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前右侧的花卉池,早在永贞初时,就改成了田池,皇帝亲自下地劳作、收获,亲力亲为,时刻警醒自身,爱惜民力,勿复太宗先简后奢之事。 太子长大后,便是父子两人共同下田,农忙的时候,皇帝常常在田池,一边劳作,一边听奏,然后口述旨意,让中书舍人草诏。 今儿,李守义也是在田池中接见杜从约、马寿方。人家三番两次,明里暗里的进谏,李守义再装糊涂,好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放下挽起的袖子,李守义喝了一大碗拔凉的井水,舒服的呻吟一声,然后便招呼二臣一同享用,吴寒切的井水镇的寒瓜。 “马卿,你所上书之事,于朕而言,可许,可不许!”
“至于名声,千秋万代之后,人们只会记得朕为这个国家宵衣旰食,在战场上卧雪爬冰。”
“况且,在历代帝王中,朕自诩品性还算端正,二十年如一日,卿等是不是对朕的要求太高了。”
是的,坏人做一件好事就是浪子回头,好人做一件坏事就是自甘堕落。要是南北朝的那些奇葩皇帝,能有李守义三分勤勉,就得被他们夸上天。 可李守义做的越是好,臣工们对他的要求就越高,就差把他捧成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泥塑菩萨了。 是,他承认,那些犯官的确没胆子与武攸绪勾结背反朝廷,他们只是人品低劣,私德有亏,平时又善于伪装的伪君子。 就像马寿方所说,他们就是自己修的不够,被武攸绪玩了,很多人被捕时,还浑浑噩噩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入了人家布好的口袋。 这些人,拿着李家的俸禄,吃着老百姓的粮,人前官老爷,受尽恭维,人后自私自利,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又没干过什么利国利民之事,李守义为什么要为他们的愚蠢买单呢? 七天前,李守义板做朝廷命官,与坊官一道,提着一些礼物,去安抚几家受萧德祸害的百姓。 其中一家,有个失去了孙女,哭瞎了眼的小老头,他拒绝了坊官的抚慰,反而用嘶哑的嗓音告诉李守义等人。 拿着这些布匹、铜钱去供养那些狗官,供养三宫六院,供养皇帝陛下,供养大唐朝万万年。他们这些小民百姓,斗不过官官相护,斗不过和光同尘,活成什么样都是命! 老汉的话,可是刺激到了李守义,让他面红耳赤的,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一直以来,他施政的方针,都是以惠民为基,宁可朝廷吃亏,也不让百姓受累。 二十一年的温和施政,朝廷的威望,李守义的脸面,都因为这些人浮于事的蛀虫给毁了。就像这田池的苗圃,辛苦耕耘,浇水、施肥,结果被践踏了,耕田者是何心情。 “马卿,你是个明事理的官!换位思考,你若是朕,这么好的田让人糟践了,你会宽恕他们?”
是的,马寿方不得不承认,帝国就是皇帝的田亩,百姓就是禾苗。那些犯官虽然不是武攸绪那样一门心思与朝廷作对,是大逆不道之罪。 但他们的小罪,败坏了皇帝的名声,损伤了朝廷的威信,甚至还让帝国失去了一些民心。他们的肆意凌虐不仅会带坏清正的风气,更会让更多百姓以为官就是这样的。 犯官家眷有马寿方帮着求情,那人微言轻,受委屈去只能自认命运不济的百姓,受到迫害之时又该向何人伸冤呢? 皇帝的这个问题,马寿方没法回答,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有一点,他听出来了,皇帝在泄愤,在拿犯官扎筏子,在用他们的人头泄愤。 这是不对的!不是说杀人这事对不对,而是皇帝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对,决绝不了官员自甘堕落,也不能挽回民心,更伤了皇帝的仁德之名。 哦,李守义饶有兴趣的问马寿方:“卿有何高见?”
马寿方的意见很简单,有罪论罪,绝不肆意加刑,按照朝廷的律法执行。不管皇帝有多恨他们,只要皇帝带头遵法,那天下人自然以唐律为准绳。 皇帝是天下人的表率,若以喜怒而忘理智,肆意加刑,破坏国家律法,大唐永远不可能真正走到“法治人,人论理”的时代。 马寿方明白,马上天子以杀戮定鼎天下,脾气火爆,对这样的帝王来说,制怒是最重要的。太宗皇帝就曾因为没法克制己怒,所以加刑杀了官员,幡然悔悟后才下旨,死刑勾决必须复议。 在马寿方看来,皇帝比太宗皇帝更优秀,重人伦,宽待宗室,甚至连泽许二王那样的不肖藩王都没有杀,也容纳了赞婆、弓仁等宿敌,足见其心胸之宽广。 雄视万国,俯视众生的帝王,何必在乎这些蚂蚁呢!总而言之,有唐律量刑,皇帝没必要如此的事必躬亲。 呵呵,放下寒瓜,擦了擦手,李守义对杜从约笑道:“莱国公,瞧见没有,马卿这是叫朕放权呢!”
从来没有人敢跟李守义说过这样的话,因为他们清楚皇帝的脾气。显而易见马寿方也是清楚的,与其他言官不同是,他更注意方式方法,说话也不死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而杜从约也是笑着回道:“陛下,大唐太大了,官员体系又怎么庞大,难免会又几个臭虫。”
“既然律法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
与其说杜从约这些年是在朝为官,不如说他就是在陪伴李守义,作为皇帝母族,唯一剩下的亲人,他的存在,对李守义有着特殊意义的。 一边是良臣锲而不舍的劝谏,另一边是亲娘舅的苦口婆心,再不虚心纳谏,似乎就不合情理了! 頟首点头,李守义淡淡道:“朕可以给他们一个公道,让百骑把人交给三法司,按律执行。”
“但要由你出任主审官,还苦主一个公道。结案后,朕要你将此案的始末一五一十的写下来,刊印分发各州,让官员们引以为戒。”
马寿方拱了拱手,赞了一声吾皇圣明烛照,随即向李守义保证,一定公平公正的处理。而且,他对这本《官场陋行记》非常的感兴趣。 “好,一个案子,换一本警世之术,这笔买卖,朕看着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