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言意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楚老夫人,向老夫人辞行后便带着楚言归回都护府大街。
秋葵是个勤快肯干的,加上有郭大婶拿主意,把家里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从初六开始,铺子里又卖起了关东煮和方便面的面饼。
让姜言意有些意外的是隔壁成衣铺子的陈娘子夫『妇』关店回乡下去了。
“陈娘子说现在的绣活儿不好做,若不是花花你在她铺子里订做的那些衣裳,她这铺子怕是早开不下去了。乡下的爹娘年纪大了,也需要人服侍,她便和陈大哥一同回乡下去了,走前还做了一身新衣裳给您,说是谢你这几个月来照顾她生意。”
秋葵从柜子里取出陈娘子所的衣裳拿给姜言意。
姜言意捏了捏衣料的边角,料子算不得顶好,但绣工精致,她感慨道:“她之前怎地也没说一声。”
郭大婶一直在在都护府大街这边,陈娘子过来送礼,她自然也是知道的,道:“兴许是怕东家你伤怀,陈家娘子还说,以后进城赶集就顺道过来看看您,还能给您带点新鲜山货。”
高门大府间的人情来往或许还有几分利益掺杂在里边,这小门小户的往来,当真就只是邻里情分了。
姜言意感慨之余,随口说了句:“不知隔壁会再开家什么铺子。”
得盼着铺子主人是个好相与的才行,姜言意虽不怵谁,但若来个跟对街首饰铺子的何杏娘一样『性』子的,她们两家又是挨着的,今后少不得一地鸡『毛』。
郭大婶听了笑道:“东家放心,隔壁已经租出去了,租客是个姑娘,据说是池军师的亲戚,跟陈老爷子也相识,常过来同陈老爷子下棋呢。”
姜言意放衣服的手微顿,问:“那姑娘是不是姓谢?”
郭大婶纳罕道:“东家你认得那姑娘?”
姜言意道:“自是认得的。”
当日谢初霁在楚家交给封朔证据后,提出要见池青,封朔的人便带她离开了楚家。
先前封朔为了便于保护她和太皇太妃,在整条都护府整条大街都设了暗哨。
想来是为了保障谢初霁的安全,刚好陈娘子年后又不租那铺子了,封朔手底下的人才把那地方给谢初霁落脚。
封朔和慕玄青当年大费周章都没能查到蛛丝马迹,谢楚霁能拿到这些为慕家平反的罪证,只能说也是廖坤的报应。
谢家是纯臣,当朝太后和皇后都是高家女儿,高家当初拿着慕家的兵权拥护封时衍登上帝位,立下了从龙之功,高家这些年在朝堂上说是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跟慕家定过亲的谢家自是被高家百般针对,在朝堂上日渐势弱,廖坤表面跟高家不和,背地里却一路高升。
当年谢初霁和慕世子定亲,全京城谁见了不说一句郎才女貌,廖坤觉得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已经能和当初的慕武侯比肩,妄图让自己的草包长子娶谢初霁。
谢初霁不愿嫁,故意买通一些地痞无赖到处散播谣言,说廖坤长子娶她,是娶只破鞋。
她那时还不知廖坤是高家的走狗,只想抹黑自己名声,让廖家主动放弃结亲。
廖家面子上果然过不去,退而求其次娶了谢初霁胞妹。
谢初霁追悔莫及,但事已成定局。
她胞妹嫁过去后,因廖坤长子成日花天酒地,甚至在书房同婢子胡来,她胞妹跑去闹,却被甩一封休书说她善妒要休了她。她胞妹盛怒之下砸了廖坤长子的书房,这才无意间发现了一道暗格,找出了这些信件。
高家留着廖坤,只为了把廖坤当成一颗暗棋,从廖坤这里知道慕家兄弟寻找证据的进度。廖坤也知道高家若是彻底没了慕家兄弟的威胁,必然会想方设法除掉自己,所以才把这些年同高家来往的信件都留了下来,以求穷途末路时自保。
他的书房表面上有重兵把守,但高家权势滔天,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廖坤也不敢拔掉,他自己的书房反而不安全,所以才把信件都放到了长子书房的暗阁里。
谢初霁胞妹当天就拿着休书和这些信件回了谢家,谢大人怕高家和廖坤报复,第一时间安排家眷离开京城回了盛安老家。
盛安是安阳王管辖地界,高家要想动谢家,势力伸不到这么远。
谢初霁几次三番寄信到西州,但之前池青交代了陈国公,若有谢初霁的信寄过来,不用给他,也不要回信。
兄长已故,婚约不再,池青希望谢初霁嫁个好人家,不要再为了慕家的事奔波烦忧。
可谢初霁联系不上池青,还以为是他也出了什么事,又一心想为慕家翻案,这才自己带着信件和几个家奴前往西州,一路都被高家的人追杀,家奴死伤殆尽,她自己也是躲进花楼才逃过一劫。
姜言意看得出来楚承茂至今不肯说亲,是还在等谢初霁,谢初霁也的确是个值得被人喜欢的姑娘。
但感情的事,又岂是外人一句值不值得、配不配就说得清的?
谢初霁若是一直念着慕世子的,姜言意倒觉得楚承茂这辈子怕是也等不到谢初霁回头。
一个到死都那么好的人,谁又能忘得掉。
只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姜言意就发现鲜少来都护府大街楚承茂,每天上午都会在谢初霁出门时候“碰巧”路过,偶尔会打个招呼说上一两句话,更多的时候只点头致意就擦肩而过。
姜言意从一开始每天蹲在铺子门口啃着煎饼兴致勃勃地偷瞄,到后来就只习以为常在楚承茂回去时,让霍蒹葭抱一坛酒出去递给他。
这二人别说擦出火星子,她觉得都快变成一潭死水了。
等有一天兴安侯县主也一脸沉默走进铺子里,点上一份关东煮不吃,只手支着下巴看楚承茂从门前路过时,姜言意整个人都麻了。
霍蒹葭倒是一脸艳羡加惋惜:“我要是楚二公子就好了。”
姜言意不解:“为何?”
霍蒹葭抱着她那柄缠着布条的大刀一脸神往:“县主人长得好看,又能打,每天一起切磋武艺多好。”
姜言意被这傻丫头逗乐了。
杨筝和谢初霁都是很好的姑娘,能被她们喜欢上是幸运,喜欢上她们也值得。
姜言意由衷地希望这三人都能好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封朔从拿到为慕家平反的证据后就又忙了起来,这个时代底层百姓能听到的声音,都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他们耳朵里的。
要想平反的声浪大些,就必须得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找儒生写唾骂朝廷的文章自是封朔的人去办,说故事整个西州城可没几个说书先生能有老秀才说得好。
当年慕家的冤屈,老秀才每场说下来,到激动悲烈之处,都能说得酒楼的食客潸然泪下。
姜言意还资助戏班子编排了慕家被害的戏曲,戏台上的说书声和戏曲声终究是在百姓间掀了滔天巨浪,这浪从西州奔涌出去,每到一处都能卷起更高的浪花,等抵达京城时,高家和廖家在民间早已是骂声一片。
儒生们为慕家讨要公道的文章更是在天下读书人中口口相传,还有人作了打油诗给街头小儿传唱。
当年高家拥护封时衍登上帝位,如今封时衍自然也被怀疑成是当年指使高家的幕后主谋,一时间大宣朝真有了大厦将倾之势。
京城成了一片浑水自有封朔的人过去『摸』鱼,姜言意点了这把火,算是报了原身被皇帝发配军营的仇,回头就开始忙自己的瓷器出口生意。
年前杨岫邴绍已经把组建商队的事情办妥,在他们运送第一批官瓷出关时,姜言意还特地抱了一盆辣椒去给他们看,让他们看到若关外有这样的植株,多带些种子回来。
现在姜言意身边有霍蒹葭在,杨岫和邴绍也放心许多,姜言意再安排杨岫跟着商队出关,他也就没推辞。
姜言意交代杨岫:“出关了切忌万事小心,财不可外『露』,到了地方也尽量莫同当地人起纠纷。”
方便面和肉干在这时候成了赶路必备食物。
单吃干粮,这一去数月,怕是得把嘴都给吃歪。但前往的异帮同大宣朝有饮食差异,不少大宣人都吃不惯那边的食物,宁愿啃自己带的干粮。
杨岫一一应是,又道:“东家放心,邴绍把先前出关卖瓷器的那支商队的向导给挖了过来,咱们此番出关,比起别的商队,更知道行情些,知道哪些部落小国开什么样的价,保管是高价卖了第一个回关内的。”
邴绍一贯是个话少只埋头做事的,杨岫不说,姜言意都不知他暗戳戳把人家商队的向导给弄过来了。
她笑道:“这个月给邴绍涨月钱。”
邴绍忙道:“都是东家有先见之明,那支商队囤积了大量瓷器,现在瓷窑由官府监管,改了徽印,出关的瓷器得有通关文书,那支商队办了文书,手上的瓷器却又和文书上要出关的瓷器不同,货物运不出去,卖不掉就只能赔在手里,底下的人跑了大半,我才把他们的向导挖过来了。”
姜言意说:“是你的功劳就别推脱,哪有人跟钱过意不去的。”
邴绍『摸』『摸』后脑勺,憨笑着没说话。
商队运送瓷器出关后,姜言意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
只不过辣椒地还没着落,姜言意自己去郊外看过几回,都没找到适宜种植辣椒的地。
适逢陈娘子进城赶集,给姜言意送了满满一筐冬笋过来,听闻姜言意想在乡下买地,问清需求后,回头就给姜言意择了几块沃地。
姜言意亲自去看,发现土壤当真是难得肥沃。
她买下地,以后正缺人手帮忙打理辣椒,而陈娘子夫『妇』为了方便照顾家中二老,只有陈大郎一人下地耕种,陈娘子在家中一边织布做衣裳补贴家用,一边服侍老人,但每逢看病抓『药』,还是拮据得紧。
姜言意便请陈娘子夫『妇』以后帮她管理辣椒地,她支付酬金。
她付的酬金自是远高于市价,一是还陈娘子的人情,二是辣椒本就金贵,雇佣陌生农户姜言意也不放心,她还是比较信得过陈娘子夫『妇』的人品。
***
盘算了一个新年的事都一件件有了眉目,如意楼和面坊的生意依旧火热,商会的富商们一个个旁敲侧击开始试探姜言意有没有拉人入股的打算。
姜言意自是希望把生意越做越大的,只不过人多了,管理和制度也得跟上,不然她卖的火锅,在西州城是火锅,卖到别的西方还不知成了什么样,生意要想做大,肯定得做出口碑来。
加盟的事情没谈妥,姜言意跟个陀螺似的忙了这么久,也想先歇几天,便晾着一直试图跟她讨价还价的的富商们了。
大抵是这些天太累,过年期间又顿顿大鱼大肉的吃,姜言意现在看到肉食就腻味,吃什么都没胃口。
郭大婶看着姜言意喝了几口就放到一旁小几上的莲子羹,又见她精神不太好,不免心疼她:“东家,生意上的事您不必太过劳神,当心自个儿身子才是要紧的。”
姜言意瘫在铺了羊『毛』毯的摇椅上,肩头趴着一只日渐圆润的胖橘,有气无力道:“婶子,我想吃臭豆腐。”
姜言意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突然就怀念起以前家门口那条小吃街来,她家旁边就是一所中学,摆摊卖零食的小贩就没缺席过。
春有阿婆用艾草汁拌着糯米粉做出清香软糯的青团,夏有推着三轮车的大叔卖凉拌粉皮,秋有用梧桐叶或包谷叶裹着玉米面蒸出的玉米粑粑,冬有满街飘香的烤红薯……
一年四季都有卖的莫过于油炸土豆和百吃不腻的臭豆腐。
“臭豆腐?”郭大婶愣了愣,“城西那边倒是有人卖,我让蒹葭去给你买些回来?”
姜言意点了点头,整个人都蔫蔫的,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来。
她倒是会做臭豆腐,但卤豆腐的卤料得十五天才能做出来,实在是麻烦。
霍蒹葭脚程很快,买了臭豆腐一路跑回来,姜言意吃的时候臭豆腐都还有些烫嘴。
但她只吃了一块就放下了。
豆腐没卤好,油炸时炸得太过了,外壳不是脆,而是有些硬,还没淋注入灵魂的汤汁。
郭大婶见姜言意食欲不振,伸手探了探姜言意的前额,惊道:“东家,您八成是病了,发着低烧呢。”
姜言意还以为自己是太累了,郭大婶这么一说,她也伸手『摸』了『摸』自己额头,“不烫啊。”
郭大婶说:“您手可比您额头还烫呢,得,我给您请个大夫去!”
大夫来把脉后,最终确定姜言意是劳累过度加上感染了风寒,姜言意知道封朔忙,特地嘱咐了郭大婶不许告诉封朔自己病了的事。
她喝了『药』蒙头睡去,许是一直惦记着臭豆腐,做梦都梦到了自己在吃臭豆腐。
只不过这个臭豆腐比她白天吃到的还差劲儿,不仅咬不动,咬开了里面的汤汁还一股『药』味。
“姜言意,你把汤匙给我松开。”
『迷』『迷』糊糊中,姜言意好像听到了封朔的声音。
她嗫嚅了一下,本来打算叫封朔名字的,怎料张口叫的却是:“臭豆腐……”
封朔坐在床边,看着皱着鼻子委屈巴巴要臭豆腐的某人,好笑之余又有些心疼,他趁着姜言意开口说话的间隙把汤匙取了出来,舀起一勺『药』继续给她喂:“先喝『药』,病好了再吃臭豆腐。”
姜言意闻到『药』味五官就皱成一团,躲开不肯张嘴。
封朔也是头一回给人喂『药』,没甚经验,想了想,伸手捏住了姜言意鼻子,再把汤匙往她嘴边送。
结果姜言意呼吸不畅,硬生生给憋醒了。
睁眼后看到封朔还捏着她鼻子,二人大眼瞪小眼了片刻,姜言意才才瓮声瓮气问:“你干嘛?”
因为低烧,她嗓子有些哑,脸上原本白皙的肤『色』也被蒸得一片霞红,刚醒来眼中一片氤氲,毫无防备又很好欺负的样子。
封朔收回手,视线从她脸上移开,眼神微深,说:“喂你喝『药』。”
姜言意『揉』『揉』被捏疼的鼻尖,眼神里控诉的意味很明显:“哪有你这样喂的?”
“本王又没服侍过人,你闻到『药』味就躲,本王只能出此下策了。”他这般解释。
姜言意心里舒坦了一点,脑袋昏昏沉沉的,半坐起来,接过他手里剩下的大半碗『药』,一仰脖喝下去,苦得鼻子眼睛都皱作一团。
封朔问她:“苦吗?”
姜言意皱巴着脸点头。
封朔一手撑在她枕侧,一手托住她下颚,低头吻了上去。
姜言意的唇很烫,他唇上微凉,只不过很快也烫了起来。
结束时他呼吸不太稳,指腹摩挲着她白里透粉的脸颊,说:“好苦。”
窗外夜幕深沉,街上传来梆子声。
姜言意因为这个吻有点缺氧,脑子不太清醒,一听他说苦,仰头又回吻了回去。
后面就有点失控了。
第二天姜言意风寒倒是好了,但在家中都围了厚厚的兔『毛』围脖,郭大婶当她是怕冷,只有姜言意知道自己个儿脖子没法见人。
抄写账本时都时不时又『揉』『揉』手腕,实在是酸疼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