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及诸葛亮的才能,那绝对是数千年华夏历史以来,最顶尖的几人之一。拿他跟当世人对比,这纯属是欺负人家老实人。
这种人物,必须得历史纵向对比。
前有管仲、萧何,后有王猛、谢安。
也只有这几位,才能拿出来跟诸葛亮比较一番。
至于中古以后的那些丞相,权力跟今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无法比较。
华夏历史的进程,向来是君王集权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丞相这一个体的权力越来越小,但相权这一群体的势力却越来越大。
直到最后的满清,皇帝乾纲独断,所有的臣子都成为了家奴。就连类比丞相的军机处大臣,也要跪受笔录,着实可笑!
单看明朝的内阁制度,首辅的权力虽然比不了汉朝的丞相,但内阁所有辅臣加在一块,手中的权力绝对比汉朝丞相要大。
当然,这是常规情况,诸如霍光、曹操、诸葛亮这些特殊时期的丞相不能算在内。
丞相这一官职的来源,最早要起于殷商,当时称之为太宰。
宰为主宰之意,这个词已经说明了一切。
之后到了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各国国君有感自身能力不足,遂招贤纳士,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图雄争霸。
而这些被招来的贤才,便称之为宰相,相国。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国君找我来,是要我相助你这个国家的,而非某个团体或某个人。
再者,春秋战国前期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君主私人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昔年秦国势大,秦昭襄王邀请赵惠文王会盟,但赵国君臣担心秦国会趁机扣下赵惠文王,但不去又怕会引来秦国的攻击。
于是,时任赵国上卿的蔺相如与将军廉颇制定了一系列计策来挽回局面,其中一条就是:若秦国扣下了赵王,蔺相如便行废立之举,改立新君,防止秦国要挟赵惠文王提一些无礼的要求。
结果赵惠文王一看,居然没生气,甚至还点了赞,欣然表示同意。
嗯……明堡宗骂骂咧咧的退出了直播间!
想要我帮你,那就得给我足够的权利,不仅仅是在君主的信任上,还得在法理上,不然难免为人诟病。
所以一部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史,宰相对于整个国家的定位,就是合法的掌舵人!
再说了,你君主想让我帮你,也得看我愿不愿意。
所以,才有了拜相这个说法。
君主拜臣子,这一拜,不是拜见,而是拜托与托付。
大佬,您帮帮忙,看看我家里这摊子事怎么处理?
于是乎,宰相一边骂骂咧咧的抱怨君主打扰了自己的清闲,一边收拾行囊出山,辅佐君主治国理政。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当然,这是最初的玩法。
至于后来宰相成了固定职务,自然就多了许多不讲武德的君主和宰相,他們争来争去,弄得国家乌烟瘴气,也是在情理之中。
毕竟,权力使人眼馋。
对此,林朝打算来个拨乱反正。
虽然没有更好的解法,但尽可能延长这种脆弱切美好的平衡,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而落点,就在小亮仔身上。
将来刘备统一天下后,丞相必然是林朝,这是无可争议的。
至于下一任人选,也只能是诸葛亮,毕竟荀彧和林朝是同时代的人,年龄层面不允许他接林朝的班。
谷愰</span>林朝估算着,以自己的身体状况,撑到五十多岁精力应该就不行了。彼时诸葛亮才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若好好护肝,再干个三十年不成问题。
两代人,五十年的岁月,已经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了。
为了诸葛亮能彻底继承自己的意志,所以林朝打算教他一点私货。
这,也是林朝此行带着诸葛亮的原因。
锻炼他的能力,传承自己的思想。
原本历史上的诸葛亮,经历了徐州动乱,或许可能亲眼目睹过曹操屠城,死了爹跟叔父混,然后叔父又死了,这可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由此可以认为,诸葛亮真的见过底层百姓艰难求生的场面,也更能理解百姓需要什么。所以后来诸葛亮治蜀地,虽刑法甚严,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这一世,诸葛亮宛若温室中的花朵一般,还不曾遭受风吹雨打,林朝很担心他会太过娇嫩,所以才会把他拉出来磨练一番。
就在林朝沉思之际,诸葛亮屏息凝神等了半天,却见老师目光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顿时傻眼了。
说好的考校呢?
“老师……”
诸葛亮忍不住开口唤了一声。
“额……”林朝这才回过神来,开口笑道,“阿亮,何事啊?”
诸葛亮满脸无辜道:“老师,您说要考校弟子。”
“考校自然是要考校的,不过为师在想如何考校,毕竟你才九岁,有些学问还为时尚早。某又不想流于书上的内容……”
“老师,弟子今年已经十岁了。”诸葛亮弱弱道。
你说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连弟子的年岁都记不住。
要说你像康成公一般弟子众多也就算了,可偏偏你只有我这个一个弟子,就这还记不住年岁?
诸葛亮心中疯狂吐槽,但良师林朝被提出了错误,顿时恼羞成怒。
“某说九岁就是九岁,少废话!”
“噢,弟子知道了。”
淫威之下,诸葛亮果断选择了屈服。
“老师……那还要不要考校了?”
啪!
“哎呦!”
诸葛亮又一次被林朝来个暴击。
“让你别废话,考不考校,如何考校,为师自有章程,何须你这黄口小儿多言!”
林朝拍了拍手,满脸得意道。
自从来个这个时代,林朝生平第一次在武力上取得了优势,心中如何不兴奋。
“噢,知道了!”
小亮仔可怜巴巴地捂着头,再也不敢多话,生怕自己这不讲武德的老师再给自己来一下。
前面驾车的太史慈听到师徒两人斗嘴,不禁摇头一笑。
看来监军对小孔明期望甚高,这待遇已经不是弟子能享受的了,简直快达到了亲儿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