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如今对大明的有敌意的国家,至少有倭国、荷兰、沙俄,还有蒙古部族也算。”在视频接通之后,崇祯皇帝稍微一说情况,然后便感慨地说道:“几乎可以说,在大明的东南西北,都有敌人。朕就纳闷了,怎么大明就有这么多敌人呢?什么时候,才能是万邦来朝,对大明怀得都是敬畏之心!”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笑道:“这个道理还用说,非常简单的事实啊,因为大明有钱。但是,大明的武力,却没有足够强大,或者说,还没有能震慑四方。那就很自然地,会有很多国家对大明虎视眈眈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大明是天底下最富有的国家,必须要有最强大的武力,要不然的话,后世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等等,这样的历史就会重演。”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有给崇祯皇帝讲解过历史的。此时,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深以为然,点点头说道:“确实是,军队方面,不能只满足于能平定叛乱,必须要有足够规模的军队,足够强大的军队才行!”
说到这里,他又眉头一皱说道:“如今大明最主要的敌人在辽东这边,山海关的压力会很大。蒙古各部如果听从了建虏的命令,而大明对蒙古底层的归化不顺利的话,那么北方长城沿线的压力也会大。”
稍微停顿了下,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果那个沙俄帝国也觊觎大明的财富,西部蒙古各部又被建虏说服,和沙俄帝国合伙的话,那大明西南那边的压力也会加大。”
“还有,如果西南战事没有预期那么顺利的话,或者说,其他几个方面的战事提前爆发,那就大明如此的兵力,怕是不够!”
这個时候的大明朝,走得是精兵路线,各地卫所的军户,汰弱留强,不强不弱的那部分,就组建成了铁道兵。
就兵力总数上来说,这时候的兵力要比之前少了不知道多少。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对策是最好的,稳定国内局势已经足够,军费也能节约不少。
但是,就如今慢慢体现出来的局势,好像大明周边的国家都要和大明为敌,那这点兵力就远远不够了。哪怕是精兵,也是不够的。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数家当的话,刘伟超还给他添火,对他说道:“其实还有要用兵的地方哦,哪怕不是去打别人。”
“嗯?”崇祯皇帝一听,露出疑惑之色,鼻子里哼出了个声音,算是当问话了。
刘伟超听了,便对他说道:“荷兰目前占领的鸡笼,既然他们加入和建虏联盟,那肯定要收回来吧?我跟你说,那个地方,是适合种植橡胶树的。以后橡胶树肯定要大规模种植对吧?”
橡胶有哪些用途,之前讲到橡胶的时候,就已经有科普过的。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头,随后,被刘伟超这么一说,就有点期待地说道:“也不知道那个郑芝豹怎么样了?能不能安全地把南美洲的好东西带回来?”
这个事情,刘伟超可不敢乱说。就算再全的航海信息,要是老天爷不给脸的话,那都可能是回不来的!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刘伟超只能寄予美好希望吧!
之后,他便接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还有,安南,如今是大明的吧,但是,安南那边有鸟你这个大明皇帝么?他们自己打成一团,为得就是自己称王称霸,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将来你下南洋,这地方可是要平定的,南方的军队有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再次点头。
最后,刘伟超总结道:“也就是说,就对未来的大明朝来说,东南西北其实都是要用兵,各种地形,各种气候等等,都要有。为了尽可能降低水土不服引起的减员,你肯定要成立由东南西北的百姓所组建的精锐。并且可以随时根据战事规模的大小,用最短时间组建对应的军队,对不对?”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无语地想了一会,好长一会都没说话,最后才叹道,“这个,怕是要求有点高了吧?”
“其实,一点都不高!”刘伟超听了,马上说出他的想法道,“你可以考虑实行义务兵役制,就是大明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有当兵的义务,比如说,规定必须当兵二年。二年之后退伍,那就是藏兵于民,一旦需要,随时可以征召出足够的军队。”
他了解如今的崇祯皇帝,因此,在说完这个话之后,马上补充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全民的义务兵役制。”
一听后世都是这样做的,刚才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难办的崇祯皇帝,明显就多了兴趣,当即和刘伟超探讨起来道:“如果说所有适龄青年都要当兵的话,那读书人怎么办?特别是那些有功名的?中断学业先当兵?”
寒窗苦读,一心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如果去当兵,显然会极大地延迟、妨碍读书人考功名,定然会引发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哪怕如今的大明,军人的地位已经有所上升,但是,相对来说,依旧是文贵武轻,谁愿意去当兵!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回答道:“不用啊,读书人可以进行军训,就是训练几个月的军队基本技能,只要合格就可以发给证书,来替代服兵役。比如我这个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军训,军训之后就有证书,就不用服兵役了。当然,如果自己想参军的话,那一样是可以参军的。”
崇祯皇帝听了,皱着眉头考虑,感觉推行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还是有些难。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一句话,就能顺利推行下去的。
这么想着,他便对刘伟超说道:“这个事情,还是在等等看吧,朕觉得,如果现在推行的话,怕是不行。按照你给朕说得理论,就是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他们定然会反对的。”
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过全民的兵役制,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多是发生在大规模战乱并且很频繁的年代。比如战国时期,就是最典型的了。
然而,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就没有全民兵役制,就大明朝来说,这都将近三百年了,一直实行的是军户制,哪怕其中也夹杂了募兵制,但归根结底,大明朝还是以世袭军户为主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加上文贵武轻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就扭转过来了,确实如同崇祯皇帝所说,这个事情真要推行的话,就会比较难。
想着这些,刘伟超却是灵机一动,立刻想到了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以后大明要对全球用兵,全民义务兵役制肯定是要有的。就算如今不实施,将来也肯定是要实施的。要不,你趁现在这个机会,正好为全民义务兵役制铺路?”
“啊?”崇祯皇帝没想到他这么说,连忙请教道,“怎么个铺路法?”
对他这个当皇帝的来说,那当然是喜欢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因此,问出话之後,他是相當关注刘伟超的回答,一看就很认真在听的样子。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刚不是说了么,大明好像四处都有敌人麼?既然如此,你就可以夸张一点,说大明如今四面楚歌,强敌压境,生死存亡之秋,要想保家卫国,那是不是要更多的人当兵才行了?順便,你也多宣传那些英勇保家卫国的例子,提高军人的待遇。要这样,还是很多人反对的话,那大明亡国都不冤了!”
听到这个话,崇祯皇帝先是一喜,不过很快脸色就套拉了,啥叫大明亡国也不冤了!
不过刘伟超的大概意思,他也是明白的。
国家兴亡,不是他老朱家一家的事情,而是关乎所有大明百姓的事情。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顿时有了思路了,便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朕大概知道怎么做了,这确实是个机会。朕立刻派人去山海关,把陈圆圆传回来。”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有关宣传这个事情上,还真是陈圆圆用得最好。那个阮大铖,还是老套了一些,做不到陈圆圆这样让大明上下都能欢迎。”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说道:“这个阮大铖,如今的年纪已经大了,或者也该告老还乡,给陈圆圆挪出地方了。”
阮大铖,已经是六十的人了,花甲之年的年龄,在古代已经是算老了。
崇祯皇帝稍微犹豫了片刻,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朕看出来,他似乎官瘾很大,未必会告老还乡啊!”
这种情况下,让阮大城告老还乡,就有点打击他了。再怎么说,这个阮大铖是很听话的。不说别的,光是之前他写得那手文章《科学之道,
乃万民之道》,就非常受崇祯皇帝赞赏的。刘伟超听到他这话,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马上就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