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官分配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官分配(1 / 1)

“什么意思?”

听到朱成的话,朱元璋一头雾水,什么叫不进行科举改革,而是在科举基础上增添一点?  增添什么?  不过虽然一头雾水,但朱元璋从朱成的表情上也是明白,后者可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老朱不由得屏息凝神,坐姿都不由得微微前倾,生怕错过朱成接下来要说的任何一个字。  “很简单,其实我觉得八股取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分配官职时,有一点点小瑕疵。”

朱成打了个响指,看着朱元璋四人反问道。  “你们可知道,现在的官职分配机制,是怎么样的?”

“补缺。”

朱元璋果断的回答。  ——这个他可是太清楚了。  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是由朱元璋亲自分配官职,而分配到什么地方。  则是看空缺。  “这就是问题所在。”

朱成一拍手。  “你觉得一个人进可以吏、户、礼、兵、刑、工四部任职;退可以在各州府担任地方官吏。”

“这样合理吗?”

“不合理。”

朱成自问自答。  这短短的两句话,也是让朱元璋四人察觉到问题的所在。  是啊。  非常不合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世界上,全才少之又少。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逮住一个状元,也不进行细分,就看哪个地方缺人,然后把状元塞进哪里。  真的合理吗?  “我建议,八股取士不要改,依旧是八股取士,在朝为官者,必须要通过八股取士。”

“但是难度和深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

“那些过分讲究‘风雅’、‘韵味’的诗经,可以减少一些,蕴含大道理的诸如礼记、春秋,增加比重。”

“然后再设置一种考试——专业技能考试。”

“考试等级分为甲乙丙,考试科目涵盖各种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礼仪课程、法学、建筑学等等……”  “通过八股取士后,如果再有专业技能考试的证书,才可以根据专业,分配官职。”

“这样就合理的多。”

“……”  听到朱成所言,朱元璋四人便是更进一步的理解了,虽然什么‘人力资源管理’之类的词语,朱元璋四人有些听不明白。  但大抵的意思。  并不难以理解。  那就是另外增设一门考试,对专业知识的考试。  想要为官?  相应的学识,总要掌握一些吧。  工部为官?  好啊。  先把建筑师证考一下。  其余官职。  亦是如此。  “可是,这些专业考试,又如何来筹备?最起码需要相应的书籍来给大众阅读吧?”

朱元璋突然问道。  考试。  总得有个范围。  而且对于正常人来说,需要先通过范围进行学习,也就是说,要有教材。  教材从哪儿来?  “这就和我无关了。”

朱成耸了耸肩。  “反正咱们在这里说一说,也不过是痛快痛快嘴,父皇未必会真的同意这番大刀阔斧的改革。”

“虽然我觉得,这改革很有必要。”

“的确有必要……”  朱元璋喃喃自语。  他隐约觉得。  朱成这小子,脑袋里绝对还有东西,他刚刚说的那些专业性东西,就算不全懂。  多少也有涉猎。  啧。  找机会,还得继续压榨啊。  “如果能全民推广素质教育,对于咱们大明而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国祚啊。”

朱成感慨道。  ——素质教育。  国之根基。  提升百姓的平均学问,辐射到整个大明,那将是大几百年的国祚提升。  绝不夸张。  几乎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都不会忽视素质教育。  “嗯?”

“康王殿下,你细细说。”

朱元璋捕捉到朱成的自言自语,饶有兴致的追问道。  “就是扩大咱们之前所说的‘专业考试’范围,让大明所有的18岁以下的人,强制性的学习几种浅显的专业知识。”

朱成回答道。  “有心思学的人呢,他们或许选择通过八股取士,在朝为官,就算不成为一名官员,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其对大明的贡献,自然也会变得更多。”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取材。”

——让所有人都学习,真正有才华、愿意学习的人,会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可是,其中有很多问题吧。”

刘伯温微微皱起眉头,光是一听,刘伯温就察觉到其中有许多难以实现的地方。  18岁以下的人全部进行学习。  就意味着。  要有人负担他们脱产。  以刘伯温的见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大明的普通百姓,男子10岁左右。  就要开始帮忙劳作。  女性14岁左右。  就到了出嫁年龄。  “康王殿下,就算学习的支出,由朝廷负担,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又由谁来保证?”

刘伯温反驳说道。  而且这个前提——  ——朝廷负责学习成本。  本身就不太现实。  朝廷哪来那么多钱?  “嗯……”  朱元璋也是摸着下巴,一脸思索的表情,随后自言自语的说道。  “如果让十八岁以下的人,都放弃劳作,选择接受素质教育,这岂不意味着,种植粮食的人大大减少,粮食也要因此减产了。”

“对,不可取……”  刘伯温下意识的接话。  “那不是太好了吗!?”

刘伯温:……?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刘伯温觉得自己有些老了,都已经有些糊涂啦。  朱元璋说的话,他怎么听不明白呢!?  粮食减产?  太好了?  不行。  这次回宫,无论朱元璋说什么,刘伯温都必须请辞离官,他已经连逻辑都捋不顺了。没事没事没事  “哈哈哈……”  朱元璋自然捕捉到了刘伯温脸上的错愕,前者爽朗的大笑,拍了拍刘伯温的肩膀。  “刘先生啊,你有所不知,康王殿下发明了三种主粮——土豆、玉米、红薯。”

“有这三种主粮在,咱们大明的粮食收成翻了六七倍有余,现在咱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粮食产量过多,导致种植粮食的人,没办法将粮食卖到好价格。”

“现在让十八岁以下的人脱产,正好能够降低一些粮食产出,反倒是好事。”

“原来如此。”

刘伯温点了点头。  ——这么说,他就能听懂了。  “这也是转型的关键。”

朱成自言自语。  “从农耕型社会转型,第一问题是脱产、也就是解放生产力,之后就要进行素质教育。”

“大量的新兴产业需要员工,而员工又需要一些专业技能。”

“反正现在的情况。”

“如果继续种地,种不了几年,大明就崩了,不过还好,目前来看可以向岛国贩卖粮食,还有其他国家,只要出口的销路打开,问题倒也不大。”

“只不过……”  “大好的转型机会,疯狂种地,实在有些浪费。”

“素质教育?”

朱元璋自言自语。  本来老朱只是想询问出科举制度的问题与改革方法,可谁曾想到,竟然问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朱元璋敏锐的感觉到。  推行素质教育。  对国祚的提升,绝对不亚于丈量天下,甚至他之前做过的所有事情,和推行素质教育相比,都显得相形见绌。  “……”  朱元璋深深的望着朱成,他这十三皇儿啊,到底还会给他多少惊喜?  “康王殿下,我们就先回去了。”

朱元璋站起身。  这次交流,朱元璋收获了太多东西,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消化一番。  “慢走。”

朱成摆了摆手。  ……  朱元璋一行四人回到宫里。  御书房。  老朱坐在龙书案后。  “刘先生啊,科举改革这件事,你费费心。”

朱元璋试探着问道。  “陛下,臣恐怕……”  刘伯温微微躬身,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便是出声说道。  “别着急拒绝,咱有个提议。”

朱元璋一摆手,打断刘伯温的推脱话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超品姑爷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父皇,请退位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