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描述了东海的海岛上面一个人面鸟身,耳朵穿着两条黄蛇的神明,名字叫做禺䝞。而且,禺䝞是黄帝的儿子,并且生了禺京。禺京处于北海,而禺䝞在东海,都是海神。禺强的另一个记载,出自《淮南子·坠形训》的:“隅强,不周风之所生也。”“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从西北来看,方位上是基本上符合了,主杀生或者不主杀生跟大巫追寻的东西没有多大关系,知道了不周风(与灾病有关的东西)——此处应该是指主管不周风的神明——居住在西北。而《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着尧时危害人民的有叫“大风”的,其实就是大凤。也就是《庄子·逍遥游》里面的大鹏。大巫则认为大凤的身份是风伯,又认为是鸷鸟。再者,《庄子·逍遥游》中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也说凤的威力,能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正是描述了大风的景象。那么,大风(凤)、风伯、鸷鸟,除了禺强之外还有谁能担当呢?那么说来,禺强不仅仅是北方的水神,北海的海神,也正是风伯——风神了。
但是,与句芒、祝融、蓐收不同,古籍当中对于帝神关系的记载当中,似乎没有见到禺强类似于其他三个神明的“其帝某某,其佐(神)某某”形式的记载,倒是在前面其他三个神明的记述的相应位置见到有下面的一些记载:《淮南子·时则训》:“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有冻寒积冰、雪雹霜霰、漂润群水之野,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一番追查后,大巫发现,禺强祖巫似乎有很多形象,在各种描述之中外貌大体一致,但颜色存在差异,甚至是名号都有许多,是真是假让人无从甄别。
又一番思索之后,大巫终于从自己尘封的记忆里面,找到了禺强更加详细的记载。
《庄子·大宗师》:“禺强得之,立乎北极。”又曰“北海之神,名曰禺强,灵龟为之使。”是说夏民族的远祖禺强即禺京,是灵龟的化身。禺京即鲧。成玄英疏:“禺强,水神名也,亦曰禺京。人面鸟身,乘龙而行,与颛顼并轩辕之胤也。”
禺强又名玄冥,既是风神,又是海神,是黄帝的孙子。当他以风神出现时就会化成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当他出行时便会带来狂风暴雨,飞沙走石。当他以海神的形像出现时,他的身体就变成了鱼的身体,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
禺强一般居住在北海,辅佐颛顼管理北方的天空。大禹治水时来到北海,得到禺强的热情招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武王伐纣时禺强也曾受天帝之命,来帮助周武王。
总结来说风神禺强虽然有时会给人们带来一点小麻烦,但他还是乐于助人,是非分明,是一位始终以自己的力量,来捍卫正义的正直天神。
从这段记载来看,玄冥祖巫似乎是一位善神,但在大巫记忆里面自家这位先祖绝非什么善类,不知是不是错觉,大巫总觉得之前还在哪里见过自家这位祖先的故事,应该是以禺强为名的故事,只因开始他没有把玄冥与禺强两者联系起来,最初的时候大巫以为玄冥与禺强是两个人,知道后面不断挖掘他才一点点明白,玄冥与禺强不过是自己这位祖先两个形态的不同称呼罢了,风神形态其名玄冥,水神形态其名禺强。
记忆虽然模糊,但大巫可以肯定禺强绝对不是什么善类之辈,消息不足的时候大巫苦恼信息不全无法准确显化祖巫,这消息充足的时候,大巫又有了新的烦恼,他无法从诸多的消息里面确定那些是真,那些是假,心中不禁暗自感慨要是所有祖巫过往消息,都像他家天吴祖巫一样聊熟于胸就好了。
内心发了几句牢骚,大巫不敢再耽搁时间,开始重回忆自己脑海里面那模糊的线索。
少倾,大巫瞳孔猛然一缩,他想起来了!
龙伯钓鳌!
传说归墟这个地方原本是有五作神山的,但后来只剩下三座。
渤海的东边,有一个大壑。这个大壑名叫归墟,实在称得上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天地四方的水,包括天上银河的水,全都流注在归墟里面,归墟里的水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归墟里有五作神山,第一作叫岱舆,第二作叫员峤,第三作叫方壶,第四作叫瀛洲,第五作叫蓬莱。这些山的高度和方圆都是三万里,山顶平坦的地方是九千里,山和山之间的距离是七万里,这么远的距离却好像是邻居一般。山上的宫殿都是用金银白玉建造而成的,连山上的飞禽走兽都是纯白的颜色,生长着珍珠和美玉的树到处都是,花和果实都美味无比,人吃了能够长生不老。住在山上的人都是仙人和神人,他们从早到晚,在山与山之间飞来飞去,简直数也数不清。可是五作大山却是浮在水上的,下面没有生根,常常随着浪潮颠簸,上下往返,不能稍微停顿一下。
这使得住在山上的神仙感到很不安定,他们就到天帝那里去诉苦,希望天帝把这五作神山固定起来。天帝知道此事后,怕长此以往,五作神山就会流向北极,沉没在大海里,失掉了神仙们居住的地方。于是,天帝命海神兼风神的禺强,带了十五只大乌龟,去把五作神山用头顶起来。这十五只乌龟,每三只编为一组,轮流更替,六万年交替一次。虽然这些乌龟们有时不免要动动身体,彼此打闹一番,山上的神人也不免经受一点颠簸之苦,但与过去相比,这五作神山算是稳定多了。。因为大鳌背负着仙山,不能随便活动,也不能出去找吃的,就由神仙投喂这些大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