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琅琊郡的诸葛亮。
忽然觉得背后发寒,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哆嗦。
这让上面说话的父亲发现了他的动作。
“怎么?你们都不愿意去东海郡上学吗?”
诸葛珪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咳嗽了几下。
他的头发花白,身材瘦削,脸上带着病容。
说一段话都需要停下来,喘几下气。
十分辛苦。
诸葛瑾站起身来,给父亲端起一杯水。
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
诸葛珪饮下之后,脸色才稍微平和了些许。
“我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
“父亲不要乱说。”诸葛亮与诸葛瑾同时开口。
诸葛珪摆了摆手,并不在意。
“我从兖州辞官回来,就是放不下你们三兄弟。”
诸葛珪是泰山郡丞,秩六百石。
俸禄可不少。
郡丞就是郡守的副手。
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上面,诸葛珪都是非常强大的。
否则也培养不出鼎鼎大名的诸葛一族。
不过,
按照历史轨迹,诸葛珪在公元189年就去世了。
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还有他们姐姐妹妹,都是寄宿在叔父诸葛玄那里长大的。
后来,诸葛玄前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然后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
不过现在还早。
诸葛珪的身体情况并不好。
每天咳嗽到三更都不一定睡得着。
“咳咳……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徐州已经打算建造近百间学府。”
诸葛珪咳嗽了一下。
“光是那小学就有五十座。”
“中学有三十座。”
“无论男女都可以入学。”
“而且小学都是免费的,包早食与午餐。”
诸葛珪伸出手指,指了指诸葛亮。
“亮儿天生聪慧,去小学上课,与同龄人一同学习,也是一件好事。”
“按照徐州王的脾性,这学府绝对很大气,完全不缺书籍。”
“父亲,这很明显就是徐州王收买人心之事啊。”诸葛瑾稍大,已经十五岁。
他是诸葛亮的哥哥,提出了异议。
“徐州王以前被叫得最多的是书君子这个称号。”
诸葛珪指了指后面的书桌。
那里摆着十几本书籍。
“这样一本白纸书,价值十几万钱。”
“不说别人,就说我们家就送了十几本。”
“别人在徐州的声望早就已经是高到了极点。”
“徐州士族对于糜家,早就已经是归心了。”
“何必再用建造学府来收买人心?”
“这是嫌自己钱多了吗?”
诸葛珪又饮下了一杯水。
对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认证地说道:
“徐州王这样大费周章地修建学府,就是证明他想要干一番大事的。”
“你们去哪里上学绝对不吃亏。”
“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候表现得好,可以直接在学校进入仕途。”
“这不比蜗居在琅琊好多了?”
“就算是我泉下有知,也是高兴的。”
在面对父亲托孤式的说教之下。
诸葛瑾、诸葛亮都在认真聆听。
就连拖着鼻涕,只有三四岁的诸葛均,也会不亏不闹。
汉朝以孝道治天下。
父亲如此叮嘱,他们也不敢怠慢。
都点头答应。
“等到学府建成后,我等就去东海上学。”
“父亲请勿担心,安心养病即可。”
……
东海郡,徐州王府。
“东海的王府就不需要修建了。”
“有这精力还不如多修几个医院呢。”
糜竺对于手下提议修改王府的要求,直接选择了无视。
他是个商人。
讲究的是回报。
这宫殿修建得再华丽又怎么样。
如果在三国时期守不住,那都是给别的诸侯修建罢了。
“医院?何物是医院?”徐庶好奇地问道。
“就是专门治疗病人的地方。”
“对了!”
“医院也得抓紧建造!”
糜竺一拍大腿。
前面花费了几千万钱收购葫菜(大蒜),去治疗蔡贞姬的病。
如果有着医院就好办太多了。
而且医院能够大幅度降低战斗减员。
那些经历战斗的老兵,才是维持整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
“这任务就交给元直你了。”
糜竺将任务交给了徐庶。
“那主公你呢?”徐庶脸色一苦,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需要逐渐农垦兵团,在农垦的时候,同时练兵!”
“任务也一样不轻松!”
徐庶听到之后,也没有话说了。
毕竟连主公都亲自下场。
他作为手下,就需要更加努力了。
东海郡城门。
“借过借过!!”
“今天的邸报来了!”
一名官员大声地说着,一边将一张邸报贴了上去。
“上面写的都是啥啊?”
大量的百姓围了过去,将城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那些原本吊儿郎当的游侠儿,看都邸报来了就一跃而起。
他们都是跟随糜竺从洛阳来到了徐州的。
此时,
游侠们看着邸报上面的内容,大声地朗诵出来。
“徐州山多而匪寇多,又有黄巾贼肆虐。”
“徐州王打算进行募兵,进行防御。”
一听说是募兵。
周围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好男儿不当兵。”
“而且还有性命不保之忧。”
他们陈旧的观念就是男儿不当兵。
对于去参军是十分抵触的。
“你们不听听后面的待遇吗?”
这些游侠儿都是糜竺所豢养的手下。
看到百姓们的反应,当然是知道怎么处理了。
于是大声地朗诵起福利待遇。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凡是有家庭中,有人参军,都可以免去什一税。”
“当兵每月俸禄,最低俸禄两千钱。”
“什长每月俸禄,五千钱。”
“百夫长每月俸禄,每月两万钱。”
“按照军工大小,可以分配田地。”
“因为战斗而受伤残疾,每月补贴一万钱,直至去世。”
“将士阵亡对家庭进行抚恤,一次性发放补贴五十万钱。”
“平日补贴……”
一开始那些百姓还是无所谓、不屑的态度。
当听到后面两万钱的俸禄,五十万钱的抚恤。
人人双目发光,几乎陷入到了疯狂状态。
这一个人去当兵,光是俸禄就比五口农民之家一年收入都还要多!
别说是五十万钱了。
“就算是买命,我也愿意了!”
“在哪里可以报名?我要去报名!!”
“你刚才不说说好男儿不当兵吗?”
“那是我瞎说的!好男儿就是要给徐州王当兵,这是多大的福分啊!”
“快快!将哥哥和大伯们都叫过来报名,如果迟了,这发财机会就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