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五更。
朝臣们聚集大庆殿外,只等角门一开,就要进宫探望官家。
连日来,因为皇帝病重,大臣们几乎每天都要进去探望。
就在昨日,经过艾灸、服了朱砂丹药的赵煦,病情貌似稳定了,还要加冠服,被大臣们阻止了。
本以为皇帝能渐渐好转,可就在不久前,几位相公得到御药院的消息:医官先后四次诊脉,官家的脉象越发微弱,且盗汗不止。
于是,众臣一大早就等在宫门外。
时辰一到,大家早已等不及了,催促着开门。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告知众人:
太后在福宁殿东阶等候诸位相公。
以章惇为首的朝臣们心里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好消息!
大部分人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不多时,果然得到了验证。
向太后面带悲切地宣布:官家刚刚龙驭宾天!
尽管早有预料,但大多数人仍旧对这个消息难以接受。
国无储君,难道又要开启一次朝争了吗?
向太后哭泣片刻,强打精神主持大局:
“大宋不幸,官家早逝却无子。国不可一日无主,你们都是先帝肱股之臣,请诸位相公拿个主意吧!”
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想过这个问题。
范围也很清楚,就是现存的五位皇子。
但实话实说,确实没有哪位皇子出挑。
年纪最长的申王更是患有目疾,一国之主总不能是个瞎子吧?
渐渐地,大家都目视章惇。
毕竟他是百官之首,别人此时不宜出言。
章惇思虑片刻已经有了腹案,当仁不让地高声道:
“嫡庶分明,自当立官家同母弟、简王赵似继位!”
却不料向太后立即摇头:“哀家无子,诸王皆是神宗庶子,不应有别!”
章惇顿时知道要有变故,不等向太后继续说话,立即接道:
“那便立长,申王赵佖当继位!”
其实他心里明知道不可能是申王,这么说只是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章惇已经隐约感觉到,向太后否定立简王必有深意,只是现在还没想清楚她的意图。
向太后的反应也不慢,同样很快说道:
“神宗皇帝诸子,申王虽年,缘有目疾。次即端王当立!”
竟是一刻也不容章惇思索,立即抛出了自己的意思。
听到向太后的话,章惇怒目圆睁,再也不顾礼仪,大声道: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几位重臣闻言,大部分人都没什么表示。
但傅斯年的布置又生效了,曾布上前一步,对章惇怒目而视:
“章惇无礼!何以妄议亲王?”
章惇也不相让:“满朝皆知端王浪荡,怎说是妄议?!”
曾布又回怼,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竟当着众人的面争吵起来。
本就积怨已久,这次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嘈杂声中,向太后拍案大喝:“住口!官家英灵未远,你们在此吵闹,置礼法何处?自古皇位讲究立嫡立长,最后才是立贤,为何?”
“皆因贤德之名争议颇大,容易引起朝堂纷争。你们口口声声说是为江山社稷,莫非掺杂私欲?”
她的情绪十分激动,闪着泪光的双眼,充满怨恨和愤懑。
章惇万万想不到,向太后竟这样坚决。
实话说,章惇真的是一点私心都没有。
章惇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以他稳坐宰相的地位,不说话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未来不管谁继位,都要继续依靠他这位宰相稳定朝政。
即便与未来的皇帝关系不睦,等到一切都理顺的时候,想必他也该致仕了。
但他还是说了,在本就不多的选择中,挑了一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
历史证明章惇是对的,以后的宋徽宗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将哲宗赵煦打下家底挥霍一空。
为何后人都将宋徽宗评价成古今昏君排行榜第一?(注意,他只是昏庸,并不残暴。)
只因为他的开局实在太好了。
如果他的寿命短一点,比如能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挂了,那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就会完全相反。
攻取河湟、终结了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朝争,文治盛极一时,武功更是达到了大宋的顶峰,做到了历代先祖都没做到的事,收取燕云,版图为宋朝之最……
如果时间截止在1124年,那么彼时的宋徽宗同志,完全可以参与北宋时期千古一帝的竞选。
什么,我没听错吧?
这说的是宋徽宗吗?
没错,就是他,可惜差了两年。
1126年,一切如梦幻泡影般破灭,金军南下,好似只轻轻一推,大宋王朝就土崩瓦解。
甚至金国都没想到,居然这么轻易就占据了黄河以北。
然而此时的向太后哪里会预料到这些,在她眼里,现在的赵佶哪哪都是优点。
神情拿捏的恰到好处,眼含泪光地说:
“神宗尝言端王有福寿,又仁孝,不同诸王。既符合礼法,又顺承先帝意愿,如何不能立端王?”
“章相公不尊正礼,又无故诋毁端王,可是有奉立从龙之心?”
曾布准备不足,被向太后一顿抢白说得哑口无言。
有心找找帮手,回头目视在场众人,却没有一个说话。
此刻在场的重臣除他以外,还有枢密院使曾布、尚书左丞蔡卞、中书侍郎许将等人。
曾布已经旗帜鲜明地跟他打擂台,其余人则目视脚尖,一个抬头的没有。
这是都默许了向太后的意思。
此时曾布才想到自己刚才的言语,虽说出自公心,但到底不妥。
看来端王继位已经大势难挡,而自己说出去的这番话,必定会被端王得知。
罢了!看来这官是做到头了!
章惇知道,自己势单力孤,再无力改变结果。
曾布见他不言语,知道今天就算成功了,带头高声道:
“太后所言极是,端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我等愿拥立!”
向太后本想铆足精神与大臣们争辩一番,没想到这才几句话,事情就已经定下来了。
心中畅快,但面上没表露,点头道:“曾枢密这才是老成谋国、以大局为重。既如此,就请三省拟旨吧!待天子大行完毕,即刻册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