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仔细听完了蔡汀的规划,心中虽然感觉满意,但却仍然犹豫不决。 他没有隐瞒蔡汀,而是直言道,“蔡公,某虽与大将军达成共识,王氏之乱众人入西域……但却难以定论……” 张越说的不错现在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虽然名义上是四大辅臣之首,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控制朝政。 在外,丞相车千秋拥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制衡霍光。 在宫中,鄂邑长公主实际上控制了宫闱和皇帝的教育。 军中,车骑将军金日磾和左将军上官桀的实力也并不比霍光弱。 霍光在军中的真正支持者还是昔日景桓侯(霍去病)留下的势力。 但是景桓侯已经去世数十年,如今景桓侯一系在军中的影响力也已经大为下降。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张越并不能确定自己与霍光达成的协议到达能不能真正实现。 但蔡汀显然比张越乐观的多,他动手给张越和自己倒了一杯茶后道。 “君侯多虑了,长安和大将军既然已经答应了此事……绝无反悔的可能……” 张越不紧不慢的喝着茶,心中却在快速计算着。 张越感觉自己现在的处境颇似秦庄襄王。 西域如今的势力其实已经不弱,更何况自己又已经与霍光达成了协议。 长安诸公不可能如此不智,推翻自己与霍光的协议。 他在经过多番思考之后,最终同意了蔡汀的计划。 “蔡公,此事某同意了,不过有些地方却需修改一二……” 蔡汀喜道,“这是自然……” 张越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翌日即下达了修筑驰道的命令。 不过在正式的命令中他对蔡汀的计划进行了一番修改。 正式计划中需要修筑的驰道并非轮台至碎叶,而是轮台至贰师城。 蔡汀看到张越正式下达的命令后,并没有表示反对。 很快西域最大的一场筑路运动就在张越主导下展开。 …… 轮台坊市的亭驿外,人们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 众人聊的热火朝天之时,里正却是举着一张布告兴高采烈的走了过来。 “郭里正,今日何事如此欢喜,可是……” 那郭里正闻言笑道,“好叫二三子知晓,都护府发布政令……筑驰道……” 一名月氏商人闻言道,“驰道,可是如大汉西方道的驰道?”
那郭里正道,“当是如此!”
月氏商人大喜道,“好彩……未成想竟闻如此喜事……” 周围众人皆是疑惑道,“何谓驰道……何谓西方道?”
这时有人解释道,“西日秦皇一统天下,筑九道以通天下……” 有人闻言疑惑道,“驰道真如此便捷?”
有去过关中之人道,“驰道速度当是普通道路之三倍……” 最初喝彩的月氏商人道,“若驰道修通,疏勒至楼兰只需十五日即可抵达……” 随着众人的讨论,都护府欲建驰道的消息很快就在坊市中传了开去。 坊市中各国商人起初还不敢相信,当派人核实之后,一个个皆是以手加额欢喜不已。 “彩……好彩……” 整个轮台坊市到处都是为此事喝彩之声。 人人皆是兴高采烈的谈论着驰道修成之后的种种好处。 不过慢慢也有人对此事心存疑虑。 “驰道修筑工程量浩大,以轮台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啊!”
有了解过驰道之人也道,“昔日秦皇修筑驰道动用人力数十万,历经十多年方成……西域都护编户齐民之辈不过数十万……恐怕难成啊!”
有商人闻言道,“驰道若成,诸国皆受益匪浅,沿途诸国岂会旁观……” 亦有商贾道,“吾等商人也有大利,何不助之……” 粟特商人们对此最为敏感,在仔细了解过驰道之事后。 粟特商队首先向摩尼提出愿意资助都护府修筑驰道之事。 摩尼接到粟特商会的请求后,不管擅专,立即向蔡汀和张越请示。 蔡汀接到此信后却是将信将疑。 张越却是哈哈一笑,同意了此事。 粟特商会如此行事之后,诸国商人也纷纷行动。 短短十日之内,诸国商人就贡献了价值数万金的财货。 另外身毒、月氏商人们还承诺三年内为驰道修筑提供三万名奴隶。 商人们的热情完全出乎蔡汀预料,让蔡汀连连感叹不已。 至于内地新入西域的官吏们更是难以置信,尤其是儒家诸派之人,更是难以理解。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众人不信也得信了。 一些儒家年轻子弟,在经历此事后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 西域计划大建驰道之事传入长安后,立即引起了大将军霍光的重视。 “诸公以为此事如何?”
霍光开口询问道。 车千秋面冷如霜,“西域欲行亡秦之策乎……” 桑弘羊却赞同道,“此事大善,此道当至敦煌……西方道亦可西延至敦煌……” 车千秋见桑弘羊竟然直接反对自己,心中不禁大怒。 “御史大夫,意欲何为……” 桑弘羊起身道,“驰道靡费虽大,但收益同样巨大……若有驰道以通西域……西域当尽为大汉郡县也……” 金日磾也出言支持道,“昔日秦皇筑九道,大汉至今受益……” 上官桀这时却反对道,“此事虽善,但大汉已空虚……吾恐……当暂缓行此事……” 张安世在心中盘算后亦道,“方今大汉刚经王氏之乱……当与民休息……驰道可行但可推迟……不若先支持西域行事……” 车千秋此时也道,“光禄大夫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霍光仔细听完众人的议论,最后出言道,“如此可发王氏一党罪人入西域……以助西域都护行事……” “善!”
众人皆言善。 翌日,皇帝正式下诏,命发王氏之乱者入西域。 长安诸贤良文学闻此诏命皆是哀叹不已。 一些年轻博士竟然纠结众多人员至未央宫前公然反对。 霍光此时不再留手,立即命执金吾逮捕闹事之人以及背后指使者。 经过一番审讯,霍光以皇帝之名下令,“…等大不敬……发贰师城……” 一时之间诸贤良文学皆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