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三请
不得不说,读书人的心肠够狠。
苏伯衡可算是将自己的身份地位发挥到了极致。
是的,在文坛之上,苏伯衡的身份地位与方孝孺相比差了一些。并不是说苏伯衡在文学上的造诣,要比方孝孺低,而是方孝孺代表宋濂衣钵,身后有一股政治势力支持。
方孝孺的身份是多元的。而苏伯衡就不一样了。苏伯衡单纯的文人而已。否则也不会放下去一切,去修史。
但是即便如此,苏伯衡的身份地位也是相当有价值的。
特别是对于北京方面来说,开战以来,北京与南京交战,在战事上并没有落下风。在财力上物力上各方面,也没有表现出颓势。但是在有一样东西上,却很尴尬。
不是别的。就是舆论上。
特别是官场士大夫的舆论上,虽然刚刚开始朱允炆登基这一件事情,有一些问题。但是在方孝孺以及方孝孺身后势力的支持之下,早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在大多数人官僚眼中,南京是正统,北京是叛逆。这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了。八壹中文網
毕竟,何夕变法得罪太多旧势力了。
苏伯衡文坛大家的身份,代表着士大夫之中舆论权的转移。士林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如果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词汇来说,那就是知识分子群体,这个群体之中,如果有很多受益于原来的体系的官僚与士大夫,但决计不仅仅有这一些人。毕竟用工业化时代来衡量,中国的读书人是相当少,识字率低下。但是如果用古代文明来衡量,中国的读书人是有剩余的。更是有不知道,多少读书人沉沦下僚,得不到机会。
苏伯衡影响不了既得利益者。但很有可能影响这些人。
毕竟何夕到大明之后,一直在培养人才。但实际上,何夕培养出来的人才,比起何夕需要的人才,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今年才开始推广教育。等这些人真正能培养出来,能独当一面,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所以,苏伯衡可以带来众多人才。单单这一点,就能得到北京上下如此礼遇。
而苏伯衡更是营造出天下归心一般的局面,用不知真假的话,点出朱允炆是篡位,朱雄英是正统,这更是给了朱雄英最想要的东西,正统名分。
苏伯衡所说的是真是假并不重要。
但是苏伯衡说出来,就等于用自己的生命与名誉为这一件事情背书了。
苏伯衡是什么样的人?
不管说一辈子没有做错过一件错事。但总体上来是,清廉自守,道德楷模,称的上是天下名家。
这样人说出来的话,与普通人说出来的话,是能一样吗?
何夕敢肯定,苏伯衡这一句话,不仅仅给朱允炆重重一击,最少也为自己谋得了三代富贵,这可不是寻常拥立之功啊。
解缙更是恼怒之极,他一直是积极推动朱雄英登基的人,一直觉得拥立之功,不可能让别人抢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不小心,就被抢了先了。
他还怎么样?自然追随啊。否则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朱雄英面对而今的局面,更是喜出望外。他高兴的不是登基。朱雄英在这一件事情上,很有朱元璋风范,注重实权,轻视虚名。毕竟,他在乎权力本身在自己手中,至于是皇帝,还是监国,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区别。
朱雄英在乎的有这么一位元老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毕竟否定南京的正统。这一件事情,朱雄英一直在做,但是问题是,一件事情朱雄英做,相信的人并不是太多。毕竟,双方都兵戎相见了,还有什么余地。但苏伯衡就不一样了。
苏伯衡的资格老,而且从来不参与政治,一心一意修史。这样的人物,岂是那些汲汲于名利之徒可以比的。
朱雄英说道:“苏公所言,让我想起皇爷爷。”随即掩面垂泣。
一时间场面上一片哭声。
毕竟,你说让我登基,我不能马上登基对吧,那显得我多心急,我要让一让,表现出我忠孝之意,然后半推半就的登基。
这算是进入流程了。
今日虽然没有答应,但也算是三请三辞的一请了。
不过这一件事情也算是定下来了。
------
当天之后,朱雄英就召见何夕。商议登基之事。
何夕说道:“陛下,之前朝廷建制不明,而今经过几个月的整合之后,依然条理分明了。大明内阁,枢密院,都察院三院分立,内阁有七位大学士,与枢密院使,诸位枢密院副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都御史。为朝廷重臣。朝廷日常事务,由内阁会议决定,而内阁不能决,或者意见有分歧,则上奏陛下,如果陛下觉得事情太大,则召开御前会议,令内阁,都察院,枢密院参加。如果还是不决断,那就召开大朝会,令三品以上官员,列席。”
何夕整合了这么多天之后,也算是将未来的大明中枢体制搞明白了。
何夕并没有想搞什么民主议会什么的。是因为何夕很明白,这东西在大明水土不服。大明党争的可怕,何夕算是已经尝试过了。甚至可以说,而今大明南北分裂,就是党争的产物。朱元璋是看清楚形势之后,顺水推舟而已。不如,何夕将来或许能挣扎一段时间,但是为了商鞅,王安石的下场,就是何夕的下场。
在体制内想要改变体制,就好像自己想抓住自己的头发,让就离开地面一样困难。
无他,何夕的力量来源本身就是体制,怎么能用体制的力量来摧毁体制?
难度太大了。
而今南北分裂,何夕搞的北方朝廷,其实就是新建立的,何夕怎么做都是可以的。
何夕想来想去,其实也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在大明体制之内进行修改,整体框架,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种权力分开,军权在枢密院,行政权在内阁,监察权在都察院。
不过,因为而今是特殊时期,何夕军政大权一把抓。故而,何夕将枢密院使列入内阁之中,将来如果不打仗了。枢密院使应该独立于外,成为朝廷三巨头。
这其实,也是明朝本身的体制,即便,朱元璋废丞相,分立六部。都察院依旧是很重要的。而五军都督府更是独立于大明朝廷之外。
何夕升格都察院,其实也是为了权力制衡。
内阁的权力大了。都察院的权力自然也要加大,用都察院来监督天下官员,同样也要监督内阁,在何夕规定之中,都察院的官员,今后也不会与内阁的官员有横向的联系。
都察院就是公检法加纪委,将来天下刑狱之事,内阁不得插手,全部是都察院的任务。
只是何夕考虑到而今的局面。
他觉得在天下大定之前,都察院还是一个空壳比较好。倒不是说,何夕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出格的地方,而是正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有些事情,是不能细究的。比如傅友德屠杀当地百姓的事情。南京那边,很多御史上书,但是最后方孝孺给按下去了。
不是方孝孺不知道傅友德做错了。而是这个时候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而北军的军纪虽然不错。比南军要好,但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吗?
何夕统统没有过问,只是让各级将领内部处理而已。至于真处理处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何夕这样做,也是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