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面南,人们马上就能联想到翡翠原石,翡翠原石也是面南gdp的一项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翡翠的市场受众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时候,翡翠的受众大都还是在华夏境内,不过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翡翠也开始走向国际。
高林知道的是,单独拿米国来说,前三十年最受人欢迎的珠宝是祖母绿、丹泉石,红宝石和蓝宝石,至于现在的话,除了前面的这几个外,翡翠的价格也逐渐水涨船高。
高林看着眼前的一幕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块石头要是真是如那司机所说的是满色帝王绿的话,那高林这趟也不用买什么沉船了,直接抱这块石头回去就行。
“帝王绿,”只是对绿色的一种说法,在学术界上并没有什么硬性指标。
按照绿色的稀有程度来排的话大概就是,飘花、豆绿、干青、石铁生、阳绿、晴水绿、正阳绿、浓冰绿、帝王绿。
高林之前虽然没怎么做过这一行,但是他认识这一行的几个朋友,听他们闲聊时讲过,一个戒指的满色帝王绿蛋面现在随便卖个一百万出头都很轻松。
要是按照这朋友的话来估价,中年妇女手上拿的这块石头最少也能切出来一两百个蛋面,那得是多少钱了?
“那怎么行!我这块石头就算不切最少也能卖个三五十万,不行不行,你赶快还我!”中年妇女作势要抢。
“哎,哎,你慌个什么劲啊,我说不给你钱了吗?”
“一口价,十万!”
“怎么样?十万卖给我。”出租车司机举着石头不肯松手。
就在这时,刘小玲不知道什么时候趴到了高林耳边,只听得她小声的说道:“高老板,我们要不要买下来,多给点钱,我感觉我们买下来能大赚一笔啊。”
刘小玲说完话紧张的看了那两人一样,好像生怕被人家听到。
高林无语的翻了翻白眼,这刘小玲还真是捡漏了一个棒槌瓶就上瘾了。
他就没想想,这天下的漏真就那那么好捡?
他就没想想为啥这两个本地面南人会说这么流利的普通话?
就没想到为啥偏偏要走小道,还偏偏的在深更半夜的撞到了一个人?另外刚好这人还拿着一块满绿的帝王绿原石?
真不知道刘小玲是不是在米国呆的久了,这点套路都认不出来了,高林心下无语。
不过表面功夫上他还是想看一看这块石头。
“兄弟,你能不能让我看下这个原石?”高林制止了两人的吵闹,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
“嗯……让你看看也行,不过这块石头我可是十万块先定了的,你可不能截胡!”出租车司机一副不相信高林的样子。
“诺,给你,小心点啊!”司机说完将原石递给了高林,同时还把手电也递了过来。
中年妇女一看自己的石头被这两人递来递去的,顿时大声呼喊道:“谁说我十万就卖了的!这块石头最少也得50万!十万?你们这是要抢吗!”
高林无视了耳旁的大呼小叫,此刻他专心的揣摩起这块翡翠原石来。
老话说的好,没见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
高林虽然算不上是什么赌石专家,但是没事的时候他也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有空的时候也会和圈子里的的朋友讨论一下。
这些圈子里的行家可是京北翡翠圈的老手,他们不光收老翡翠,在新翡翠这方面也是触类旁通。
高林知道,老翡翠里最值钱的还是清宫里的那种,尤其是以光绪时期宫里流出来的翡翠物件最为稀罕。
翡翠,最早流行在清代的乾隆时期,乾隆之前,这东西一文不值,根本没有人问津,那时的匠人们主要还是喜欢和田玉和寿山田黄为主。
乾隆时期的大才子纪晓岚在他的早年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乾隆九年,突现新石,南客带之,观其色泽清脆,硬超田黄,价格低廉,儿童蹴鞠携带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乾隆九年,有一伙南方来的客商带来了一种谁也没见过的新石头,这种新石头发色碧绿,而坚硬程度却又远超田黄。
并且价格十分的低廉,有不少儿童会把这种绿色的石头绑在毽子上踢着玩。
而令人奇怪的是,在乾隆二十二年之后,还是纪晓岚的草堂笔记,不过这时候对这种石头的记载却出现了不同。
“记余幼时……南商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
“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早年有一电视剧叫“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纪晓岚就拿着一根大烟袋锅,这烟袋锅前段正是一截翡翠的烟嘴。
高林其实从同行那里还听说过一件趣事。
要说最早的翡翠商人是谁?那恐怕这纪晓岚会被提名上来。
虽然在电视剧中,纪晓岚看起来是一穷二白的穷官,可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纪先生的住宅,阅微草堂,换算成现在的平米来说的话最少也有一千平米开外了。
换作现在,哪个穷人能住的起超过一千平米的房子?这还是在京城地界。
另外,纪先生一共娶了九个太太,并且不分年月,每天三餐都要吃五斤猪肉,没点家底的话能娶九个老婆,顿顿吃肉?
翡翠从乾隆九年的一文不值到乾隆二十二年的贵超真玉,纪大人绝对是最早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之一。
脑中回想着这些历史趣事,高林当下还是用上了手电筒。
他要看看这块石头到底是有个什么道道。
果然,不出所料,如先前那般,高林打上手电之后,很快的,一抹绿色幽幽的在他眼前浮现。
这还是隔着皮壳观看到的效果,要真是切开的话,这抹绿色肯定会更加扎眼!
高林不是个翡翠行家,但他却是个古董行家,见过的仿货假货无数,久而久之,令他培养出了一种直觉。
套用马先生的话解释,这种直觉就叫见的好东西多了,能看到一件器物的本身神韵气质了。
马老当时还说,要是当年宫里服侍皇帝娘娘们的小太监能活到现在的话,那恐怕个个都成鉴宝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