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轻罗这头当然不会知道傅珩轩那边在想什么。
两人享受着好不容易的清净,沈轻罗喝了一口好久没有喝过的顾渚紫笋。
“这里头的茶还是正宗,就是可惜实在是太贵了,都要喝不起了。”
宁凭阑笑吟吟地看着沈轻罗:“这么喜欢喝?”
沈轻罗撑着下巴:“以前的习惯罢了,喝着喝着也就喜欢上了。”
宁凭阑知道沈轻罗说的是楚王府那时候的日子。
他扬了扬嘴角:“这么喜欢的话,其实我那里有不少。”
沈轻罗惊讶地看着宁凭阑:“你从哪里弄来的?”
宁凭阑也没隐瞒:“这可还要感谢梁州的那些世家。”
查抄窦家的时候,宁凭阑去窦家的库房里头转了一圈,满库房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都没有要,但是看到了沈轻罗最喜欢喝的茶叶。
他说起这些还有些不好意思:“当时我还想着,要是你还生我的气,我就拿茶叶哄哄你。”
沈轻罗噗嗤笑出声,调侃宁凭阑:“原来公事大人也会干这些中饱私囊的事情啊。”
宁凭阑双颊微微泛红:“我没有,我回来以后还和陛下说了,之后就一直放在了家里。”
成帝自然是不会和宁凭阑计较这么一点茶叶。
甚至成帝本来还想给宁凭阑其他的赏赐,但是宁凭阑拒绝了,只要了这一点茶叶。
沈轻罗很喜欢这种被人放在心尖上在乎的感觉,笑眯眯地看着宁凭阑。
两人在吟风楼用了午膳,出来的时候傅珩轩的马车已经离开了。
沈轻罗只是扫了一眼,就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宁凭阑在外头给沈轻罗驾车,没有回头:“是送你回内廷司还是去我那儿看你的宝贝茶?”
沈轻罗哼笑:“现在暂时去不了了,先送我回宫吧。”
宁凭阑好奇:“怎么,内廷司最近不是没有什么事情了?”
沈轻罗有些无奈:“内廷司是没有什么事情了,但是桂枝她还是第一次负责秋狩,我得去给她收个尾。”
安排秋狩虽然并不算是什么难事,但是却是皇室的大事情,虽然交给了陆桂枝,沈轻罗也不可能说不管就不管了,还是要帮着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有缺漏。
宁凭阑也知道秋狩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处理起来却很是繁琐。
“今年过了秋狩应该就没有什么大事情了,希望来年能顺利一点吧。”
他在前头感叹,沈轻罗在后面听了也叹了一口气。
虽然宁凭阑是这么想的,但是明年沈轻罗有没有安生日子过,多半是取决于傅珩宸明年有没有什么动作。
但是想到没有两年,匈族估计就会有大动作了,明年想要有安生的日子也很难。
听到了沈轻罗的叹气声,宁凭阑回头看了一眼,问:“怎么了?”
沈轻罗摇了摇头,笑笑:“只是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要是真的一点事情都没有,反而不习惯了。”
宁凭阑不知道沈轻罗心里的担忧,沈轻罗也没有把匈族的事情和他详细说过。
他想了想沈轻罗今年忙碌的样子,忍不住笑:“怎么?我们内司大人忙惯了,清闲不下来了?”
沈轻罗没有好气地伸手轻拧了一下宁凭阑:“公事大人还是好好想想,马上就要参加秋狩了,今年你们殿前司可是有得要准备的。”
毕竟是指挥使的位置,就算是下头的统领们认可宁凭阑,对上这样的位置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想法。
宁凭阑的指挥使之位可还没有尘埃落定呢。
不过宁凭阑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感觉,他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他是指挥使的亲传弟子中最看重的,曾经就算是秦羽在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撼动宁凭阑的位置。
自然不可能完全靠着指挥使的威信,还有宁凭阑自己的能力。
论武功,宁凭阑也是这些人之间最好的一个。
沈轻罗也没有很担心,只是随口岔开了话题。
果然,被这样一打岔,宁凭阑就没有再提起沈轻罗的事情了。
沈轻罗看着越来越近的宫门,深吸一口气,调整好了状态。
傅珩宸那头,拿到了户部送来的账本。
成帝已经把户部的事情交给了他打理,也是方便了傅珩宸及时跟进新法改革的事情。
看着短短几个月就丰盈了不少的国库,傅珩宸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他虽然规划得很好,但是毕竟这次的新法被提前了这么多,他还是会担心要是效果不好,自己短时间很难想出更好的办法应对以后的那场战争。
好在虽然时间被提前了,但是因为梁州的事情也被提前,极大地震慑了天下的世家。
就算是再头铁的世家,也会在看到了窦家这些梁州世家的下场以后掂量一二。
而百姓们早就已经没有办法忍受,因为世家导致的盘剥,和表面上轻,实际上十分沉重的赋税。
傅珩宸还是很满意这个结果的。
眼下的户部尚书是傅珩宸的人,也是平民出身的官员,他对着收上来的赋税也是十分的兴奋:“还是殿下英明,世家交上来的税比起从前的多了起码三成,可见这些世家这么多年吞了朝廷多少的赋税。”
说起来他就生气:“百姓的赋税眼看着越来越高,还要找这些世家的借租交赋,这民间的日子看起来富庶,其实真正肥的还是那些世家的口袋。要不是有殿下的新法,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傅珩宸笑笑:“这次的事情,主要也不是全是我,还是要仰赖你们的,赋税收上来是好事情,等着吧,孤不会让这些世家继续躲在百姓的背后敛聚财富了。”
户部尚书很是开心,这么多年了,每次的赋税收不上来,世家地多却赋税少,百姓的地少却赋税重,这样的赋税倒挂,不仅仅是让百姓的压力十分的沉重,户部和国库也是眼看着紧巴巴的。
傅珩宸的新法才执行下去没有多久,这几个月收上来的已经抵得上之前大半年的了。
看着国库充盈,百姓的压力却减轻了,出身平民的户部尚书十分兴奋。
既然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并且收效显著,以后对上世家他们就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