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又一次眼睛瞪得像铜铃,神色之中更是充满了震惊。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捐献给其他人……这根本就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凌云很快就进行了补充:“你们肯定觉得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可能还会觉得有悖伦理,无法接受。”
“但其实,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你们想想,人死鸟朝天……不是,人死不能复生,对吧?”
“但如果你不幸身故之后……你身体上的某个部分,比如眼角膜、心脏,还能够转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为了生命而继续跳动、让你有机会继续看到眼前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不断发展,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凌云的话让观众们陷入了沉思。
这个角度,他们之前还真没有想到过。
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毕竟,某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则是被人们遗忘。
后者买菜是真正的死亡。
在场的诸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位高权重的人。
自然不可能被人们遗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永生了。
但,只存活在书本上或者是后世人们的记忆中,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仍旧保留在这个世界里继续发挥作用,还是有着莫大的区别。
听凌云这么一说,器官捐献似乎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这事对朕来说可不容易啊。你们想想,就算朕愿意捐献,普天之下又有谁敢接受呢?”
汉武帝刘彻:“说得还真是啊!除非是自己的儿子或者老爹,才有一点点资格……不过,也不太现实啊!”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老爹肯定走得比儿子早,而老爹走的时候儿子又不太可能沦落到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程度!”
明太祖朱元璋:“……不是,你们几个都在想啥呢?你们有那技术吗?”
……
明太祖朱元璋——话题终结者。
一句话,直接终结了其他几位千古明君的幻想和讨论。
一旁的凌云强忍着笑声,继续补充道:“没你们想的这么简单。”
“你们知道为什么即便是在现代蓝星,供体依旧供不应求么?”
是啊,这确实有点奇怪。
连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古人都想得开的事情,现代人没理由这么抗拒啊?
秦始皇嬴政:“难道是现代人都比较自私,不愿意牺牲自己死后的体面去帮助其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嗯……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汉武帝刘彻:“不可能!你要说别的国家,那我还愿意相信一下。可这是种花家啊!你们想想,咱们认识的种花家人都是怎么样的?”
唐太宗李世民:“有道理……种花家人个个心怀家国、无私无畏。生前,自己的生命都可以奉献给国家、为同伴燃烧,没理由身故之后反而去纠结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吧。”
明太祖朱元璋:“我倒是想到了一种可能。之所以供不应求,并不一定是因为供体太少,也有可能是因为需要的人太多了……你们想想,种花家人现在的平均年龄多大啊?虽然他们活得更加长久了,但是他们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也不可避免地会解锁更多病痛……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凌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还是老朱厉害,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了。
“你们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第一,确实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在身故之后把自己的身体奉献出来……种花家,虽然有很多无私的人,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无私。”
“第二,种花家对于供体的需求量确实大得离谱,基本上是一个需要排队的程度……而患者往往很难等到轮着自己的那一刻。”
“但,以上两点原因,都不是最关键的。”
凌云稍微顿了一顿,严密地掌控着现场的节奏。
观众们都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最关键的,是在捐赠者资源的情况下,他提供的供体也很难有用。”
“这里面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供体能够存放的时间非常短。”
“你们肯定都很疑惑,为什么人都已经身故了,他身体的某一部分却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对吧?”
“这并不是依靠种花家的现代医学技术实现的,而是本就如此。”
“因为现代判定死亡的标准比你们古人要更加精准一些。”
凌云仔细介绍起了其中的差别。
古人判定死亡的方法可能很粗糙,最浅的是依靠一个人还有没有意识或者有没有呼吸来判定,深层次一些的则会看心跳和脉搏。
但是,现代知识告诉他们,呼吸停止了还有机会恢复,心脏停跳了也依旧可以复跳。
真正的死亡,其实是脑死亡——也就是神经中枢没了。
但是,当一个人脑死亡的时候,他身上的很多器官并不一定会全部坏死。
如此,才有了器官移植的可能性。
秦始皇嬴政:“原来是这样啊!朕确实一直纳闷这个问题呢。”
汉武帝刘彻:“凌云,能否细说一下怎么让没有呼吸和没有心跳的人……呃,复活?!”
唐太宗李世民:“我勒个去,这种技术我也想学。”
明太祖朱元璋:“加一!”
凌云默默吐出了几个字:接吻就能恢复呼吸。
观众:????
“跟你们开个玩笑,后面再细说吧。”
“继续说咱们供体的事情。”
“刚才说了,虽然人体内的器官不会随着脑死亡立刻坏死,但也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两天吧。”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匹配上同时满足血型和各方面都相配的患者,同时两者相距还不能太远,并且恰好有能够主刀移植手术的顶尖医生来开刀,患者家属还需要恰好能够承担这种高额的治疗费用……”
“这几个条件加在一起,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但是让供体数量如此稀缺的,还有另外一点原因更加重要。”
“那就是能够提供有效供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里我们不讨论意愿的问题。可你们想想,人都没了,他的身上还能剩下多少个好用的器官呢?”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只有意外身亡的人,才会有机会捐献自己的器官,提供有效的供体!”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真没想到,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器官移植技术,背后居然还存在着这么多极为苛刻的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