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宿州(1 / 1)

第二大城,极度繁华。宿州地处汴河与泗水的连接处,东西城门皆是水门,分别叫“望淮门”和“连汴门”,所以宿州又有“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的说法。这座城不仅起到连接南北的经济作用,在军事战略中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站在船头,望着青砖古城墙,沈易安久久无法平静。靖康耻时,汴梁被攻下后顺着汴河而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宿州,因此他即将见识的繁华,二十五年后终究还是化为乌有;后因为黄河改道,当时世界第一座木拱桥“埇桥”也一直沉睡在宿州大地之下,即便在他前世科技那么发达的时代,也没能让这座桥重见天日。船队从西水门“连汴门”徐徐驶进城内,夹岸的房舍就密密麻麻呈现在眼前。这里俨然就是另一个汴梁,只不过房舍更密集些,沿岸的随杨柳没打理的那么优美,桥梁没及时粉刷,基建稍差些。沈易安与宋岩圭同立船头道:“恐怕要在这儿多留几日。”

宋岩圭抿嘴笑道:“沈老弟,别看我读书不多,为了西园一聚,也特意了解过一些事,比如苏大学士上书参宿州知州修城墙一事,也是有所耳闻。”

沈易安呵呵笑了下。人无完人,苏东坡此举的确不是大义之事,因他喜欢出产玉石的灵璧县,硬是写了《乞罢宿州修城状》,参了当时打算修建宿州城墙的知州周佚一本,导致宿州到底没把城墙修上,反而旁边的灵璧受益。通过眼前的熙熙攘攘的一幕,沈易安已经可以判断苏东坡当时所言确有欠缺。虽然大宋中原已经许久无战事,但像修城墙这样的基础建设,是绝对不能随意决定的,作为地理要道、人口密集的宿州本就该优先于灵璧。沈易安依稀记得,当年有个同学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宿州的历史。其中他记得尤为清楚的就是宋朝时期,宿州民风彪悍常有贼寇出没且多灾,而历任知州都很有作为,在打击贼寇和救济百姓上都得到极大的赞赏,一度成为宿州百姓为人称道的美谈,苏颂就曾经在这里任知州。而如今宿州知州不是别人,正是已故宰相、拒绝割地的忠臣韩国公富弼的儿子——富绍庭。富弼一生清廉,辅佐四帝,被称为“王佐之才”,然而他和晏殊女儿的孩子富绍庭就不那么尽人意。富绍庭没有过人才能,各方面都没有继承老爹的优良基因,因此富弼还曾为他找过关系走过后门,留下一张被后世竞相收藏、被称作《儿子贴》的一封私信,内容仅有四十四字,在后世却拍出462万的天价。凭借上学时的恶趣味留下的记忆,沈易安在心中默默回忆:“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这张纸条是要“阅后即焚”的,但因墨宝珍贵,就一直流传了千年,不得不说也是富弼留下的一笔财富。然而,富绍庭此时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沈易安还记得同学那篇论文还有一句不知从哪引来有关富绍庭的话:字德先,弼子。历宗正丞、提举三门白波辇运、通判绛州。建中靖国初,擢祠部员外郎,旋出知宿州,卒。旋……卒。短短几个字,道出了速度之快,沈易安想起萧顾氏赠送的医药箱,也许能派上用途。船队进入码头,宋岩圭要去忙活他的生意,也顾不上手臂的伤,船一靠岸就迫不及待地下船。沈易安自然要去逛一逛这座大都市,一行人刚一落地,就见宋岩圭面带尴尬笑容地过来。他凑近沈易安轻声道:“沈老板,我在宿州的生意着实不小,这里虽然不比明州有港口,却是内陆与海运的交接之地,不瞒你说,我此处的店铺商行甚至比明州……呵呵,你懂的。”

沈易安蹙眉:“对你来讲这是好事。说好了明州以外的买卖还归你自己,与我说这些为何?”

“还不是怕……胃口太大……”“我不会惦记的,你大可放心。”

“我知道,只不过不知道那位……童使他会不会惦记。”

“有什么明说吧。”

“咳,老弟爽快。我是想把我要带去明州的货物也都卸在这里。”

“哈哈哈,这点小心思啊。那就如你所言好了。”

“可我担心童使那边。”

“放心吧,我给你兜着。”

“我需要时间。”

“这个你更加不必担忧了,此处民风彪悍……额,人杰地灵,又赶上端午节,怎么也要多停留几日。你如果能帮童使寻找些奇石美玉之类,许下个足够你用的时间,那还成问题吗?童使的身份你又不是不知。”

“那……”宋岩圭满脸堆笑:“那就仰仗沈老弟了,只要老弟不在此随意打赏,吃喝玩乐还是全算在我身上。”

沈易安一挥手:“那倒不用,想必你在此地也有些实力,如果我需要帮忙时,你多出些人力物力即可。”

“好说好说,我这几日就在旁边的宋氏商行,随时来寻我。对了,我已经备下三匹好马给沈老弟用,还有听仙楼最好的客房。”

宋岩圭一瘸一拐地离开,指挥着扛夫卸船,那边沈勇已经将马套在马车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乱世武夫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父皇,请退位 超品姑爷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