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太子的选项
朱元璋语气平缓,没有了皇帝的气势,也没有历来的强势,就好像是一个老父亲一般。为太子娓娓道来,说道:“当皇帝,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臣下各有各的心思,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近贤臣,远小人,说起来容易,但是何以为贤臣,何以为小人?却是一辈子难以琢磨清楚的大学问,方孝孺为宋濂的弟子,清正廉洁,从不妄取一毫,在秘书监,所做之事,都很妥当,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问题,回到家中,不过老妻而已,有士子登门宴请,从来没有拒绝过,讲学竟日,不辞疲惫。”
“但凡,有下有冤情,方孝孺必然三请而改之。”
“这样的人,不是贤臣吗?”
“而何夕?主政一方,上下得所,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情。不过是掌兵,还是典政,都有手段,眼光长远,可以为定国之臣,也是你妹婿,不仅仅是朝廷肱骨之臣,也是朱家柱石之臣。他不是贤臣吗?”
“但是,何夕在北京,私心作祟,多次暗中培养将领,安插军中,叶沈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朕敢说,叶沈军中,朕的话,没有何夕的话管用。而且,至于辽东,何夕的影响力根深蒂固。说他栽培党羽,图谋不轨也是真的。而方孝孺在你面前说过什么?朕就不提了,以臣胁君,要我看来,诛其九族,都是轻的。”
“这些都是贤臣,小人反而不敢这样做,最少不敢在朕面前这样做。”
“自古以来贤臣难用,小人易使。”
什么是小人,那就是逢君之恶。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毫无底线迎逢君王,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也没有任何主见,为了迎逢君主,可以做任何无底线的事情,这样的人,大多能力不怎么样。
虽然说,很多小人也是很有才华的。但是一般来说,有才华的都很自信,有自己的坚持,即便是面对皇帝,也不可能完全放弃自己的自尊与原则。
而小人没有足够的才华为依仗,所以,才用自己的服从来换取皇帝更多的信任。
当然了,那种很有才华,又毫无底线。不知廉耻,没有一点自尊自爱的人,就是小人界的极品。
放在而今说,方孝孺不知道他做的事情,犯了太子的忌讳,但是方孝孺依然去做,是因为他觉得,这样才是挽救大明不落入危局的唯一办法。而何夕伸手到军中,难道以为朱元璋不会知道吗?
自然不是,而何夕觉得,变法不可能完全没有军事上面的支持,即便朱元璋知道了,他也有办法应对。
这两人都是,有自己的原则信任的大臣,可以说是贤臣,但是同样也对皇权造成了冲击。反倒用小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太子说道:“父皇,你觉得该怎么用?”
朱元璋轻轻一笑,说道:“我觉得,我觉得什么你就听吗?”
太子语塞。
朱元璋正色说道:“方孝孺这一段时间做的事情,你知道吗?他假借你的名义的所做所为,我不觉得,你不知道。我之所以不动他,是留给你来做的。”
“而今大明的道路,有三条。第一,你支持何夕,诛杀方孝孺,方孝孺想诛十族,成全他便是了。让天下士子,不要胡思乱想,大明未来就是新法。第二,你支持方孝孺,那你就是杀了何夕,让方孝孺主持大政。不过方孝孺这个人,虽然有些顽固,但并非不知变通的,我觉得,他定然会废其人,用其法。只是,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名目就不知道了。第三个选择,就是最糟糕的选择。”
“你在两边平衡,看上面面俱到,其实不然,反而让两方之争,旷日持久,如唐之牛李党争,北宋之新旧党争,到时候非此即彼,否则鸣鼓而攻之,置朝廷大政于不顾。甚至绵延数朝,北宋之亡,恐怕在于斯。我儿深鉴之。”
太子听了朱元璋的话,很复杂的处境,被朱元璋寥寥数语,分析得明明白白的。太子只觉得心头一宽,只是,太子越发无所适从了。这三条路,太子都不愿意选。
朱元璋看出了太子眼中迷茫,叹息一声,说道:“你走吧。好好想想。”
朱元璋心中暗道:“时间不多了。”
朱元璋越发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虚弱,他之前对太子所言,是真的。历史上的朱元璋活到了洪武三十一年,而今马上洪武二十五年了,按理说,朱元璋还有六年时间。
但是朱元璋感受到自己的虚弱与力不从心。他已经到了不服老不行的地步。
真能再活六年吗?
其实,朱元璋在洪武末年,有过数次病危。都是从鬼门关中抢了一条命。而今如果有一点点意外,他提前走了,也很正常。
朱元璋见惯生死的人,同样看淡自己的生死,说完全不在意,那是假的。但是说有多在意,那也不是真的。
朱元璋很想,在自己还有时间与能力的时候,为太子好好铺路,为太子稳定局面,好让太子接班。大明政局保持稳定下,持续向前。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想换太子的。
只是,朱元璋不能留下一个不稳定的太子,所以,朱元璋的时间不多了,留给太子的时间也不多了。如果太子不下定决心,那么朱元璋必须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大调整了。
这一点,朱元璋并没有说。但是太子也知道。
这两年来太子一直用各种办法抵抗朱元璋的意志。朱元璋虽然是和声细语,但其实坚定意志,并不减少半分。
------
太子回到东宫之中。
他端坐在书案之前,看着眼前关乎蒸汽机的各方面的奏疏,一直看到深夜。其实这些文字,仅仅在太子的眼前流过,并没有多少入心。太子的内心之中,一直在激烈的争斗之中。
各种想法,如同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台。太子一直琢磨不定。
不知道什么时候,太子以手支额,居然陷入梦乡之中。
梦中浑浑噩噩,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无端而来,无由而去。
忽然,太子发现自己坐在高堂之上,眼前跪着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方孝孺。方孝孺浑身血污,即便跪在地上,也显得铁骨铮铮,厉声说道:“昏君,背离圣贤之道。倒行逆施,为天下伸张正义,诛九族又有何惧,不妨诛十族。”
太子拼命摇头,说道:“不,不,不。”
这是他的真实情绪。
太子与宋濂的关系很好,那是真正的师徒之情。正如朱元璋所言,方孝孺在学问上,在私德上,是挑不出毛病来的。就算不提宋濂的师生之情,单单说,太子与方孝孺这么多年的合作,很多想法,不仅仅是方孝孺的想法,也是太子的想法,太子岂能抛弃方孝孺,并诛杀之。
这是太子万万做不到的事情。
太子梦中眼前场景,忽然一换。他看见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穿着一身白衣,背对的着他。好像是哭了。
太子从后面走了过去,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忽然转过身来,不是别人。正是安庆公主与何夕的儿子何远思。
两个人哭得眼泪通红,脸色苍白,眼神之中,有一种渗人的恨意。
太子一惊,问道:“小妹,你这是怎么了?”
安庆公主语气之中充满恨意,说道:“我怎么了?你是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