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宇考上的是“委培生”,要交很大一笔钱。当杨志宇兴冲冲地跑到学校,从同学的口中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整个身心像大冬天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哇凉哇凉的。杨志宇站在校园的报栏下面,心里七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所谓的委培生其实就是某些大学为了创收,而地方又缺少某一类人才,便和地方签订协议,为地方代培一部分人,这些人从落榜的生源里成绩距分数线比较近的,自己又愿意拿出一笔钱的那些人里招,文凭只在本地方承认。杨志宇考的分数比录取分数线差三分,正好符合这标准,如果愿意交三万元钱就能签协议上学了。三万元,对于杨志宇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杨志宇痛恨自己考前怎么就不能努力一下,仅仅三分,要是多差一点也好啊!现在三分三万块,自己上哪去拿这三万块钱。“杨志宇!”
一个清脆的女生把杨志宇从自责中喊醒。杨志宇抬起头,见喊他的是同班同学陈婉秋。陈婉秋是陈竹老师的女儿,听同学说已经考上古京农学院,就是她爸爸毕业的学校。“你现在没事吧,我爸让我喊你到他那里去一下。”
陈竹老师虽然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语文教师,可一直关心着农村,对农村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陈竹觉着对于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国家百废待兴,包产到户只应该是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权宜之计。没有现代的农民,没有建立在土地上的现代化,国家就无法真正的现代化。而要让农民现代化,就要给农民全新的定义,陈竹认为新时期的农民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热爱土地,愿意为土地献身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掌握现代化的种植、养殖等属于农业的部分。但现在整个生活似乎背离了这一点,农民成了一个代表着社会最底层,最卑微的词条,人们纷纷从土地上离开,农村只剩下老弱病残进行着原始的小农经济,这样的发展是危险的。与陈竹的希望是相悖的。陈竹非常看好杨志宇,觉得像杨志宇这样的人就是新时期农民的代表,只有这样有思想,能吃苦,有知识的人回到农村,回到土地上,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所以陈竹一直关心着杨志宇,听说杨志宇的高考情况,便让自己的女儿把杨志宇找来,他想听听这样的农村青年是怎么想的。杨志宇在教职工宿舍楼里见到了陈竹老师。陈竹热情地把杨志宇让进客厅,让杨志宇在身边的沙发上坐下,要给志宇倒茶,志宇赶紧说不用了,刚才到学校的时候喝了一瓶矿泉水。陈竹老师开门见山地说志宇,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杨志宇没想到陈竹老师会这样问他,也不知道陈竹老师问题的真正用意,就检讨说当初没有听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结果没考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陈竹老师摆了摆手说已经不错了,你们班六十多个学生只考上十来个,不是你们不行,而是现在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我听说你被列入委培的名单,不知你怎样想的。杨志宇正为这事苦恼呢,就说我也不知怎么办,老师能给我个建议吗?陈竹没有接志宇的话,端起杯子喝了口茶,问志宇你是怎么看待农民的。杨志宇没有直接回答陈竹,而是说陈老师你那天课堂上的讲话对我震撼很大,以前我也和社会上的一般人看不起农民,想通过学习改变农民这个身份。现在我觉得农民才是我们这样国家的代表,农民应该是有理想,有学识,一个让人骄傲的身份。听了杨志宇宇的话,陈竹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是啊,对农民的认识不改变,社会就永远不会进步,现在不应该再是刀耕火种的时代了,你将来有机会的话了解一下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农业,看看人家是怎么种地的。你不是要我给你建议吗,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无法给你建议,但我可以送你一句伟人的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