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郭开周围的汉军军官们闻言皆是大笑起来。 “郭侯放心,这一次管叫匈奴人有来无回……” 各部军官随即就在郭开的命令下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左奥犍王此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军阵似乎存在着问题。 他正要下令诸军变阵,但对面的汉军已然展开了行动。 临战变阵乃是军中大忌,这个道理左奥犍王自然也是知道的。 发现汉军已然展开行动,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保持阵型不变。 左奥犍王也考虑过与汉军对冲,但看了看汉军那整齐划一的队形和精良的装备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拖住这支汉军,等待于鞮王和屠衍的精骑赶到。 仅仅半刻钟时间,汉军在郭开的指挥下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 赵意作为汉军前部此时已然到达了匈奴阵前约400步的位置。 “二三子,前进!”
赵意一声令下,所部骑兵开始加速。 “锋矢阵!”
训练有素的汉骑在他的指挥下很快由转变成了锋矢阵。 他们的冲击目标正是左奥犍王所属两部落骑兵的结合点的薄弱地带。 汉军一变阵,左奥犍王就发现了自己阵型的问题。 “下马步战!”
“防御!”
左奥犍王现在只能命令士兵们严防死守。 “二三子,平枪!”
“汉军万胜,杀!”
赵意所部骑兵呼喊着猛冲匈奴人两部的结合部。 “给我守住!”
匈奴一名千骑长大声呼喊指挥着。 在他指挥下,匈奴人利用弓箭下马步战,严防死守。 经过一番交战赵意这支骑兵没能冲进去。 “二三子,绕阵!”
赵意也没有在意,立即命令所部骑兵向两侧分散而回。 这时军侯于朔率领的第二支骑兵已经冲了上来。 “杀啊!”
他们的目标与赵意指挥的第一支骑兵的目标是一样的。 “顶住,给我顶住!”
在这支骑兵的进攻下,匈奴人虽然勉强顶住了这次进攻。但他们的阵型也出现了变动。 “该死的!”
匈奴千骑长发出大吼。 匈奴人还未来得及调整布防,军侯于欢率领的第三支骑兵已到面前。 在剧烈的冲击下,两个部落之间的薄弱地带被冲破,这支骑兵长驱直入,一直冲到匈奴人的最后方。 “快,给我截住他们!”
中军的左奥犍王发现这危险的一幕立即下令自己身边的千骑队出击。试图拦截汉军,挽回局势,但他的行动还是慢了一些。 “不” 并不是左奥犍王的命令慢了,而是缺乏训练的士兵们出击的速度慢了。 “该死的!该死的! 左奥犍王怒骂着,一时之间却是毫无办法。 这时于欢所部,已折返而回,再次从后方冲击匈奴人的阵列。 于欢所部就像是钻进了沙丁鱼群中的鲨鱼,所到之处把匈奴人的的阵形捣的大乱。 一位匈奴百骑长试图拦截冲入阵型的汉军。 带着几名骑兵打马上前。但因距离太近战马根本跑不起来。 双方对冲之下,却是被汉军轻易斩落下马。 另外一名悍勇的匈奴人,猛的扑倒了一名汉军,却被另外一名汉骑一刀枭首。 另一名匈奴人试图拦截冲锋的汉骑,却被加长的环首刀连人带兵器斩为两节。 应该说这些匈奴人不愧为“强胡”的称号。 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勇气都不是其他的杂胡可以比拟的。 但勇气和意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同样不堪一击。 “二三子杀啊!”
于欢高呼着在反复啄穿匈奴人的阵型。 把一名名悍勇的匈奴人斩落马下。 “一汉敌五胡!”
就是此时的真实写照。 于欢在匈奴人阵型中翻江倒海之时,赵意所部也已然重阵队形。 “二三子,进!”
在他的指挥下,所部骑兵沿着于欢部撕开的缺口也杀了进去。 此时他的悍勇在铁甲、宝刀的加持下显露无疑。 所过之处竟无一合之敌。只短短一瞬间他浑身就被鲜血染红了。 不过却不是他的鲜血,而是一名名试图阻拦他的匈奴勇士之血。 杀疯了的他,此时就如同一尊魔神一般。 匈奴人虽奋力抵抗,但他们的青铜刀剑根本破不开铁甲的防御。 而他那特制的长柄环首刀却能轻易斩杀挡在他面前的一切敌人。 面对如此危险的局面,匈奴各级军官都急了。 “重整队形……重整队形……” 匈奴人从左奥犍王到下面的千骑长、百骑长,都在拼命的指挥士兵重整队形。 试图挽回不利局面,不过却是于事无补。 在赵意与于欢的搅动下,匈奴人的阵型越发混乱,已然是到了崩溃的边缘。 郭开看见匈奴人已经处于混乱之中立即下令全线进攻。 “全军突击!”
收到他的命令,早已按耐不住的汉军各路骑兵如脱缰的野马冲进了敌人的阵营。 不过汉军虽然发起了全面进攻但队形却始终保持不乱。 自从库车水与界桥两战后,轮台汉军就已经做了针对性的训练。 任何时候都要尽量保证队形的完整,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这一次汉军对匈奴人所用的战术就是后世非常有名的“骑队围突!”
所谓的“骑队围突”战术,具体的实施方式是,以数队骑兵车轮一样撞击敌人的薄弱点,撞开后,直入敌人的后方,再折回插进来。 骑兵撞击敌人时,主帅仔细观察敌人的阵形变化,制定最佳进攻策略,以少量的牺牲换取重大的成果。 这个战法看似呆板却非常有效。 真正把这个战术发扬光大的还是一千多年后的蒙古人。 在汉军骑兵的猛烈进攻下,匈奴人终于崩溃了。 他们呼喊着向后方逃去,而汉军骑兵则保持着节奏从两翼不断的对溃逃的匈奴人进行打击。 一名名匈奴人死在汉军的箭矢和长刀之下。 匈奴人的鲜血染红了整个交河源。 汉军正在愉快的收割战果之时,后方突然传来了收兵的信号。 信号就是命令,所有汉军立即停止了追击,在各自都伯的指挥下重整队形,缓缓退回了大阵。 这时隆隆的马蹄声也从远方传来。 地平线上,一支庞大的骑兵出现在汉军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