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就当瑕阳君带着魏王的授权前往少梁的期间,少梁这边,东梁君则收到了长子王廙从齐国派人送来的书信。
看完书信后,东梁君立刻就派人将李郃请到了少梁城。
对此李郃心中也是直犯嘀咕,毕竟在他看来,王廙出使齐国、劝说齐国借给他少梁,按理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难道真出现了什么变故?
怀着心中的惊疑,李郃匆匆赶到少梁城,在见到东梁君后,惊疑问道:“东梁君,难道齐国拒绝了我少梁的借贷?”
“不,齐国同意了。”东梁君摇摇头说道:“在田忌的相助下,齐王答应向我少梁出借三千万齐刀。”
这里所说的齐刀,指的是齐国刀币,它在齐国的购买力相当强,大概三到四枚齐刀就能购买一石米,对比秦国几十枚圜钱才能购买一石米,一枚齐刀至少抵得上十一、二枚秦国铜钱。八壹中文網
而三千万齐刀,就差不多相当于七百万石至一千万石粮食的价值。
纵然李郃也知道齐国的殷富,听到这事也不禁暗暗心惊,毕竟这已经抵得上他少梁四五年的粮食收成了,甚至还要多。
什么?这不算多?
别忘了,这只是齐国‘尝试性’地首次投资少梁,倘若日后一两年齐国证实少梁确实值得投资,介时齐国的借贷力度相信远不止三千万齐刀。
而反过来说,哪怕只是尝试性地投资少梁,齐国也一口气借出了三千万齐刀,可谓是财大气粗。
‘富齐’之说,名不虚传。
当然,既然是借贷,那就需要偿还,齐国在这方面给的期限是十年,也算是中规中矩,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紧。
“这不是谈成了么?”
李郃不解地看向东梁君,不明白东梁君为何将他请到少梁城来。
难道就是为了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派人知会一声不好么?他李郃每日也是很忙的。
见李郃满脸不解,东梁君取出儿子王廙的书信递给了他:“你自己看吧。”
李郃接过书信看了一遍,这才明白东梁君请来前来的用意。
据王廙在信中所属,他准备按照先前商议的那样,用三千万齐刀购买齐国的盐和米,然后委托齐国的商贾帮忙运至少梁。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这群齐国商贾辛辛苦苦花三个月从齐国运物资到少梁,总要在少梁再买些什么东西运回齐国吧?总不能让那些齐国商贾空车回齐国吧?
而少梁,有什么值得这些齐国商贾大批量购置的特产呢?
别说东梁君当时懵了,连忙请来李郃商议此事,李郃也懵住了。
少梁的特产……
他少梁有什么特产?
鱼?
他少梁位居大河一侧,以往鱼倒是挺多,可问题是,目前少梁依旧缺肉食,主要还是拿鱼当主菜——自己吃不够,还要售卖至齐国?
再者,虽说从他少梁出发,沿大河顺流而下,至齐国也不过一月左右,但活鱼能保鲜一个月么?
抹上盐当腌鱼卖?
更要紧的是,人齐国位于海滨之侧,人家也有鱼啊——难道河鲜就比海鲜美味?
要不然,卖弩?
先不说齐国要不要少梁目前大批量打造的‘低质量版韩弩’,秦国向他少梁下单的五万把弩,他少梁才只交付了两万多把,预期还要一年多才能完成,哪有空闲再造弩卖向齐国?
陶瓷?
丝绸?
茶叶?
铜器?
漆器?
一瞬间,李郃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但很快他就遗憾地发现,这些东西他少梁都没有,就算能造也远远比不上其他国家。
硬要说他少梁有什么特产,那就是水泥跟砖头,水泥且不说,他少梁研发改良了好几种耐冷、耐热、防水的砖头,质量相当过硬,可问题是总不能卖砖头给齐国吧?
这还不被齐人笑死?
“酒!”
在否决了无数种想法后,李郃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实际的。
没错,酿酒卖给齐国。
当下各国的酿酒技术,在李郃看来无疑是相当落后的,纯度低、口味差,酒糟混杂,酒水十分浑,喝前还得煮沸,否则就容易拉肚子,可谓是又难喝又麻烦,这也是李郃不怎么喜欢喝酒的原因。
但倘若他能采用蒸馏的方式来酿一批酒,相信定能成为他少梁的特产,风靡天下。
“你有把握么?”
东梁君狐疑地看着李郃,毕竟他从没听说李郃懂得酿酒。
李郃含糊其辞地说道:“昔日我曾听说有一秘方,不妨拿来试试,总不能真卖砖石给齐国吧?”
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东梁君也只能让李郃去尝试:“来得及么?算算日子,齐国的商贾恐怕早已在路上了,倘若一切顺利,最迟十一月就能将那些粮食运到我少梁。”
“应该……来得及。”
李郃皱着眉头说道,毕竟据他所了解的情况,生料酿酒差不多也只需一个月左右,熟料更快,而目前距十一月尚还有近三个月,理论上时间是完全足够的,前提是他能确切摸索出蒸馏酒的酿造方式。
说实话,对此他自己都没什么把握,因此他补了一句:“大不了索性将那些齐国商贾的马车买下,让他们能坐船顺流回到齐国。”
听到这句相当于抖机灵的话,东梁君哭笑不得:这办法倒是能尽量减少那些齐国商贾回程的损失,问题是他少梁‘无特产’的坏名声也难免因此传开,这可不利于他少梁吸引天下的商贾。
“也只能这样了。”东梁君无奈地点了点头。
鉴于事情紧急,李郃在告别东梁君后并未前往内宫去见梁姬,急急匆匆就返回了旧梁。
回到少梁后,他将狐老、狐费父子、田氏父子、王氏父子都请到了邑邸内,又请了墨践等几位墨家的干部,连农家的许行、陈相师徒都请来了,共同商议酿酒之事。
待李郃将事情经过告知众人,随即正色说道:“……此次齐国商贾前赴我少梁,对于我少梁发展商业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少梁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农家的许行不以为然,但又不好质疑李郃的决定,用他一口南方口音犹豫说道:“子梁大夫,过于看重商事并非好事,商人不事生产,只是将货物运来运气,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若不禁止这种行为,人人效仿,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地种地?”
不止许行、陈相师徒,事实上墨家对商事也不怎么感兴趣。
即使是李郃,他无法扭转这些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只能拿齐国举例说道:“重商,并不意味着贱农,农商并重的齐国就是例子,他是因为农事才变得如此富有么?并不是。……况且我只是主张‘利商’,以此吸引天下商贾纷聚,借这些商贾之力,使我少梁能与天下各国、各地,互通有无,这并不会影响我少梁的农事。”
见李郃态度坚决,许行、陈相师徒也就不再劝说,毕竟二人对李郃十分感激,也不想惹得这位年轻的大夫不快。
而梁墨的首领墨践,干脆就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按照一贯他与李郃的辩论,最终都是他被李郃用事实说服,他估计这次也不会例外。
总而言之,在李郃的力排众议下,旧梁邑以及墨造局,将蒸馏酿酒一事定为当前最紧要之事。
既然决定下来,那便立即开工。
狐氏负责在城外找合适的地方挖掘酒窖,而田氏与王氏则负责筛选原料,将上好的粮食脱壳后凿碎,而墨造局则赶紧烧制酿酒所需的酒缸。
期间,李郃则按照记忆,将蒸馏酿酒的工艺一步步写在布上,交由几位主要负责人过目。
不得不说,事实上李郃请来的这些人,其实都懂得酿酒,但酿造蒸馏酒却还是头一遭,因此虽然对所谓的蒸馏酒心存疑虑,但也不敢瞎提意见,仔仔细细老老实实按照李郃的酿酒步骤来做。
因为是首次尝试,一群人酿的也不多,总共就只用了十石米,大概能酿三百斤的样子。
然后排杂去霉、上甑、蒸粮、出甑等等一系列的工艺,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半日的工夫差不多就完成了,最后将这些装满酒料的酒缸放置酒窖内,封上酒窖。
成功与否,那就要看过几日开窖了,倘若一切顺利那就皆大欢喜,倘若不顺利,那众人就还得再研究研究,毕竟李郃对酿酒这种事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一个大概。
事实证明,这首批蒸馏酒还是比较顺利的,待五六日后李郃带着众人将酒窖打开,拍开其中一个酒坛的泥封,整个酒窖内便飘起了酒的甜香,当众人忍不住都吸了吸鼻子。
李郃上前看了看,用带来的勺子舀了一口尝了尝,感觉跟他印象中的酒酿差不多,可能是少梁的气候导致发酵的时间还不够,但大致流程应该是没错的。
“来来,都尝尝,都尝尝。”
他笑着招呼众人。
在旁的众人早就心痒难耐,见李郃招呼众人,纷纷围了上来,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尝新酒。
虽说缸内的酒其实还未去除去酒糟,也未沥清,但口感相较曾经的浊酒不知好了多少倍,再加上新奇,众人尝地不亦悦乎。
唯独李郃仍感觉不满足,毕竟在他喝来,这酒的纯度未免太低,别说成年男子,估计像梁姬、狐月那种小丫头就能喝一大碗,还得再改进改进,使这种酒能成为他少梁的特产。
当日,李郃与众人将酒缸内的酒沥清,取其原液装瓶,分别送往各城,赠予东梁君、翟虎、范鹄、司马卓、尹骘乃至皮氏邑的翟章,另外李郃还专程派狐贲取了一瓶前往少梁,赠予梁姬——反正这次的酒也就甜酒的纯度,让十几岁的小丫头尝尝鲜也无不可。
而就在这时,李郃收到了东梁城派人送来的消息——瑕阳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