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锦唐梦 > 第三百零三章 不义之财,有益之处

第三百零三章 不义之财,有益之处(1 / 1)

佛门之事,处置的非常快!除了北派领袖-合兴带着一些内门子弟隐匿江湖外,其余的都按朝廷的政策,一步步的安置当中。  佛门各寺庙的财帛也源源不断的送入国库,户部尚书-卢鸿一,见谁都乐呵呵的。是啊,手里有粮,心也不用慌了。  可这钱到手还没热乎,各地的还没有运输完,皇帝就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欲取出一部,用于教育,做到真正的有教无类。  臣工都不明白圣人这个“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左仆射-梁国公-狄仁杰,是这样解释的:现今的官学不仅少,而且制度甚为简陋,根本无法普及惠民。  “圣人的意思是,在全国的每一个县设立幼学,州设立中学,施行免费就学,发放补贴的学制,让每一个愿意求学的子弟,无后顾之忧。”

“六岁入学,十岁幼学毕业;十岁进入中学再学三年,可以根据考试,分选入国子监及骊山军事学院,或回乡担任老师。”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钱本来就是不义之财,现在朝廷收回来了,自然要到有益之处。用于百姓,用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自然是有益之举。  可臣工们因为花费的巨大,又没有那么多老师,更损害贵族的利益,所以都支支吾吾。  李守义见状也不恼怒,只是看向秘书监颜元孙,开口道:“颜卿,你出身琅琊颜氏,是颜子的第三十八代孙。朕问你,可知饮水思源为何意?”

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们中既又孟懿子这样贵族出身的,也有颜回这样的大盗。要说历朝历代做的好的,真正坚持下来的,也只有孔子。  要是没有孔夫子的有教无类,颜回这个盗贼,很有可能就被官府砍头了,也没有了今天的琅琊颜氏这千年文华之家。  颜家清流世家,隋唐以来倍受两朝帝室信用,委以史书之重任。自己因“有教无类”脱离苦海成为先富者,难道就不愿意带动后来人么?  臊的满脸通红的颜元孙,拱手羞愧回道:“臣,臣有私心,忘了圣贤的教诲,枉读了那么多圣贤之言,臣羞愧难当。”

人皆有私心,李守义也一样,他做这些也不仅是爱民,更是为了李唐的社稷。皆是私心,他为什么要怪罪颜元孙呢!  虚抚了他一下,李守义又给殿中臣工讲了一个小案例。蓝田县的不良帅-何敬,专司缉贼捕盗,很是敬业,年年评优,蓝田令甚至行文京兆府,举荐他升职。  可这人啊,就是经不住夸,就再他升职的命令下达的前一天,京兆府的一个在押的惯偷举报了他。举报他贪渎受贿,数目巨大。  有举证自然要查的,这一查不得了,他贪渎的数目,远远不止千贯,竟然高达五千贯。  是不是赶到很奇怪,一个小小的不良帅,甚至都算不得官吏,谁会向他行贿呢?向他行贿能办成什么事?  唐律对偷盗有明确的界定,根据偷盗数量,是否伤人,从打板子,蹲监禁,到流放、砍头不止。  可这惯偷整整偷了五年,小到几个铜板,大到首饰玉佩,数目累及千贯,却次次都是监禁,京兆府的监牢,都成他第二个家了。  “人之初,性本善!所谓好人坏人,都是靠人去引导。”

“朝廷之所以设立律法,目的并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循循教导,让人们知道守法的重要性。”

可何敬挺有意思,他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家之路。他第一次抓到那惯偷时,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确立了贼怕兵的优势。  然后,以官身一而再,再而三抓这个小偷,却没有像第一次那么严厉,反而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再三施恩给那惯偷。  久而久之,他们成为朋友。惯偷为生计,不得不行窃,但难免被官差抓到,这份活计要干下去,衙门里得有人啊!  所以,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何敬。主动提出以三成利益交易,蓝田县隶属京畿,地盘不小了,成年累月的钱,那是多少啊!  而何敬表面上拒绝了,申明了他的立场和朝廷的律法,但却在送其出门时表示,看在朋友的面上,他会网开一面。  那惯偷常年混迹市井,那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笑呵呵的与何敬告别。而自那以后,便肆无忌惮的做了起来,每次出狱也会将近期所获的三成利润,送到何府。  慢慢地惯偷不满足自身所获,开始招收扒手,而何敬为了给他腾出市场,也玩命的打击着市面的贼人,直至惯偷一家独大。二人皆是名利双收,皆大欢喜。  有了钱,何敬就想要点别的,特意是自尊,他迫切的希望摆脱不良人这低贱的职位,在官场混一个正经位置,出门能让人瞧得起,不必低人一等。  可他也清楚,他见不得人的事太多了,便假借洗白,与何敬共入官场,同享受富贵为由,哄骗他把那些碍事的扒手统统捕获。  以他们的家小为挟,迫使他们把做过的案子,都拦在自己头上,让其等担上流放的罪名,把他俩摘出来!  就在那惯偷美滋滋的作梦,以为可以跟着何敬混入官场时,等来的却是京兆府的差役。这才醒悟,人家过河拆桥了,在当官的眼中,什么情义都是假的,所以才在狱中检举了他。  惯偷的话,谁会信啊,即便说了寻查的御史也会因为他厚厚的卷宗,选择无视。除了等着被送入秋牢,等着迎头一刀,没有任何余地。何敬是这么想的,自然也没必要杀人灭口。  可没想到,张柬之有寻常牢狱的习惯,所以大好前程没了,人也得进监牢蹲着,等着大理寺裁判。  “说这个故事,不是要警示诸卿什么小官大贪。而是说这惯偷,若有良人劝告,是否会摒弃恶习,弃恶向善呢?”

“教育之事任重道远,不抓行吗?朕以为,必须要抓,而且要从娃娃抓起!”

皇帝都这么说了,诸臣工还能说什么。但他们希望,就像永贞新政那样,先在关中试行。取得成绩,再向全国推广。  “好啊,诸卿老成谋国,朕心甚慰!”

,话毕,李守义宣布散朝,但却出声把韦晋留了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墨唐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伺狼喂虎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民国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