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
朱由检纳了刑厅厅长张紫妍为贵妃。接受了老丈人英国公那特殊的嫁妆——一张巨大的,能容下十个人折腾的大床。
朱由检大手笔,聘礼不完虚的,直接真金白银——五十万银元。
实惠。
婚礼虽然不奢华,但相当的隆重。整个西北,以及西南四省的主要官员,特意赶来的魏国公全部到场庆贺。
但山西武之望和朝堂官员,对这场婚礼表示了空气。
然后在婚礼结束之后,朱由检带领所有的文官,来到了曲沃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庄稼到了收获的时节,站着一片一望无尽的田野上,那美丽的风景线风车,早已经停止了他的运作,静静的矗立在那里,仰望着它们辛勤浇灌过的沃野,还有沃野上即将出产的庄稼,似乎也充满了期待。
祭拜了农神,礼部厅厅长赵兴,将一根牛鞭交给了朱由检,然后冲着围观的几百名官员喊出了悠长的调子:“开犁喽。”
外地的官员就一脸懵,不应该喊开镰吗?
这是甘薯地,你拿镰刀做什么。
鞭子一甩,一左一右徐光启和赵兴就拉起带着大红花的肥壮老黄牛,拉起了犁杖。
稳步的一步步向前,朱由检手中的犁杖翻开了脚下还湿润的土地,那肥沃的黄土,就如同波浪一般,向左右分开,然后就在那泥土中,露出了红彤彤硕大的甘薯。
不用百姓动手,而是工厅官员,还有王县令,就追着犁杖,挎着筐拣拾。
不大一会儿,筐满了,然后倒在跟随的车上。方方正正画出来的一亩地,足足装了10车甘薯。
这样的产量,让外地没有见过甘薯的,都已经目瞪口呆。
不管这个东西如何,产量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
徐光启激动的命人拿来了台秤,一筐一筐的甘薯开始过磅。
每过一筐,徐光启就兴奋的亲自报告数目。一个年轻的公学小会计,就在地头直接记账。
徐光启报数的声音越来越激动,最后都掺杂着哭音了。
最终统计的数目,竟然足足达到了三十石。
这在西北大旱的年头,竟然达到了南方风调雨顺时期的最高产量,这怎么不让人激动的哭泣?
外地的官员也震惊这个产量。但就是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真正的吃。
不过大家认为,即便人不能吃,也能够给猪吃,给牲口吃。
朱由检拿过来水盆,挑拣那大个的甘薯洗净之后,分发给了身边的外地官员:“大家尝尝鲜,看看好不好吃可不可口。”
说着话,自己先带头,咬了一口那生的甘薯。
一口下去,甘甜无比,而且还脆水灵,一时间满口香甜。
外地的官员也跟着咬了一口,这一口下去,整个官员队伍中就发出了一片赞美之声。
这东西太好吃了,喂牲口,你那是败家。
如果在西北西南偏远地区,全部推广这个甘薯,那天下还哪有饥荒?
“今天晚上,本王将举办一个盛大的甘薯宴席,招待各位,让诸位能够有更深的理解。”
一片金黄黄的麦子地前,赵兴带领着文武百官再次祭拜了农神,然后就将一把绑着黄绫的镰刀,交到了朱由检的手中,然后又用他那特有的,悠长的,慢条斯理的声音宣布:“开镰喽——”
然后,朱由检就割下了第1把麦子。
用手搓下了麦粒,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硌嘣嘣三响,满意的点头,成熟度极高,饱满而清香。
一亩方方正正的麦子割下了,当场进行打粮。
徐光启珍惜的将每一粒落下的麦子,都小心的寻找回来放在了篓里,过磅之后,兴奋的雪白的胡子乱颤,高举着干瘦的双手冲天大呼:“老天爷呀,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好收成,足足有四石七十五斤啊。”
这的确是破天荒的收成,已经等同于往年正常年头一倍的产量。
这样的产量不是浮夸出来的,而是在那些各地官员众目睽睽之下,实实在在的检测出来的。
这让所有的官员们都心潮澎湃,如果整个西北的麦子能有这样的产量,那天灾还哪有可怕的?
在晚上庆祝丰收的宴席上,朱由检做了最终的总结:“这样的丰收,已经在平阳府,陕西大部分沿河地区普遍的实现了。我现在可以信心满满的宣布,在整个平阳府,已经可以真正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而且已经有了余粮。
在整个陕西,沿河的地方,和这里有着一样的产出。即便是偏远的山地,由于甘薯的种植,也能保证百姓们最基础的口粮,饥饿即将在西北成为历史啦。”
陕西和平阳府的官员,就在其他地方官员一片羡慕的眼神里,忘情的用手拍打着桌子,忘情的欢呼。
“现在,在陕西和山西南部,粮食的价格由原先的五两银子一石而有价无市,现在,恢复到了麦子大米是一两二钱,也就是每石一百二十块粮票的正常水平,而且满足供应。”
这两个地方的官员们再一次,在其他同僚的羡慕中拍着桌子跺着脚欢呼。
“而甘薯,只有区区的三钱银子一石,就连最底层贫穷的百姓也吃的起啦。”
官员们再次跺脚拍桌子,一个个兴奋的脸放红光。
“这样的产量,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大家立刻静下来侧耳倾听,虚心的学习偷技。
“第1个方面,那就是风车的运用,这种不费人工日夜不息提水的风车,从年初到年尾,一直灌溉着那广阔的土地,只要水渠所到之处,都是旱涝保收田。”
大家一起鼓掌。
“第二一点,就是磷肥的使用,给了庄稼新鲜的血液和营养,让粮食大面积的增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路之隔,使用了磷肥的,庄稼茁壮产量高。没有使用的,虽然有风车的浇灌,抵抗了旱灾,但产量依旧差了1/3还多。
差出来的产量,那就是钱,那就是命。
然后恭恭敬敬的给徐光启,和徐光启那些推广甘薯的官员施礼:“第3点,也是最大的劳苦功高的一群,那就是徐老大人和他的团队。是他给我们带来了高产的甘薯,让我们以后再也没有饥饿。徐老大人和他的团队,就是当代的农神。”
被这样的肯定和赞誉,徐光启和他的团队官员们,无不感动的泪流满面。
“我现在正式宣布,天机府扩大为天下百姓免费提供甘薯秧苗,提供贷款购置我们的风车,在西北三省,在东南四省,乃至在全国,凡是想要种植甘薯和使用风车的,我都一视同仁。当然,磷肥除外哈。”
磷肥的产量还不足,尤其,还指望着磷肥给天机府在江南搞贸易顺差呢。这个,真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