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他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韩非之死这件事儿,没有人能帮他背锅,韩非自杀的验尸报告,就如同一道勾魂锁链勾走了他的魂儿,让他一时间方寸大乱,脑子乱嗡嗡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从监狱里面走出来,又怎么踏上自己的马车,直到看到咸阳城高大的城墙他才回过神来,纵使心中任然存有疑问,他也没有机会回到云阳查清楚了,因为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他已因调查韩非的死因耽搁了一日,若此时不进城等城门关闭,他就需要等到第二天清晨才能进城,这样他就等于耽误了两天时间,耽误一天已经就算他失职了,耽搁两天嬴政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到时候不管他因什么理由,一个延期的罪名肯定跑不了,以他对嬴政的了解,就算不死也得遭受酷刑,生不如死。
迫于嬴政威势,使者战战兢兢的回到咸阳皇宫内,见到嬴政的时候,已经到了月上枝头,嬴政脸色很差,看不出任何表情,他清楚嬴政是在生气,若不能说出一个令这位帝王满意的消息,那么他很有可能人头不保。
吞了一口吐沫,使者努力回想当时那位刑名说的话,将自己发现的可疑之处,统统藏进自己心里,这一刻,他非常的冷静,清晰的知道,说出韩非死因的异常,对他没有半点好处,甚至会加剧嬴政要他命的概率,他只有按照刑名破案时说的那些,死咬住韩非是服毒自杀,方有一线生机!
使者见到嬴政时的反应皆在李斯预料之中,他没有料事如神的本领,但他与韩非一样,身为帝王之术的传人,都懂人性,尤其是人的劣性,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是非面前,多数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全自己性命,然后才会想到良心,自己是否做一个好人!也不能说坚持真理的傻子没有,只有少数意志坚定的人能做到在生死面前选择舍身取义,这类人要么成了圣人,要么成了死人!
那名宫中出来的太监,显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这样的小人物心思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们坏的阴险卑鄙,勾心斗角不比朝堂上差多少,但他们拥有小人物的通病,那就是没有信念,在生死面前他们百分百会选择保存自身,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面,只有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国家存亡,什么道德大义他们通通都不懂,他们看到的只有自己以及周身的距离。
这就是李斯对人性的精准把控,在无形中这名使者成了他杀死韩非环节上的帮凶,帮他弥补了所有漏洞。毫不夸张的说这名使者被李斯榨干了所有的价值,真正做到废物利用再利用最后一滴都不剩……
李斯善于把握人性,内侍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技巧,那就是揣摩人心,果不出内侍所料,当他吧啦吧啦说完韩非畏罪自杀,以及他禅精竭虑调查韩非真正死因的经过后,嬴政的脸色虽然更加难堪,就像是六月连阴天里,阴沉了四五天的黑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给人极大的压迫感,但这雨却始终藏而不发,内侍清楚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嬴政心中此刻的怒火并不是针对他,至于嬴政此刻再想什么他不敢多言,识趣的为嬴政带上门悄悄退去,若不趁着嬴政深思无暇搭理他的功夫,等会嬴政回味过来,那他可就真成了傻x,非得让嬴政给当成替罪羊咔嚓了不可。
那名使者脱身之后却不知大殿内留给嬴政的只有无尽的愤怒,虽然那名使者详细的讲述了韩非的死因,但嬴政可以肯定,韩非绝对不是死于自杀,嬴政想不到韩非有任何自杀的理由,若说韩非是那种心智不坚定容易悲观的之人,那么韩非就不会在韩国日渐衰落之时,外出求学寻求韩国变强之法,那时韩非早已而立之年,为了自己的祖国还能四处奔波,足以证明韩非心志坚定,还有就是韩王虽然昏庸无能,但也不是那种白痴君王,他之所以不肯重用韩非是因为他忌惮韩非,害怕韩非掌权之后抢他的君主之位,故而才会对韩非四处打压,若韩非真是那种容易寻思的人,他在韩国受到韩王的侮辱可比之前下狱要多得多,那也没见韩非寻死腻活,纵观韩非在秦所为,百折不挠想方设法为韩国谋取利益,这样一个心怀祖国安危之人又怎可轻易言死,他活着还能为韩国发声,哪怕是苟活对韩国来说都是有利的,至少他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嬴政的决定,一旦他死了,那韩国可真就完了,这么肤浅的道理,嬴政相信韩非必然明白,那韩非有什么理由自杀呢。
说韩非畏罪自杀,愧对他的厚爱,更是扯淡,能写出孤愤,说难这等政治巨作的人,妥妥混政治家的材料,政治家是一群混蛋,他们注重利益,他们胆大妄为,唯独不会有羞愧之心,脸皮薄的早就被人臊死了,但凡要点脸的人都在朝堂上混不下去!韩非虽然被下狱,可自己也没说要杀他,这在朝堂上几乎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起起伏伏大起大落,只要苟得住,早晚有起飞的一天。
今日困龙入九渊,谁敢料定,他日龙脱困,一朝上九霄,朝升夕贬,今日阶下囚,明日朝上显贵,这样的例子在六国之中比比皆是,可以说没下过监狱的朝臣不算好朝臣……
这样肤浅的道理,嬴政相信韩非同样也明白,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嬴政都想不出韩非有什么理由自杀,但根据内侍所说,找了刑名高手勘察韩非死因,韩非确属自杀无疑,这就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韩非没有自杀的理由,那他为什么要畏罪自杀?排除掉之前所说的因为性格问题,不可能因为羞愧自杀等等这些,又有什么样的理由能促使韩非走上自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