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太祖的旅行青蛙骄傲唢呐 > 第60章 大道出,仁义废

第60章 大道出,仁义废(1 / 1)

宋濂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虽然他被世人当成理学大师,但宋濂对佛道理论也多有研究。

如今道家提倡修身养性,多追随了武当山张三丰门下,入朝为官的少,偶尔有也是不入流的小官,随时可能撂挑子不干。

就算知道这事,估计也不会出头。

罢罢罢,还是我来吧!

宋濂从书架取下《道德经》,当即命轿夫打道回府,心中却在盘算明日该如何劝说陛下,不要一再试探士林们的底线了。

不然真惹怒了士子们,全都拒绝出仕,恐怕会动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那元朝,不就是因为像我宋濂一类的人都没有出仕,才迅速消亡的吗?

左思右想,宋濂却没想到太合适的理由。

既要不触犯陛下的真怒,又要把谏言传到陛下的心里,何其难?

要是跟陛下谈话,能像士子们一起坐而论道一样就好了。

可皇帝家天下已经几千年了,皇帝习惯了高高在上,又怎么会俯下身子听士子的?除非没有皇帝...

宋濂摇摇头,想要把荒诞的想法甩出脑海,但心中的烦闷却无法排遣,随手翻起了手中的《道德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嗯?

只看了开头,宋濂就止不住的皱紧眉头。

道德经原文明明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伪经?

虽然宋濂对朱八八将《母猪的产后护理》和经典放在一起颇有微词,但好歹是传播经典,可要用的是修改过的伪经,那可就不一样了!

如此伪经,怎么能堂而皇之的放在书架上?

此刻宋濂只觉得满腔怒火已经燃烧,一拳挥出去,就能划破长空,一脚踏出,就能撕裂大地!

但仔细一想,宋濂反倒觉得“恒”字用得妙!

恒有恒常不变的意思。

但常除了解释成天长地久之外,还有寻常的意思。

宋濂在少年求学的时候,就颇为迷惑,幸好得到名师的指点。

但其他人就没这份好运气了,宋濂甚至遇到不少知天命年纪的道人,依然理解成错误的意思。

宋濂强忍着怒火,继续翻看下去。

“无名,万物之始也。”

又改了两个字。

“天地”改为“万物”。

虽然跟后面的“有名万物之母”更加对应,但“天地”与“万物”,真的能划等号吗?

而且重复应用同一个词语,不够押韵。

这个书的作者,怕是个二吊子水准,不懂真正的文学。

下一句仍然是把“常”改为“恒”。

宋濂心中冷笑更甚,更加坚定认为作者水平不行,想到了一个亮光点,就一个劲的用。

殊不知文无二用的道理?

再往下一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宋濂忍不住的摇头,这下可得罪人了吧!八壹中文網

真正的道德经里,可是明明白白写着“同谓之玄”。

这也是玄学的起源。

从两晋时,玄学兴起,道家逐渐被玄学替代,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世人眼中,玄学就是道家,道家就是玄学。

这一改,直接把玄学的祖宗给改没了!

要是传出去,玄学的人还不得闹翻了天?

宋濂忍不住冷哼一声,这是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居然这么胆大妄为!

继续看下去,宋濂越看越是心惊。

等看到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时,激动忍不住打摆子。

宋濂学的道德经里,没有这句话!

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和“礼”。

这一句,就把儒家贬到了泥土里。

让一个儒生看到,哪怕被作者千刀万剐,都不足解恨!

宋濂为作者的胆大感到震惊。

敢写出这样的话,是不是伪经都不重要了。

必须把他驳倒,不然整个以儒家为根底的士林就倒了!

但想要反驳的时候,宋濂才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

何谓“仁”?

“老爷,到家了。”

这一晚,宋濂失眠了。

连早朝都请了假。

天刚刚放亮,宋府门外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有关心宋濂的同僚,更多的是寻常的士子,他们听说皇帝老儿把《道德经》放在了《母猪的产后护理》旁边,纷纷气不过,想让宋濂出头,找皇帝老儿要个说法。

宋濂一概闭门谢客。

直到陛下派大宝来探视,宋府才勉强开了门,但依然没有让旁人进去,等大宝离开,接着闭门不出。

不久之后,再次传来消息,儒家“六艺”,也被放到了《母猪的产后护理》旁边。

除了已经失传不知道真假的《乐经》,其余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全是挂名在孔子名下,是孔子亲自编写的,比起论语的地位,也只高不低。

宋濂连忙让家丁寻访一套。

但家丁所到之处,图书室全被愤怒的士子焚毁,所有的书都被埋葬。

但不久之后,又从宫里印刷了新的出来。

士子们无奈,只好将“伪经”送到宋府,希望大学士宋濂亲自批判一番。

不出意外,“六艺”也全都是被篡改的。

这次篡改者直指理学的核心“天理”。

何谓天理?

整个理学大厦,一言以蔽之,“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是毫无争议的正确道理,所有的人都要服从天理。

就连皇权,也不能改变天理!

这就是理学的道理。

但宋濂却在“六艺”当中,看到了别的意思。

“当仁不让于师”。

什么“仁”?

自己的想法算是仁吗?

什么又是“师”?

师是尊者,是长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子“仁”,不让于父?

妻“仁”,不让与夫?

臣“仁”,不让与君?这个倒可以发扬一下,但仔细想想,还是与“天理”的观念不合。

若人人都当仁不让于师,三纲何在?

以三纲为基础的“礼”,又怎么立足?

继“仁”之后,“礼”又被打倒,而且用的还是儒家的“仁”。

宋濂搞不清楚了,“仁”到底还在不在?

一整天,都没有头绪。

晚上,宋濂躺在床上横竖睡不着,半夜起来点上灯,翻开《四书章句集注》。

书上密密麻麻,宋濂愣是看不进去。

心中只剩下一句话。

理学完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第一领主 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1768戊子革命 三国之黄天当立 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渎明 明末锦衣行 暴唐 假太监:开局被太后养尸玉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