成何曾不想考察刘伯温?  如果刘基不知道八股取士的优点。  朱成在其基础上谈的缺点,不就是对牛弹琴,朱成不吝啬言语。  但讨厌无用功。  “嗯,也对。”

面对年龄远小于自己的朱成的质问,刘伯温没有丝毫不高兴的地方。  几乎不用整理词句,闲聊漫谈般的娓娓道来。  “开放考试,就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吸收了不少寒门学子进入朝廷。”

“寒门学子无党无派,更注重为国效力。”

“减少士族门阀在朝廷中的掌控力度,相当于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远比察举制强得多。”

“没错。”

朱成点了点头。  肯定刘伯温说的第一点,开放考试的确是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  不说别的。  只要开放考试,无论怎么样,都是利大于弊。  “其二在于,让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刘伯温进一步说道。  这其实才是八股文有别于其余科举的地方。  “正所谓——文无第一,之前的科举,大篇幅的论述,很大程度上有考官的主观因素在内。”

“考官喜欢一篇文章,就可以给予高分。”

“但是八股文制度则不同,有一个相对中肯的正确参考,官员水平,能够得到保证。”

“对,太对了。”

朱成闻言抚掌大叹。  ——第一点不过是科举的好处而已,八股文有别于科举的地方。  在于提供一个对官员相对标准的衡量依据。  朱元璋三人听的一愣一愣。  这不精彩啊。  两人虽然滔滔不绝,长篇大论,但都在同意对方,完全没有针锋相对的激烈。  “……”  说到这里,朱成突然眯起眼睛,看向刘伯温的眼神中,略带一丝丝深意。  “老丈可否知道,科举真正的意义?”

“……”  刘伯温陷入沉默,双眸之中的浑浊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半晌。  刘伯温说道。  “这话,恐怕得康王殿下来说。”

“哈哈哈,老丈,你真有一套啊!!”

朱成大笑。  朱元璋三人:????  他仨也没有漏听什么东西啊,怎么突然间,就开始听不懂了。  “康王殿下,你就明说了呗。”

朱元璋问道。  “嗯,这话的确得我说。”

朱成点了点头。  “其实科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举贤纳士。”

“啊???”

朱元璋三人更加疑惑。  科举的本质。  不就是在给朝廷吸纳人才吗??  怎么在朱成口中。  好像最重要的意义,还不是吸纳人才了??  “是开放上升通道。”

朱成的表情变的有些郑重。  “自古以来,阶级固化问题都是统治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一旦阶级固化,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愈加激烈。”

“严重者。”

“百姓会揭竿而起。”

“科举,正是给所有有野心的人,提供出一条上升的通道。”

“想要发光发热啊。”

“没问题啊,去科举吧。”

“诸位想想,那些为科举头悬梁、锥刺股的猛人,如果没有科举这条上升途径。”

“他们却还是不甘趋于平民百姓的身份。”

“会发生什么??”

“嘶——”  听到朱成所说,朱元璋三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就算是聪明如徐达。  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科举的本质。  “我大明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想要找到几个人才,难道还需要动员全天下?”

朱成咧嘴一笑,望着平静的湖水,以自言自语的语气说道。  “真正的大才几名,聪明者十几名,正常人几百名,大明就可以治理了。”

“各地大小官员,有多少人是榜眼、探花的身份,干着微不足道的小事?”

“……”  对于朱成的话,朱元璋三人没有丝毫反驳,全都默不作声。  因为这就事实。  尤其是朱元璋,最知晓其中的问题。  三年一届的科考。  三年有那么多官员离职吗??  丁忧守孝的官员都算上,一年也出不了多少空缺,当然,老朱大开杀戒的时候不算。  正常离职的官员,数量其实并不多。  殿试榜上有名者。  去一个小小县城当县令都算是实缺,前往州府,担任什么朱元璋自己都没有听过的官职者。  大有人在。  没错。  朱成说的这点,原本举贤纳士更加重要。  ——给那些不甘平凡的人,一个释放热情的机会、场所,他们的热情,如果不在科举上释放。  那可就热闹咯。  现在大明盛世,自然不会出现造反者,但那些人鼓捣点小事情。  也是很有可能。  一旦大明颓势,还没有科举,那这些人会干什么,朱元璋想都不敢想。  “刘先生不敢说,怕是心中已经明白,敢问刘先生可参加过科举?”

“参加过,举人而已。”

刘伯温回答。  本来没参加过,现在话赶话说到这里,没点功名在身上,遮不过去。  “已经很了不起了。”

朱成感叹道。  秀才就有特权了,更别提举人,免税、见县官不拜,那都是基本操作。  “可为官?”

“当过一个小官,已经不干了。”

刘伯温微微一笑。  “哦,感觉的出来,有一种特殊的气场。”

朱成点了点头。  朱元璋三人:……  槽点太多,三人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从哪开始吐槽比较合适。  ——你刘伯温特么叫小官啊?  中书右丞相?  小官?  还有朱成?  什么眼光啊。  你能看出来刘伯温身上有特殊气场,边上的凉国公,魏国公,还有当今陛下呢?  真扯淡。  “这就是我对科举制度优点的理解,不知康王殿下,有什么指教。”

刘伯温说道。  他已经表达完自己的观点,而在他的视角中,拥有如此益处的科举。  自是国祚之基,没有质疑的必要。  倒要看看承认这些的朱成,能说出什么科举的弊端。  “既然刘先生说出两点,那我也就从这两点来一一反驳吧。”

朱成想了想。  “首先,刘先生说,招收进来的寒门士子无党无派,没有士族门阀的关联。”

“但是在我看来,这点大错特错!!”

朱成字字珠玑的说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父皇,请退位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