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歌李肆 > 第940章 改改改改

第940章 改改改改(1 / 1)

公元前180年,权倾一时的吕后逝世,而企图取刘氏江山的吕氏一族都被剿灭,由于汉惠帝没有子嗣,朝臣们只能在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中选取继位者,最终,性格仁厚的刘恒被选中,拥立为帝,即为汉文帝。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初刘邦平定代地诸侯叛乱后,封他为代王。刘邦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刘邦的宠妃,他的母亲是薄姬,原来是秦末诸侯魏豹的小妾,被刘邦打败后,成为了刘邦的后宫姬妾。刘恒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深受母亲的影响,不惹是生非,低调做人,对权力更是没有抱有任何幻想。代地远离汉朝都城,土地较为贫瘠,经济也比较落后。然而刘恒在治理代地十五年期间,大力发展当地生产,施政宽松,把代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正因为如此,朝臣们拥立他继位,除了他能力出众,性格仁慈之外,他的母亲没有显贵身份,不会有吕后时期的强力的外戚势力也是重要原因。

当刘恒得到自己被拥立为帝的消息时,他并不兴奋,反而很苦恼,他不想成为那个权力的中心。然而作为高祖的儿子,他是有责任让大汉朝重归正轨,所以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这份使命。刘恒到达长安后,并没有急切地登基为帝,他处处小心翼翼,安抚各方,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择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汉文帝继位后,大封平叛诸吕之乱的功臣,恢复了吕后时期被迫害的刘姓诸侯的封地和爵位。他对待朝臣宽容大度,太尉周勃自恃有功,有时候对汉文帝有些骄横,然而汉文帝对此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仍然礼遇有加。汉文帝在巩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后,便开始着手施行自己的治国政策,除了继续沿用高祖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他还进一步实行轻徭薄赋,大肆缩减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对外他征服了南越国,对匈奴继续采用和亲政策,避免战争。他个人极其节俭,为了国家强盛和百姓的富足励精图治,让大汉朝重现生机。八壹中文網

汉文帝开启了盛世,他的继位者汉景帝则延续了盛世,汉景帝继续奉行“与民生息,轻徭薄赋”,在他们两人的努力下共同创造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这是中华文明迈入封建统治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让大汉朝的国力蒸蒸日上,国家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这不正是统一应该给百姓带来的生活吗。然而在一切美好的背后,其实也暗藏祸根,各地诸侯王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他们开始威胁皇权,不听中央号令。汉文帝时期,由于中央政府不够强大,汉文帝只能采取柔和的政策,不干预诸侯国内政,但还是有诸侯王公然反叛,济北王、淮南王相继起兵反叛,但都被镇压了。而到了汉景帝时期,直接爆发了“七国之乱”,郡国制的弊端开始慢慢体现,中央政权遭到了威胁,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这个难题却只能留给后世之君了。

文景之治开创了一个大盛世,保障了大汉朝的长治久安,推动社会发展,顺应历史进程,也为后世打击匈奴,中华民族的崛起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初年,在经过秦朝末期的暴力统治和楚汉之争后,虽然汉高祖刘邦最终获取了胜利,建立起汉朝。

但是这个时候的汉朝百业待兴,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事情时有发生。

刘邦为了改变当时的现状,也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想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让汉朝恢复繁荣发展的景象。

西汉从刘邦开始,就已经在不断地减轻徭役和赋税了。为什么从好高祖开始经历了四代皇帝的发展,却依然没有见到起色呢?

后来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先后继任之后,在之前的基础之上继续采取了减税政策,为什么依然没有促成社会全面发展的局面出现呢?

史书记载的文景之治难道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吗?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1汉初的无为而治

汉朝初年的无为而治有很多的现实境况导致的,从秦朝的灭亡到汉高祖实现大一统,华夏大地狼烟四起,连年征战。

到实现朝代的更迭之后,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耕种的面积都已经到了历史的冰点。募兵和徭役把国家有生力量消耗殆尽,青壮年不是死在战场,就是饿死在兵荒马乱的徭役之中。

汉朝初年只能推出减税,免除徭役等等休养生息的政策来增加百姓的收入,扩大人口增长啊的空间。

这个时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匈奴经常袭击边境,加上一穷二白社会状况,面对匈奴的不断侵略,满目疮痍的汉朝只能采取和亲隐忍的方式处理跟匈奴的关系。时不时地把公主嫁给匈奴的单于,并送去大量的金银珠宝。

尽管是这样也没有让匈奴安危多少年,匈奴的贵族还是时不时地在边境烧杀抢掠。汉高祖之后,皇家的实际的掌权人实际上是太后吕雉。

诛杀少王独揽大权的吕雉,继续推行了无为而治的策略。在成为帝国的实际的掌权人后,专注于权利的她,并没有社会变革的机遇。

直到汉文帝重新掌权,上任之后的汉景帝推行勤俭节约和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让百姓吃上饭,百姓有了余粮,人口也会出现增长,当然这个时候的政策依然是无为而治的政策。

随着这一政策的不断推行,社会的发展其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进入百姓奔富裕的愿景,却是出现了相反的状况。

正如御史大夫晁错在一次奏章中《论贵粟疏》的折子之中描述的那般,百姓依然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大部百姓依然在生命线上挣扎。

02残酷的真相

如果晁错上表皇帝,反馈真实的社会现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复和关注,是皇帝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需要重新的统计和考证的话。

《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中的记载,百姓因为没有地耕种,竟然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和大儒董仲舒数次上书朝廷的内容也是如出一辙。

说明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的确是百姓没有耕种土地,更是没有粮食的现实。

那么当时鼓励耕种,让利于民的政策为什么没有在末端得到落实呢?造成百姓生活在生死边缘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造成这个原因的根源就在于无为而治的国家策略上。由于国家释放了大量的耕种政策,但是他们没有在耕种末端落实上下功夫。

没有人关注这一惠民政策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谁是土地的主人。

在汉朝初年甚至到汉景帝的时候,国家鼓励耕种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在这一政策中土地的分配却是出现了问题。

土地被官僚和乡绅所所拥有,他们把土地以高价租赁给农民,有本钱的农民租赁土地,单单的纳税都超过了五成,这样地主和乡绅成了最大的剥削阶级,不但拿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还用这个免税的政策去剥削百姓。

百姓在耕种过程中,如果是风调雨顺,勉强能够留下供应一家人维持生命的粮食,但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往往是那么的可遇不可求。

有的时候一连数年没有收成,不仅交给土豪乡绅的赋税没有着落,一家人的吃喝都是问题。

吃不上饭的百姓,有的选择了等待来年命运的审判,有的直接开始了乞丐乞讨的生活。更有甚者直接投奔土匪山寨,落草为寇。

这些不争的社会现实一直没有得到统治集团的重视,文景之治的时候,底层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朝廷的政策而得到改变。

03盛世来临

虽然文景之治并没有史书记载的那般出现所谓的繁荣景象,底层百姓的生活也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但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库充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在汉景帝后期,虽然底层百姓被剥削压榨在生命线边缘,但是整个州县府衙的税收和国库都是富得流油。

汉书很多记载汉景帝末年国库囤积的粮食都已经无法容纳,从满满的粮仓流淌了出来,粮仓附近全是流淌出来的粮食,经过日晒雨淋都已经发霉。

承载金银珠宝的国库,装满了金币,装不下的金币全部从门缝里边流淌出来,都出现了反碱的情况。

然而,同国库充盈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给了百姓政策的朝廷,年年失察,地主乡绅和贵族成了惠民政策的受益者,自然在上缴利税方面肯定非常的积极,从来不会拖欠。

国库充盈为汉武帝开启对匈奴的反击战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汉武帝继位之后,大概之前的国策,开始逐步分化贵族和豪绅的权利和土地,采取中央集权的统治,全国上下一盘棋,把土地流转到普通百姓手中。

开始动用国家机器,北击匈奴并取得了胜利,并打通了西域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开启了汉武盛世的盛况。

文景之治,指的就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两位汉朝皇帝统治期间出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逐渐走向繁盛,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人民得到修养生息的治世场面,那他们二人在位期间是怎样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开创文景之治的呢?具体如下,政治方面,汉文帝、汉景帝推崇黄老之术,重视以德化民,减轻刑罚稳定内部统治;经济上,减轻赋税,允许民间私铸钱,让百姓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了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平稳运行;军事方面,文、景两帝奉行稳定边疆、募民实边的军事策略。

政治方面,汉文帝、汉景帝推崇黄老之术,重视以德化民,减轻刑罚稳定内部统治。

刘邦在建立西汉之初时大肆分封诸侯,将一些有功的异性王分封到重要的军事要塞,后期又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分封同姓诸侯王于地方,由此使各诸侯王势力得到大大加强,造成了后期的七国之乱,虽然诸王叛乱被汉景帝一一平息,但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胜负都是会造成极大消耗的。鉴于此,在政治上,汉文帝、汉景帝推崇黄老之术,倡导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世策略。

对于有前车之鉴的诸侯,他们采取的手段则是逐步削藩,在汉景帝时,他对各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国进行了拆分,让很多诸侯国只有一郡之地,而剩下的全归中央,还直接将以往的诸侯国官员的任免权也收回了中央,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朝廷内部的稳定。对于刑法,汉景帝也一改秦朝的严刑峻法策略,并且对汉文帝时期制定的刑法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改,更加彰显了汉朝法律的宽松性和公平性。

经济上,减轻赋税,允许民间私铸钱,让百姓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了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平稳运行

文帝二年、文帝十二年,汉文帝曾前后两次将田租减半,是农民从之前的“十五税一”变成了“三十税一”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让百姓有更大生存空间,赋税减少能刺激百姓生活生产的积极性,又从侧面促进了汉朝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所谓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稳定了,有了生产者,国家的经济自然也就能慢慢的发展起来。

文帝五年,汉文帝下令废除盗铸钱令,让民间可以铸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铸钱的负担和加快了汉朝货币的数量以及流通速度,极大的促进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军事方面,文、景两帝奉行稳定边疆、募民实边的军事策略

文、景两帝时,匈奴仍旧对汉朝的边疆大肆侵扰,甚至多次入侵北部边疆,但是问了恢复国力,汉文帝、汉景帝并没有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而是采取和亲的策略,以柔和的方式稳定了边疆地区。

对于匈奴的侵扰,文帝和景帝也不是一味的忍让,而是实行募民实边的政策,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的百姓迁徙到边地,给他们发放农具、粮食,还对其进行军事训练,大大重视边疆民力,从而达到抵御匈奴侵扰的作用。

综上,正是因为有文帝和景帝政治上使国家稳定,经济上与民休息,促进生产,军事上稳定边疆才有了后来的官府积粮成仓,货币压断钱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水浒之英雄录湖雀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大秦有盛世) 大秦之召唤帝国 假太监:从攻略皇太后开始白小白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帝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福泽天下 逍遥小才子自诩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