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把汉奸批臭(1 / 1)

毛太祖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俾斯麦说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此时,曾经强悍的金虏面对复兴军只能伏低做小,真应了那句老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求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一群还没有进化完全的野人哪有内心坚守的信念。

而跪在一旁的汉奸,咋听“已无改造价值,当加重刑罚”时,心里面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作为士大夫深谙大宋官场的尿性,非谋反大罪不处以死刑。

求和主和非谋反啊!大宋一百多年的传统祖制岂能违逆,政事堂和御史台的大佬们应该深明觉厉呀!

宋朝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为了笼络士大夫,许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匡胤留下了对文官集团特别优待的制度:非谋反大罪不处以死刑。

也就是说,文官只要你不谋反,犯天大的罪也不用担心会掉脑袋。充其量流放三千里,最远也就是儋州(海南岛),所以大宋文官再怎么作死也没有杀头之忧。

如今海汉人似乎比较不讲究,这是公然违背大宋祖制啊!朝堂的大佬们应该清楚,这是大家的护身符啊!

祖制这玩意儿,岂可轻易触碰,就像女/人一样,有了那个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这也是在座政事堂和六部大员内心的明悟,先前王建军决定建汉奸羞辱馆已经让文官集团斯文扫地,杀人不过诛心,海汉人真的要在诛心之后继续杀人不成?

今日要过一道坎,这同样是政事堂和六部大院内心的明悟,王建军宣布了对虏酋的处置决定,接着就是处置眼前的主和派求和派。

当前需要果断站队,绝不能有物伤其类的悲悯,更不应该表现出兔死狐悲的仁慈表情,必须坚定地毫不犹豫地紧跟海汉人的脚步,其他都是假的,只有继续做官才是真的。

想想那些商业工业项目的丰厚利润,今天的抉择便不再让人纠结了。

只要过了眼前这一关,哪管它身后洪水滔天。

在海汉人眼里,祖制就是拿来打破的,祖制虽然是很好的护身符,在过去能保护作为圣人门下子弟的切身利益,但是眼下似乎已经失效了。

若再坚持所谓的祖制,无异于刻舟求剑,识时务者为俊杰,呃,明哲保身岂非另一种与时俱进?

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死道友不死贫道,本就不是同路人,又何必执着于圣人门第之念?

那些过时的虚无的执念完全不必执着,通权达变方为智者所为。

想要与读书人同气连枝,惺惺作态不是徒增笑尔,而是徒增海汉人厌恶。

海汉人的厌恶将是大宋君臣不能承受之重!

明悟了其中道理,与其被迫站队,不如主动一点,既然强那个啥不可避免,不如主动配合,还能乐在其中。

谁先主动谁就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攫取更大的利益。

于是,踊跃争先的场面出现了。

梅执礼神情激昂越众而出,同时吕好问、张叔夜、谢克家、赵鼎也离座站了起来,对着王建军抱拳为礼。

“王主任所言极是,沾罕怙恶不悛理当严惩,同时汉奸亦不可免于严刑峻法!”梅执礼抢先说道。

“梅相公有此觉悟,足见识见深远,**远瞩。”王建军赞赏道。

“我等所见略同。”吕好问接着道,“汉奸居其地,而献其土,视为不忠。食其禄,而欲谋其主,视为不义,不忠不义之辈其所言所行何异于谋反?处以极刑也不为过。”

吕好问的发言具有总结陈词的意味,这是主动站队,是政/治正确的表现。

“忠奸正伪一直以来就是华夏民族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道德问题。”王建军继续阐述道:

“汉奸的本质特征是背叛、出卖民族利益,既然是出卖,就必然会有收益,赔本的买卖汉奸是不会做的。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这是汉奸定义的基本条件,也是汉奸真实的心态记录。”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面有民族大义,有民族气节,有浩然正气。”

“有浩然正气方为圣人子弟,似唐恪、耿南仲、王时雍之流罔顾大义,对金虏卑躬屈膝,积极投献金银美女,为金虏筹粮筹款,他们背叛同胞、背叛民族、背叛祖国,不配为圣人子弟。”

哦豁,汉奸不配为圣人子弟,这跟开除祖籍国籍无异。

“我们复兴军太祖爷说过:民族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悲观主义,进而发展为民族失败主义,对外反侵略战争的屡战屡败,使国人媚外、崇外、恐外的思想和民族自卑感有所发展。”

“汉奸们认为:战弈亡,不战弈亡。他们恐惧于金虏战斗力的强悍,片面认识宋金军事力量的差距,视金虏如神物,视自己如草芥,无视民族的力量,百姓的力量,正义的力量。”

“因此,正是他们这种媚金、恐金心理在起作用,他们自作聪明地得出: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的结论,以为只有采取非常举动,坚定地与金虏合作才是唯一出路,因而脱离主战阵营,走上自绝于民族的“和运”之路,实际上完全成为受金虏摆布的傀儡。”

“他们的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将是祸国殃民的,第一次金虏索粮时,王时雍、徐秉哲、耿南仲就直接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城内百姓商户;第二次是积极响应投降/条约,为金虏收刮金银,投献美女,筹粮筹款。”

“汉奸们的罪行必须要予以清算!”王建军斩钉切铁地说道。

“凡是出卖祖国,甘当汉奸走狗的民族败类,最终绝无好下场。汉奸们的叛国罪行,将永远记录在华夏民族的史册上;汉奸们的名字,将牢牢地镌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想想后世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国民大会二次会议上的伟大提案: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

这是界定汉奸的最基本标准。

当年汉奸卖国“视降敌为保民,称亡国为和平”的陈词滥调,后世居然成了为汉奸翻案的借口和依据。

后世有汉奸学者竟以“民族劣根性”,“个人生存需求为最高需求”,“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出发,则那些汉奸的选择也不那么不可接受”,等汉奸理论为借口为汉奸翻案,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汉奸理论和汉奸文化。

王建军深刻剖析,这是儒家读书人的软弱性和百姓被长期压迫产生的奴性。

这些性格特征必须深入批判和摒弃。

晚上掌灯时分,高尧辅带着揭批汉奸的亢奋情绪回到府中,门子来报:

“三少爷,河东河北宣抚副使折彦质大人已在府中等候多时了!”

“知道了,请延至书房相见。”

高尧辅给出了友谊,书房相见是一种尊重和亲密。

书房中,折彦质和高尧辅相互拱手执意。

“贤弟百忙之中拔冗相见,足感盛情,愚兄感佩!”

折彦质一句话就把关系拉近了。

“仁兄言重了,近期确实很忙,却不敢怠慢仁兄!”

高尧辅深知折彦质将门世家却以进士入仕,振七世之家声,为折氏之冠冕。才兼文武,心存江山。广交游,所知多一时贤臣名士。

足见折彦质底蕴深厚,虽任河东河北宣抚副使败守黄河,但其所率十二万军武并非折家军嫡系,所以黄河之败非战之罪。

真正的折家军此时仍掌握在其叔父折可求之手,远在西北;复兴军高层曾对折彦质颇为赞赏。

以折家大宋西北长城的底蕴,折彦质必能再次一飞冲天。

否则,高尧辅怎么会去烧折彦质的冷灶,都是千年狐狸还谈什么聊斋啊!

“多谢贤弟恭维!”折彦质拱手。

“年后复兴军将用兵西北,小弟深知折家世代忠烈,兵精将勇,遂极力推荐仁兄,不知仁兄可有意乎?”高尧辅言语间就顺水推舟把人情揽在了自己身上。

“多谢贤弟!”折彦质再拱手,但心里明镜一般,不过应有的礼仪却不可废。

“能得贤弟极力推荐,折家必竭尽全力相助复兴军攻略西北,不负贤弟力荐之诚。”

“折家之忠烈和折家军之精锐必能为复兴军器重,仁兄无虑。”高尧辅肯定了折家之能,转移话题:

“此事暂且不谈,昨日小弟所言之事,仁兄意下如何?”

“贤弟,此事愚兄无需考虑,若是舍妹能获唐长官青眼,那真是天赐良缘。”折彦质拱手,“你不知道就舍妹择婿一事,可是愁煞了家里一众兄长,多谢贤弟!”

“仁兄不必谢我,这是姻缘巧合啊!复兴军不喜小姑娘,寻常人家姑娘及笄之后均已许配人家,去哪能找20芳华佳人为偶啊?更兼不要缠足女子!”高尧辅笑着道。

“小唐与我交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意与令妹竟是天作之合。”

“确实是天作之合!愚兄明日修书回家,好叫家里及舍妹得知!”

折彦质很开心,有些急不可待。

【作者题外话】:日更六千,任务完成,求收藏求好评求票票。

各位看官请把金票银票投在本章,谢谢!

从明日起,每章字数调整为2000字,每日三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宫墙柳 魔教圣女非要嫁给我 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三层肚腩 我在三国练强军 李治你别怂贼眉鼠眼 攻略大清 黜龙榴弹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