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手掌贴在巨蟒额头,鳞片上刻下一道符文,正式建立了主仆契约,从现在开始李虎就是这黑色巨蟒的主人。
契约的建立,必须是在黑色巨蟒心甘情愿,等到契约建立完成,李虎看到黑色巨蟒的身体,竟然不断在缩小,就好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到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尺长,这一幕让李虎感叹造化神奇。
“主人莫要惊讶,我与主人建立契约后,可依靠山神令的力量来变幻体型,今后也可以自由在山间行走,不需要担心惊扰到普通人。”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不管怎么样,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你要是敢做伤人害人之事,我定然不会饶你。”
“我已经在此修炼三百多年,已然不需要进食,只需要吞吐日月精华便可。”八壹中文網
老而不死是为妖,巨蟒已经存活了三百多年,早已经超出了这个物种生命的极限,他不需要吃东西,吞吐日月精华,足够维持生命的延续。
李虎明白这句话是真的,他修炼了几个月,一日三餐只需要吃一顿就可以,不管身体再怎么疲倦,休息两个小时就能缓过来,这便是修炼所带来的好处。
“既然你不吃东西都能生存,那为什么之前还要吃村民的牲畜?”
巨蟒迟疑了,想好如何回答李虎的问题,在李虎这里他不会撒谎,说的都是实话。
“嘴……嘴馋……”
原来嘴馋不是人类的通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灵也是如此,正如同李虎身边的狗蛋一样,十足一个吃货。
狗蛋跟着李虎习惯了,别人做出来的东西怎么都不会吃,而且这个家伙嘴巴刁钻的很,三天两头缠着李虎给他好吃的。
巨蟒变成了一条小蛇之后,转过身子看了看一旁的狗蛋,扭动着身子靠近够到之后,在狗蛋的身上嗅气味,最后好像是确定了什么,精神世界和李虎交流道。
“我怎么感觉到,在这条狗身上有同类的气息。”
同类的气息,只会出现在相同物种的身上,狗蛋是一条狗,巨蟒是一条蛇,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即被李虎否定。
可是巨蟒坚持自己的说法不会有错,感觉到的气息从来不会出现偏差,巨蟒的坚持倒是让李虎想起来了什么,当初自己在百年山参的边上,抓到的那一条毒蛇,最后毒蛇的蛇血和蛇胆,全都被狗蛋给吞了下去,也就是从那之后狗蛋的身体发生了变异。
如果说要找一个原因,那么也就是这个原因最符合,李虎说完之后得到了巨蟒的肯定,巨蟒再次靠近狗蛋,分辨所闻到的气味,最后做出了推断。
“主人你是不是斩杀过一条毒蛇,这条毒蛇守着一株百年山参,毒蛇的脖子上有一圈圈黑色的印记。”
李虎仔细回忆当初的场景,事情发生没多长时间,这些记忆深深刻在了脑海之中,立马回应道。
“你说的没错,只是你没有见到那时候的场景,为什么你会知道这么清楚。”
“主人你有所不知,那一株山参还是两片叶子的时候,我就已经留意到这一株山参的不同之处,山参生长的位置,刚好是山脉汇聚之处。”
“山脉?什么是山脉?”
巨蟒说出了一个李虎从来没有听过的名词,接下来便是给李虎解释一番,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地脉,那么接下来的话李虎也听不懂,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所在。
“容我向主人解释,这世界万物皆有灵气,只不过有些灵气在随处飘散无法成行成势,而有的灵气却能够汇聚成行,自成一方天地,比如说主人施展小施雨术,便是这第二种,运用功法来运转灵气,从而达到可以改变天地造化之境界。”
“灵气汇聚便是形成了脉,河流有水脉,大地有地脉,山川有山脉,灵气在其中汇聚游走聚而不散,并且相互吸引,有些地方的灵气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更加浓郁,但是有的地方因为脉出现了问题,或者遭到人为的破坏后,汇聚的灵气就会再次散去,到时候十万青山也会变成一片荒芜。”
“主人生活在这一片大山之中,也是因为有山脉在山体之间流淌,自成这一方天地,那一株野山参夺天地之造化,刚好生长在了山脉聚拢之处,又因为那个地方人迹罕至,我知道那一株野山参,必然会成为百年难遇的珍品。”
百年山参,以及生长在山神庙院子里的那一棵古松,全都是因为地脉的缘故,所以才能如此茁壮成长,超乎常人的想象,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虎才有幸能够一睹百年山参的真容,并且得到了这么一株珍宝。
“既然你早就知道了百年山参的存在,为什么没有去把这一株山参占为己有,我想凭借你在这一片的地位,没有谁会是你的对手吧。”
李虎好奇问道,凭借巨蟒的实力,光是体型就能惊跑了其他的对手,百年山参还不是它的掌中之物,这似乎有些不合乎常理。
“主人有所不知,我诞生在山神庙的那一刻开始,注定了此生都要受到限制,只有遇到山神令的主人,签订了主仆契约之后我才能离开,在这之前我必须遵守规定,不准离开山神庙一定的范围,否则将会有天罚降落。”
巨蟒如实将情况告诉李虎,他不是不想将这一株山参占为己有,实在是情况不允许,每当他离开山神庙超过一段距离,刚好就是眼巴巴看着野山参,再往前一步都做不到。
这种时候会有一道闪电降落,不偏不倚刚好劈在他的身上,那种痛苦就好像是要把他撕裂成了两段一样,巨蟒也只能是选择放弃,如此珍宝就在眼前,实在是不甘心。
“这些年里生活在山里的生灵,为了这一株野山参不知道争斗多少次,最终被一条花颈蛇胜出,将野山参据为己有,不知道有多少生灵死在了它的毒液之下,这些我都是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