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二合一)
司马无泽是司马昌的小儿子,因为庶子的身份,将来无法继承父亲的爵位,便想着用读书出人头地。
他在策论中一共提出了农业、工业、商业、军事四个方面。
在农业方面,建议朝廷降低五成赋税,百姓有了更多存余,才有余粮养更多孩子,国家人口才能快速增长。
工业方面,提倡奖励制度,对生产多、有新发明的工匠,给予爵位赏赐。
商业方面,他居然大胆提出,商人本性逐利,都是一群不讲信义之徒。朝廷对这群人,应该加大力度征收商税。
军事方面,提倡废除世袭军制。也就是说老子死了,儿子继承爵位继续当兵。该用募兵制,也就是征召身体素质好、有底子的农民兵,进行军事化训练。每月按军衔大小,给予一定的军饷,获得爵位只能递减世袭,不能凭爵位参军。
不愧是第一名,想法果然超前,见解果然独到。
只不过,还是没能让嬴瑞刮目相看。
前三名所提出来的策论,都是嬴瑞自己能想到的。
书院各位大师,见皇帝脸色不好,不由得菊花一紧。
看来这样子,皇帝肯定对第一届毕业生不满意。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分作两排站好,一起躬身请罪。
“臣等育才无方,还请陛下降罪。”
嬴瑞也没立刻让他们挺起腰来,而是一言不发起身,走向另一张案台,在一堆试卷之中不停翻阅。
良久,终于找到一篇令他满意的策论。
“第七名,李照,策论《论当今郡县制》。”
“自夏禹铸九鼎、定九州,历经殷商、西周、东周,至今吾秦并天下、废分封、行郡县,已过二千余年。”
“学生不才,以浅见绪论而今郡县之制...”
他根据汝阳的贪腐案,在文中提出郡县制的益处和弊端,还有郡县制未来可能发展成什么样的论述。
第一点,郡县制最大的弊端,就是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
从秦国统一天下开始全国实行郡县制证明,正因为有了郡县制,秦始皇当才能实现“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独裁统治局面。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郡县制,才使得天下从百姓到各级官员都得俯首听命于皇帝,严格按照皇帝的意志说话办事。
所谓进退兴废,乾纲独断。赏罚减否,莫测天威。生杀予夺,一言九鼎,而且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即为形象化的描述。
千百年后的君主,都会痴心于这种专权制度,从而使之呈现出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极端的发展趋势。
李照还大胆提出,假如是勤政的明君在位,还可以保证时刻能监视到郡县制还可以正常运行下去。
要是换成懒惰的昏君,可能会对郡县两级的官员有所放松,因为长期按部就班听命办事,郡县官员会习惯性没了自我主见,遇到紧急事情,不会自己想办法第一时间正确处理。
一旦对地方官员放松了,大有可能滋生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
(本章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