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娇很快查清了那些谣言的来源,是从附近一家茶馆里散播出来的。
她进茶馆的时候,说书先生还在兴致勃勃地说着八卦,底下一群听评书的人竖着耳朵听得认真。
她付二两银子,点一壶热茶,寻了个雅致的位置坐下。
很快地,她就听到了关于自己的八卦,还是新鲜的,是昨晚上她砍人手指的事,被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
闻言,底下人一阵惊讶,有敬佩她胆识的,也有说她狠毒的,不管怎么样,她这砍人手指的名声传出去了,这镇上没有人敢登门向她提亲了。
林娇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杯盏,不甚在意地轻笑一声,这事倒是真的,她敢做就不怕人说!
说书先生说完这件事,紧接着讲云客来老板娘被人退亲的事,本来这事连着说了好几天,听客们都听腻了。
但说书先生不知哪来的灵感,把这事和她砍人手指联系起来,添油加醋地说她被退亲就是因为性子太凶残了,才被人退亲。
听客们倒是被勾起几分好奇,信了几分,甚至还有人附和说书先生,说这样的女子娶回去也是个祸害,麻烦事一堆。
林娇挑起帘子淡淡地扫过去,这些人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听风就是雨的家伙,她并不放在心上。
她的视线被不远处的两个人影吸引,一个丫鬟打扮的人正拿着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给这里的掌柜的。
这个丫鬟她认识,牡丹的贴身丫鬟——秋月,秋月眉梢带了一抹得意,把东西交给掌柜的后,低声耳语一番,掌柜的笑呵呵地点头。
林娇锐利的眸子盯着二人看了一会,募地唇角勾了勾,这一趟真没白来,她抓到这件事背后的主使了。
她的舌尖轻碾,吐出一个名字——牡丹。
牡丹敢捣鬼败坏她的名声,那她就对她不客气了!
林娇知道背后捣鬼的人是谁后,不急着走,给自己斟了一壶茶,浅啜了一口茶,悠哉地听着评书。
楼下关于她泼妇、不讲理、残忍的长篇大论终于讲完,说书人开始讲最近发生的大事,这也是最能吸引听客的事。
木板在长案下猛地落下,啪地一声响,听客的思绪从杂事上回神。
说书先生中气十足的声音娓娓响起,“近日,京师发生了一件大事,晋王……回京了!”
闻言,听客们倒吸一口冷气,惊愕不已。
晋王?!
那个残忍绝情的冷面阎王??
他不是早在半年前就死了吗?
林娇正嗑着瓜子,突然察觉楼下异常安静,她疑惑地眨了眨眼眸,怎么不说了?
过了很长一阵子听客们才从这个爆炸性消息上回过神,小声议论起来。
“真的假的?靖王不是说晋王的尸首被找到了吗?晋王怎么还会活着回来?”
“最近府城有大动作,会不会就是和这事有关?”
“晋王这时候回京做什么?不会要和靖王争夺储君之位吧。”
“靖王殿下任何宽厚,礼贤下士,他的地位任何人都撼动不了。”
……
众说纷纭,林娇听得云里雾里,找来小二问了一下,小二才隐晦地告诉他一些关于晋王的消息。
要说这位大梁晋王,那可真是位神奇的人物,说起来令人敬佩又胆寒。
庆熙三年,大梁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时,与大梁相邻的北燕突然向大梁发起猛烈进攻,北燕主帅虎贲率80万大军攻打大梁雁门关。
大梁兵力不足,无法与强大的北燕对抗,战败的消息频频传来,朝廷上下焦头烂额。
就在这时,庆熙帝不知中了什么邪,竟任命一十五岁小少年为将,封振边大将军,率三军抵抗北燕大军来袭。
一重朝臣觉得皇帝荒唐,让一不到弱冠之年的少年为将,这不是闹着玩吗?
庆熙帝一意孤行,驳回了一批又一批奏折,执意立少年为将。
少年率将印奔赴雁门关,三月后,大败八十万燕军,此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晋王,因雁门关与北燕一战,扬名天下,受封晋王。
林娇听到这儿,寻思这位晋王真是位传奇人物,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千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但是百姓为什么怕他呢,不应该是爱戴他吗?
林娇心中疑惑,就问了出来。
小二眼神闪了闪,很是不愿提及此事。
林娇摸出一块碎银子,“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这块银子就是你的了。”
小二盯着那块碎银子,眼睛亮了亮,一咬牙就将那些听到的事说了出来。
他是用极小极小的声音说的,说的很快,林娇还是听明白了。
大梁百姓们怕这位晋王还真是有原因的!
与北燕那一战,大梁兵士多老弱病残,而北燕全是精兵良将,数量又是大梁兵士的近三倍,我们大梁基本不可能战胜北燕。
据说晋王之所以能胜,是他派人将对面兵士、将领的亲眷绑来。
当着北燕敌军的面,令兵士活剐这些人,这些人有不满三岁的孩童,有年迈的老人,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
北燕军士、将领有人不想眼睁睁看着亲人被活剐,当即弃甲投降,北燕大军军心混乱,晋王率军一举破之。
此战是胜利了,但晋王心狠手辣的恶名也被人传了出来。
此时大梁赢得胜利,百姓重获新生,百姓们虽对于晋王这一做法褒贬不一,但心中还是为晋王能赢而喜悦的。
但晋王更令人胆寒和畏惧的还是后面发生的事,原来这晋王并非无名小卒,他是当今皇帝庆熙帝的侄子,靖王萧琥的次子——萧承。
萧承因母亲身份低微的缘故,不得萧琥的重视,一直籍籍无名,直到他大败燕军扬名天下,才得以被封晋王。
在他被封晋王次年后,他做了一件令朝野上下震惊的事——弑父萧琥。
在这个时代,弑父是不能为世人所容的,所以朝堂重臣都强烈要求将他处死以示天下,但是庆熙帝力排众议,仍旧重用他。
甚至庆熙帝还有意立他为储君,让他继承大统。
但百姓和朝臣们对这位少年英豪那是又畏又惧,生怕他当了皇帝让天下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