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旻有些惊疑不定。
“莫非许都又有变故?右将军、后将军、程公皆在,何人竟如此大胆?”
陈登苦笑起来。
“主公有所不知,许都之变,乃伯宁所为也。曹氏、夏侯氏虽去,某些宵小之徒却仍混迹于许都。此事说来话长…”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懂了。
哪里有满宠,哪里就不得安宁,虽然满宠字伯宁。
于是赵旻果断转移话题:“元龙兄,而今诸君已皆至许都?”
陈登颔首。
“主公,除家父、华子鱼、出征在外及陈留诸君之外,余者今皆在许都。”
赵旻断然道:“二位先随我进宫觐见天子,诸事待至卫府后再详谈!”
于是,在赵旻率领下,旌旗蔽空,军阵严谨,近两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入许都。
赵旻与董昭、刘晔、臧霸、陈登及他麾下新五子良将一起,在承光殿接受了刘协召见。
一番虚情假意、互相试探、尔虞我诈之后,刘协留下张辽详谈。
刘勋则被宗正刘艾带走审讯。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赵旻清楚,刘勋最多免去职务,却不会受其他惩罚。
因为刘协需要刘勋制衡自己。
所以,赵旻在心中给刘勋判了死刑。
赵旻不是圣母,他是个腹黑男。
而且,自始至终,与赵旻截然不同,刘协从未过问官渡黎庶安置情况。
赵旻对此毫不意外。
刘协从来都不是安分之人,而且他只关心自己的权力。
张辽能对刘协生出好感才怪!
将兵卒带回北军军营安顿后,赵云便拽着侄子走到一旁。
“阿旻,许都军粮已不足。”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赵旻颔首:“叔父勿忧,陈留存粮充裕。”
赵云提醒一句:“阿旻,不可押运过多军粮至许都。”
赵旻瞬间了然,他嘿嘿一乐。
刘协啊刘协,你看看你,得罪了多少原本忠于你的高人?
赵云这是在隐晦警告赵旻,刘协,不,准确来说是伏完,征募了一些兵卒。
而因刘协对赵旻的猜忌,让原本忠于汉室的赵云,对刘协产生不满。
刘协向来如此。
趁着大将出征在外,刘协总会做出一些小动作,加速自己失人心的步伐。
“大人勿忧,天子征募亲兵实属正常。”
见侄子领会精神,赵云便略略颔首,不再多言。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赵旻心中给刘协判了无期徒刑。
他决定即刻加强宫城防务,再找个机会,与光禄勋伏完就伏雅的大好前途、以及伏家的美好前景,进行一次深层次会谈。
未来一年,赵旻都要在外奔波,后院起火那还了得?
此外,赵旻又想到了王者级绿茶茶艺师步妹子,嗯…应该尽快把她送给刘协。
一时间,赵旻想了很多很多…
赵云打断了赵旻的沉思。
“阿旻,这些时日满伯宁动静不小,故而便连天子及光禄勋,亦不敢大张旗鼓征募兵卒。你且回卫府,此处由某坐镇即可。
你此番大胜,委实震慑住不少宵小,便是刘勋未受重罚,亦不能再搅风搅雨。”
赵旻心道:那是!我宠哥是谁?
辞别赵云后,赵旻唤来忙碌完毕的臣属,一行人策马向卫府驰去。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路上,赵旻盘算起来:
满宠虽好用,却绝不可大材小用!他可是老子钦定的西域都护府大都护。
维护世界和平…啊呸!维护西域和平及稳定、保持慈绸之路通畅的重任,将来全得靠满宠。
所以,满宠决不能留在许都。
嗯…有了!老子先试探试探此人再说!
于是乎,在从北军军营赶到卫府的路上,腹黑男又想出一条毒计。
行至卫府大门外时,赵旻大吃一惊。
只见自己麾下臣属,尽皆立于门外,显然已恭候自己多时,张辽也赫然在列。
赵旻滚鞍下马,笑着向众臣属抱拳。
“有劳诸君久候!我等进堂再叙!”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进府后,赵旻挥挥袍袖,他的亲卫当即将大门紧闭。
众人入得堂内,满宠当先开口。
“主公,许都曹孟德之旧部,宠已尽皆收编,待来年主公攻略凉州,其众或有大用!”
赵旻会意。
所谓曹孟德旧部,实则是一众市井游侠、剑客等亡命之徒。
注意,这两个词在汉末三国,可不是褒义词。
所谓游侠剑客,其实与盗贼刺客区别不大。
详见作者的话,此处不再赘言。
凉州牧满宠麾下正缺人,这些亡命之徒又绝非庸碌之辈,让满宠带他们去凉州组成情报网,绝对属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于是赵旻颔首:“便如此。”
首发&:塔>-读小说
满宠又道:“主公,刘子台曾与曹子廉一起,于许都积蓄巨资,主公不可不察也!”
赵旻心知肚明,这就是刘协不追究刘勋罪责、而让刘艾带走审讯的根本原因。
赵旻冷笑道:“无妨,刘子台罪大恶极,其人必将伏诛!”
见张辽欲言又止,赵旻给其人使了个眼色。
满宠何等精明?
他当即会意,于是对此事揭过不提,转而道。
“主公,天子近日来,连续召见多位重臣,或有意重设前汉中书令之职,宠已探明,孔文举或将出任此职。”
中书令在前汉,也就是西汉,为内朝宦官担任;东汉无此职;
曹丕禅代刘协后,为防尚书台专权,将掌管宫廷秘藏图书的“典司经籍”这一秘书机构,改为“中书”,由当时两位得宠的秘书郎刘放、孙资出任秘书监、秘书令。
刘协确实有才,他能想到以“中书”这一机构来制衡尚书台。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君明明满肚子坏水,却偏偏要装成委屈的受害者模样。
熟知赵旻秉性的颜良,好险没憋住笑。
赵旻的同类人董昭,则垂首偷笑起来。
刘晔表情有些古怪,但最终,他成功忍住了偷笑的冲动。
他清楚,刘协要倒大霉。
不了解赵旻本性的贾诩站不住了。
“主公,当今天子虽聪慧,年龄却幼,天子如此举动,恐将寒忠臣义士之心也。”
赵旻心道:被刘协寒到透心凉的人还少?你没发现连老子老叔这等义士,都不愿帮刘协了吗?
赵旻至此已彻底搞清楚,为何汉室正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刘协却最终连个风浪都没掀起来的根本原因:
刘协太刻薄寡恩!
首发&:塔>-读小说
为了刘勋那些巨资,你刘协便可以赦免其人重罪?
我请问你刘协,你让辽哥情何以堪?
你答应,老子不答应!
【作者题外话】:游侠、剑客之事,下一章咱们再介绍。
刘勋与曹洪之事,前文皆已提过,详见《魏书司马芝传》。
“中书”、“秘书”及“尚书台”之事,前文已详细介绍。
刘协的处境,比曹髦好出百倍,而且汉室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在这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刘协做得还远不及曹髦…
这足以证明,刘协刻薄寡恩,不得人心。
郑庄公与共叔段之事,详见《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上一章咱们分析了刘岱、刘虞、刘宠和刘备。
这一章,咱们聊一聊长江流域的宗室们。
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分别占据了长江的上、中、下游。
由此可见东汉朝廷对其寄予厚望。
遗憾的是,他们很快就辜负了皇帝的期待。
(1)益州牧刘焉
刘焉应该是汉末最先出镇的京都宗室。
“废史立牧”的计划,最初就是他提出的。
(刘焉)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蜀书刘焉传》
刘焉在益州,遣别部司马张鲁入汉中,断绝斜谷,杀害汉使。又自制伪具(銮服器物),僭拟乘舆(礼制等同天子),俨然一副皇帝派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蜀书刘焉传》
虽然诸书均称刘焉“早有异志”,但因为《刘焉传》录在《魏书》之中,可知原稿的最初执笔者,是狗贼王沈而非陈寿。
因此,关于刘焉野心的记载,需要剔除立场倾向。
广汉董扶私谓(刘)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蜀书刘焉传》
诚然,刘焉是个野心家;但这种念头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则有待考证。
实际刘焉与刘虞一样,亦曾出任过东汉宗正(皇室成员事务管理员),绝不是毫无忠孝之心的无赖。
(刘焉)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蜀书刘焉传》
在刘焉之前,益州有黄巾支党马相、自称“天子”,割据三郡(益州郡、犍为郡、巴郡)僭号自立(188)。
益州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又是边境地区,是极为合适的割据之所。
地缘的封闭性,恐怕是刺激刘焉割据的重要导火索。
首发&:塔>-读小说
(2)荆州牧刘表
刘表与刘焉类似,入主荆州后,也效法僭主,开始逾越礼制,甚至郊祀天地(帝王专属)。
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后汉书孔融传》
刘表野心最盛的时候,还与刘焉相互揭发,称对方谋逆,乃至兵戎相见。
实际上,双方为一丘之貉,均是僭逆罪臣。
有趣之处,是昔日刘表在中土,砥砺自持,经明行修,是非常典型的儒学名士,有“八顾”之称。
(表)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后汉书刘表传》
但在刘表远离中土,进入长江流域后,便从昔日的党锢名士,逐渐堕落为“自守之贼”。
刘表乍前乍却、阳奉阴违,周旋在曹操与袁绍之间,还美滋滋地自诩“内不背汉室、外不背袁绍”。已经完全看不到昔日的影子。
(刘)表达(邓)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大义也。”--《汉晋春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刘表心态的转变,恐怕是因为离开了中原腹地,不再受到皇权的影响,因此前后判若两人。
(3)扬州牧刘繇
刘繇是兖州刺史刘岱的弟弟。
按理刘岱尊奉汉室,刘繇应当亦如是。
不过在出镇扬州之后,其心态显然发生了变化。
在扬州刺史任上,刘繇一方面交结孙策、一方面抵御袁术,完全是一副割据者的派头。
而孙策与袁术更加亲近,最终替袁术攻伐,刘繇败死。
在刘繇统治扬州时,众人曾推举太史慈为扬州的军事长官,但刘繇却一口回绝,还说“太史慈名望不足”。
或劝(刘)繇可以(太史)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即慈),许子将(许邵)不当笑我邪?”--《吴书太史慈传》
这实际是劫持众人的门面话。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刘繇的本志,大约是想擅权自立。
因刘繇谢幕甚早(197),无法完全知晓其政治立场。
不过从他在世时的行为来看,也委实谈不上什么汉室忠良。
如果从地缘角度解释,无疑是因为远离中土,受到的“皇权桎梏”大大减弱的缘故。
在群雄割据的舞台上,存在着一条以“地域”为核心的暗线。即皇权的影响,随着以洛阳为中心的辐射、而逐渐减弱。
这种规律不仅作用于外姓军阀,也作用于汉廷宗室。其实因为宗室挂着“汉皇后裔”的名号,割据起来,反而更加心安理得。
随着地域的偏僻化,宗室们的忠心程度也便逐渐弱化。
身在两京、侍奉天子的宗室,诸如侍中刘艾等人,完全是“大汉纯臣”的模样。
身处关东腹地的宗室,如刘岱、刘宠、徐州时期的刘备等人,则是表面尊奉汉室。
至于远在边境的刘虞,与雄踞长江的刘繇、刘表、刘焉诸人,对汉廷的态度则相当淡漠,更多是在谋求割据。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但身处不同地域环境,其人也便滋生出不同的心态。
其实刘备的人生缩影,是东汉宗室、汉末军阀乃至历朝末世枭雄的高度概括。
皇权的力量,依托于军事实力的强弱。因此在王朝末世、政道衰阙的情况下,其辐射范围便逐渐萎缩。
最先割据自立的,往往是边境军阀。
中唐之后河北藩镇不拜唐皇,而拜“四圣”(安禄山父子、史思明父子),便是此规律的生动反映。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谓之四圣。--《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因此,扶汉与篡汉、忠良与奸佞,不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也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更深一步说,所谓的个人意志,其实也是杂糅了地域色彩的混合产物。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值乱世之时,天下群雄为浩浩汤汤之大势所裹挟,又哪里有选择余地?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塔读@ 这便是历史的魅力。
初看很美好,英雄气纵横;仔细品读后,惊觉皆诡谲;再反复品味后,始终萦绕于心头的,却仍是那纵横的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