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将昭告发布出去后,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因为无论翰林院,亦或者天下学子。 都对这个辩论的时间心中有大概猜测。 ——不是后天,就是大后天。 再者大大后天。 不会太远。 因为正旦节,也不过是这几天而已。 正旦节。 乃是普天同庆的大节日,将秦淮河辩论结束于正旦节前,是所有人内心的认知。 而且学子和翰林院的翰林们也多有通气。 关于时间。 翰林们也已经上书奏折表示可以。 那不光是翰林们的想法。 更是代表天下学子的准备完成。 一时间。 整个应天府刚刚有些安宁的气氛,再度被吵得热络起来,不光是天下学子。 普罗百姓对科学和儒学之争,也是充满了好奇与热忱。 秦淮河辩论。 俨然成为比肩正旦节的大事。 时间缓缓流逝。 昭告发出的第二天,也就是距离秦淮河辩论还有一天的时间,朱元璋也是提前收到一封奏折。 奏折的内容关于秦淮河辩论具体细节。 辩论于明日午时。 于秦淮河画舫之上。 题目24道,由翰林院书写12道,天下学子书写12道,共同放在暗箱里抽取。 抽出谁的问题。 双方作答。 答案呈交给评审,由评审决定输赢。 一共作答3道题。 谁赢下两道。 就能获得辩论的胜利。 至于评审团…… 由3位翰林、3位民间大儒、外加当今圣上——朱元璋共同担任,这样一来。 保证绝对不会出现平局的可能。 “嗯。”
朱元璋在审阅完规则之后,也是不由得微微点头,从规则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 绝对的公平。 尤其是让朱元璋成为评审之一,还是在评审席上翰林和大儒人数均等的情况下。 这样一来。 几乎能保证这场比试,科学绝对会胜利啊!! ——没错。 只要翰林们全部投票科学,朱元璋自己投票科学,那么无论辩论的过程。 似乎胜者已经定下来。 但是并不可能。 朱元璋明白。 翰林院的清流们,不可能给出违心的答案,那些被众人认可的大儒亦是如此。 其实学子们也惧怕朱元璋通过强硬手段影响这场辩论的胜负归属。 但是朱元璋这几手动作。 先是给患有伤寒的学子们发药,然后又是延期秦淮河辩论的时间,无一例外。 都体现出大明朝廷的公平。 让天下学子信服。 最终才将裁判的位置,交给朱元璋一席。 将整个辩论。 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由天子参与。 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显学归属!! 今晚。 注定无数人失眠难梦,尤其是即将参与辩论的辩论者,但如何调整心态,也是辩论者强大与否的证明之一。 只等明天,秦淮河上。 巅峰辩论!! …… 辩论当日。 秦淮河畔热闹非凡,原本的秦淮河畔就充斥着各种商贩,现在即将上演顶级辩论。 人群更是将秦淮河畔挤得水泄不通。 尤其是靠近秦淮河的观景位。 早早就被人占据。 今天卖零食的小贩,估计一天能赚平时一星期的钱!! “这栋楼,不能上去吗?”
几名学子来到一栋酒楼前询问。 ——这栋酒楼名叫《青海楼》,足足五层之高,对于大明而言,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楼。 整个秦淮河的景色,都被青海楼的最高层收纳眼中。 而此时。 门口的小二,正在劝退一波波想要进入青海楼的客人。 “抱歉,整栋楼都已经被包下。”
“好吧。”
听到小二的拒绝,那几名学子也只能悻悻离开,同时心中暗暗震惊。 ——应天府有钱人还真是多啊。 这么大的酒楼。 都能包场!! 而且还是在这种时候,现在都不用提供餐食,光是提供个座位,收大几百两银子。 都能很轻松的找到‘冤大头’。 包场。 恐怕得大几千两银子吧?? 其实溢价还真没那么多。 因为包场的主人。 ——叫做朱元璋。 老朱只花平时三倍的价格,就将《青海楼》包场一天,本来老朱还想多花一点。 但是老板都快哭了。 听说是朝廷要包场,老板吓得免费提供,也就是朱元璋派人好说歹说,才让老板收下平时3倍的价格。 而这3倍的价格。 还都在餐食上有所反馈。 此时此刻。 老朱所座的五楼最佳观景位,桌上摆着鲜奇的水果、甜点,外加各种各样精致的美食。 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老朱对于这些,倒是并不太关注。 再好吃? 还能有御膳房的餐膳好吃?? 朱元璋更在意辩论!! “距离午时,还有多久?”
朱元璋问道。 虽然语气依旧沉稳,但他的手指不断在桌面上敲击,已经将其焦躁的内心表露的一览无余。 “回陛下,还有半刻钟。”
一旁的徐达回答道。 ——陪同朱元璋在席的,还有蓝玉、徐达、刘伯温。 不光是老朋友。 而且朱元璋也需要刘伯温给自己讲解,虽然朱元璋恶补过儒家典籍,但在这种场合。 显然不够用。 如果没有刘伯温在场,怕是整场辩论,他朱元璋就只能听个热闹。 “快看,船来了!”
蓝玉眼最尖。 望着秦淮河的上游,抬起手指,摇摇一指。 众人视线赶紧挪过去。 只见有一艘巨大的画舫缓缓驶来。 画舫。 可以理解为某种形式的游船,制造的本意,就是为了吸引岸上的百姓,自然也就有一个大大的‘甲板’。 平时可以让舞女跳舞。 而现在。 则是清理出一大片空白位置,在画舫甲板的正中央,设立一排七个座椅。 左三、右三都已经有人落座。 仔细观察。 隐约能够看见这几位人的年纪都不算小。 没错。 他们就是评审。 翰林方的评审以于翰林为首;天下学子的评审,这是以朱熹为代表。 圣人朱熹不参加辩论。 而是以评审的形式出现。 这并不代表朱熹不重视辩论,恰恰相反,学子们提出的的12道题,全部都是由朱熹出手拟定。 提前将思路,传授给辩论者。 而辩论。 未必就不发生在评审之中。 要知道一点——评审的意见也会相互影响,朱熹自己在评审席,三言两语,就能查漏补缺。 或者直击要害。 这个位置,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 这也是为何于老翰林也在评审席。 ——翰林和学子。 没有任何一方,轻视这场巅峰辩论呀。 至于中间那张座椅? 自然是留给朱元璋! 不过以朱元璋的身份,倒也不必坐在画舫之上,有一道圣旨,在桌子上摆着。 代表朱元璋。 至于所有的辩论,则都会由监事太监,呈递给朱元璋。 不至于让朱元璋错过分毫。 还能享受到最好的体验。 这就是。 皇帝特权。 “陛下,午时到了。”
徐达望向天空,看着太阳已经照耀到最高点,喃喃自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