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 §第六章 预防和控制成瘾行为

§第六章 预防和控制成瘾行为(1 / 1)

★第一节认识成瘾行为

什么是成瘾行为

成瘾行为是指成瘾后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行为表现。吸烟、酗酒和吸毒,都是典型的成瘾行为(亦称药物依赖行为)。瘾,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超乎寻常的嗜好。成瘾,指养成该嗜好的过程。导致人上瘾的物质通称致瘾原。它能使易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满足感。

成瘾行为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特征。第一,已成为成瘾者生命活动中的必需部分,产生强烈的心理、生理、社会性依赖。第二,一旦中止成瘾行为,将立即引起戒断症状。这种症状如空虚、无聊、无助、不安、嗜睡、流涎、绝望、寻死觅活等,是一组生理和心理综合改变。

成瘾行为的形成和原因

成瘾行为的形成,大致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诱导阶段。人与致瘾原偶尔接触,尝到“甜头”,如吸毒的欣快感,喝酒后的飘飘欲仙感、自我陶醉的“成就”感等。

2.形成阶段。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行为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依赖。

3.巩固阶段。成瘾行为已经巩固,并整合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部分。

4.衰竭阶段。已酗酒成性者出现酒精性肝硬变症状;吸毒者精神颓废、身体衰竭,可引起死亡。

不同的致瘾原和不同类的成瘾行为,经历上述过程的表现各不相同,此外,同一类型的成瘾行为个体间表现的差异也很大。

当前成瘾行为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者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他们对成瘾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成瘾行为的成因主要包括成瘾者的人格特征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面对同样的致瘾原,并非所有人都成瘾。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易成瘾者”。他们具有从众心强、性格内向、意志力薄弱及争强好胜、易激惹等人格特征,这是促使其成瘾的内因。社会因素中,众多研究表明,导致吸烟、酗酒、吸毒等成瘾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社会因素,包括不良社会环境、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的生活紧张、特别是烟和酒在社交上的润滑作用、一些媒体和广告的效应等等。

附:成瘾行为障碍测试

(一)成瘾行为障碍综合诊断测验

为了明确你是否确实存在成瘾行为障碍,请你进行“成瘾行为障碍综合诊断测验”。你只需在下面的30个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既可。

1.你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或玩网络游戏的冲动?

2.你吃东西或者吃药是否有问题?

3.你喝酒或者吃药是否过量,是否失控?

4.你是否有暴食习惯,而且意识到自己吃的模式是不正常的?

5.你曾经有过喝酒后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第二天记不起来吗?

6.你是否主观上持续需求、不能减少或控制对药物的使用,花大量时间寻求所使用的药物?

7.你的睹搏行为是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8.停止吸烟后会你是否引发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饥饿等戒断症状?

9.你是否将上网或网络游戏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10.对你来说是否消极情感状态与紧张对吸烟的需求更为强烈?

11.您是否曾经想戒酒,但又没能做到?

12.你是否对吸烟行为产生矛盾心理?

13.你是否在性活动之后感到羞耻、不安和空虚?

14.你是否将赌博作为解除烦恼逃避麻烦的手段,或将赌博作为排遣情绪困扰的手段?

15.为了饮酒你是否常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

16.你是否因为长时迷恋网络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17.您是否曾经有过在停止饮酒或减少喝酒后出现双手抖动?

18.你是否形成长期反复的吸烟习惯?

19.上网是否已经占据了你的身心,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能感到满足?

20.你是否停用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晶后会出现精神萎糜、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

21.停止服用药物后你是否出现坐立不安、容易发脾气、失眠、头疼、食欲

不振、焦躁或情绪波动、失眠等表现?

22.你是否对赌博行为难以自控,曾经不止一次希望戒掉赌瘾或洗手不干,但都不成功?

23.停止饮酒后你是否常出现焦虑不安、心悸、盗汗等戒断症状,恢复饮酒

则这类症状迅速消失?

24.你是否连续或间断出现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

25.对你来说,如果没有海洛因是否难以生存?

26.你是否难以控制开始与终止饮酒和控制酒量?

27.每当网络线路被中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你是否会感到焦躁不安和情绪低落?

28.不赌搏时你是否会出现坐立不安、容易发脾气、失眠、头疼、食欲不振、心慌、多汗等情况?

29.你是否对酒精有强烈的渴求行为?

30.你是不是觉得滥用药物正在夺走你的生命,而不是你在控制自己的生活?

(二)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的分析

只要符合每项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答“是”,记5分,选“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所得的总分就是你的“成瘾行为障碍综合测验”的总体得分。这个得分说明你的成瘾行为心理是否正常。分数的意义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90分以下,说明你成瘾心理上没有异常,不存在任何成瘾心理障碍;

如果你的得分是91分~100分,说明你具备一些轻微成瘾心理障碍的特征,但只要平时自己注意,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01分以上,说明你存在严重成瘾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深入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自己的心态,同时运用本章提供的方法进行矫正。

★第二节成瘾行为的自我诊断和调适

购物癖:无法控制的购买欲

(一)问题描述

小芳今年30岁,是一位外企白领。在外企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竞争也比较激烈,尽管如此,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小芳的工作表现一直受到上司的表扬,与同事们的人际关系也处得很好。但是,平时温柔善良的她,自从有一天偶尔和丈夫吵架之后,只要她走到街上就想进服装店,看到五颜六色的服装就感到那些衣服在向她招手。每当这个时候她没有一点儿犹豫,只感到购物的兴奋和快乐。而且每一次从店里出来,她常常会花掉几千元钱。她知道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衣服,也曾暗下决心控制购衣数量,但一到服装店就乐此不疲。小芳为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而感到深深的苦恼。小芳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工作。

(二)问题分析

小芳的行为实际上是患上了贪购症,俗称疯狂购物症。贪购症是一种个人心理的不正常状态。患贪购症的人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经常会不假思索地掏腰包大肆购买,购买的同时会有占有的满足与快感。如果患者硬是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去购买,就会出现心理上的焦虑不安、身体上周身不适,而且,在勉强控制一次的情况下,只会使下一次购物更疯狂。但当理智占上风时,后悔和苦恼必然伴随而来。那些购物上瘾形成习惯而又苦于不能自拔的人,通常也被称为购物狂。他们总是在家中堆积自己用不上的所谓在商场上的战利品,或因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失眠,甚至可能把人生的成就感建筑在购物的行为上。如此周而复始,自然影响心情与工作。虽然目前无论是在医学上还是在心理学上都暂未能具体界定,达至何种程度才算购物狂,不过此种俗称“购物狂”的病态消费模式,可能转化成为一种“瘾”,也就是贪购症,并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小芳无疑就是属于他们其中的一员。

贪购症的病因在于,患者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类工作压力大、平常找不到合适方式释放压力的人,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年轻女性,她们有充足的收入来供自己狂购。很多年轻女性都想通过购物的方式来振奋自己,提高自尊心,释放压力。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狂购以后,行为人心里充满了羞愧感和负疚感,以及冲动控制失调的痛苦。这种心理转换过程包括了一系列心理机制:患者先是经过了几天或是几星期的积累,购物冲动开始聚集起来,直到通过购物,或者买很昂贵的或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来释放这种紧张感,狂购之后,行为人才能心情比较轻松地回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欲望暂时被压抑,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新的循环开始重复。患者则陷入苦不堪言的心理折磨之中,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毫无疑问,小芳在日常紧张工作的压力下,经过和丈夫的一次争吵的催化,选择了以购物来释放压力的做法,却让自己陷入了痛苦不堪的心理折磨中。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许多人有压力时总会通过购物或者是大吃大喝来消除压力。不过,当你发现自己有疯狂恋物血拼的状况时,可千万别大意。这时候,你要先尝试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在躲避什么?”等等。

最近一次关于国内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极端情绪下消费的女性高达46.1%。而早在三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在一次类似的调查中也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在该次调查中还指出,男性情绪化消费的比例也达到了17.4%。调查显示,购物狂多数是女性,这与各国的文化传统普遍接受女性购物较多有关。

心理学家发现,有必要在那些为了自娱自乐而反复购买某种物品的购物者与那些已经购物成癖的人群之间划出界限,对于后者必须进行心理治疗。

一个典型性的购物癖患者至少每个星期都会进行一次疯狂的大采购,他们好像受到了强制一样,去买一些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事后又感到非常后悔。另外,这些人由于并不十分富有,所以经常会陷入财政困境。

心理学家分析说,这些人往往生活中有自卑感,希望通过购物来发泄某种压抑的情绪,或是用这些外在的物质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结果是,“他们只是在买东西的过程当中感到快乐,而物品一旦到手就失去了吸引他们的魅力。”

在这一消费群体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去大肆采购一番,然后想尽办法把钱花光,心情也就好了”。似乎在不如意的时候,购物和大把地花钱是他们来缓解压力、平衡情绪和宣泄无奈的最佳方式。

1.为平衡情绪买单

张先生是某科研院所里德高望重的人物,这次老所长退休,他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他每天都急切地等待这个好消息,但是最终,新所长却是从其他的单位调来的,张先生的希望一下子破灭了,十分懊恼。想找朋友谈谈,又觉得说不出口,很丢人。当他无目的地在路上走的时候,正巧路过一家商场,就顺路走了进去。在商场中,服务员热情地介绍了他要看的东西,当他买下的时候,还夸张先生有眼光、有品位。这样,张先生把兜里的现金花光后,又接着刷卡,卡透支后,才拿着东西,兴冲冲地回家了。到家后,他看着自己买的东西很多是没用的,又想到妻子回家后的一顿唠叨,心情更加郁闷。

分析:“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不了将军的士兵,也不见得就不是个好士兵。有进取心是值得表扬的,但对一些事情,人们要正确认识。有很多事情,其决定因素很多,有些是可以想到的,有些因素是事先无法预知的。且领导的欣赏水平也不一样,一件事情只要尽力了,就不要过度地自责。像张先生这个情况,应当找朋友聊聊,不要有自卑心理,适时地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对于自己的身心都有好处。疯狂地购物,也许在当时来说是有效的,但却要付出金钱代价,买了许多不适用的东西还是要后悔,那就得不偿失了。疯狂购物是一种非理性的表达,偶尔一次还可以,但是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为缓解压力买单

杨小姐是外企的白领,平时工作的压力很大,老板交代的任务很艰巨,完成得不好还要受到老板的质疑,有时也情不自禁地想,自己能力是否存在问题。一次她在很压抑的时候到商场逛了一圈,买了很多的东西后觉得很过瘾,于是,她接着买了更多的东西,在商场中重新找到了自信。可是回到家中才想起,明天要交的创意还没做,自己的房租还没交。

分析:很多的白领阶层,都有很大的精神负担,当杨小姐为了缓解压力而到商场购物时,商场给她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服务员都会关注她,受到了服务员的重视,她的欣赏目光也会得到肯定,当她埋单时,还会让服务员很羡慕,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但是她离开了商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一点儿也不能激发她工作的热情,反而会因为她的提前透支,平添更多的烦恼。

3.为失落情绪买单

前几天李小姐接到男友的电话,说他们不适合,应该分手,让她以后找个合适的男友,并请李小姐以后不要再和他联络。李小姐还没缓过神儿,对方已经挂了电话。再打,对方关机,找到他租的房子,房东说已经搬了家,问他的朋友,都说最近没什么联系。就这样,李小姐在家待了两天,两天中她不停地想,自己到底哪里没做好,哪里出了错。想到她为男友付出的点点滴滴,她觉得现在这样折磨自己真是不值,于是决定重新振作起来,首先要做的便是买东西,彻底地改变自己。于是她拿着自己的全部存款,到商场疯狂购物,把自己平时很喜欢又没舍得买的东西买了个遍,即使是现在不使用的东西,只要自己觉得好,就统统买下,直到信用卡透支。但当她回家后,依然觉得很难过,这堆东西没能抚平她失恋的伤口。

分析:像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很多见,特别是女孩子失恋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么疯狂购物,要么就到饭店海吃一顿,还有的疯狂上网,所以现在才会出现这么多的“购物狂”、“贪吃狂”、“上网狂”。当她疯狂购物时,她的很多观点会得到服务员的认可,使她产生一种归属感,用金钱找回被朋友抛弃的平衡。但离开商场后,她还会觉得失落。当你选择这种快速的满足方法时,一定要有个限度,对自己的购物需求要有准确判断。不要当你不高兴、空虚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就去购物,因为你购物回来后会很快又产生失落感,然后再买,陷入恶性循环中,永远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三)解决之道

1.清醒地认识压力,对待压力

对自己的日常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压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的压力,并尽量找寻合适的途径予以释放,比如可以通过和朋友聊天、和亲近的人分担等方式。

2.养成记账的习惯

将所买的东西统计一下,看看哪些是没用的或多余的并计算出你浪费金钱的数目和由此产生的利息或投资损失。

3.用“改日再来”的延缓方针

在垂青某商品时,先不急于掏钱,而是暗示自己:“改天再来吧”,下次来时由于心情变化,购物欲可能下降。

4.避免独自一人购物

独自一人上街,又有孤独感受时,常常经不住货主的劝说而掏了腰包。缓解的有效方法是:对可买可不买的商品狠狠地杀价,这势必造成碰壁或讨价还价之局面,而且砍价可使人不再孤独。

5.尝试一些直接效果比较好的做法

比如,出门不要带太多的钱;每次出去购买日用品之前想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必要时可以找一个同伴一块儿去购买,并请求同伴在自己有失控表现时予以帮助提醒。

6.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地方

每当产生购物欲望时,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精神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去,淡忘购物。心中空虚、压抑、无聊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去做些较激烈的体育运动,而不去逛街购物。

总之,克服贪购心理及贪购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搞清楚购物欲望的背后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否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的不满,是无法应对压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当一个人敢于面对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时,心理才会平衡。

(四)测试

你有购物癖吗?

1.你会在生气的时候购物吗?

2.你会在悲伤的时候购物吗?

3.你会在怀旧的情绪中买东西吗?

4.你会为了赶时髦而买东西吗?

5.当你闲暇的时候,你会把购物当作一种消遣吗?

6.一进入商场,你就一种无法抑制的购物冲动吗?

7.当你看上一件商品,但是你却并不需要它,你仍然会不顾一切地买下它吗?

8.当你买了许多你并不需要的东西之后,你却不感到后悔吗?

9.你会带上许多现金或信用卡逛商场吗?

10.你有购物前列购物清单的习惯吗?

评析:

1~9题回答“是”得1分,10题回答“否”得1分。

得分在5分以上,你已经有了购物癖的倾向。

5分以下,你还不用担心,暂时没有购物狂的心理。

赌瘾:一天不赌,我就难受

(一)问题描述

44岁的林先生原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私人老板,从开小饭店起家,与妻子起早贪黑辛苦了几年,生意越做越大,终于开了两家大酒店,资产数百万元,家境十分宽裕。

偶尔一次,林先生因为生意上的原因,陪几个老板赌钱,第一次他的手气特别好,一个晚上就赢了3万多元。没过多久,林先生又与几个人打麻将,也是“满载而归”。从此,林先生迷上了赌博,甚至连酒店也爱管不管的。后来,林先生在赌桌上不再春风得意,总是输多赢少。为了扳回本钱,他更是变本加厉地疯赌。三年下来,他不仅把原来的积蓄全部输掉,还准备把两个酒店也卖掉。这个时候,全家人都联合起来劝他戒赌。林先生也知道赌博不好,但他一天不赌博就不舒服,至今都没有戒赌成功。

(二)问题分析

曾几何时,赌博这个恶习慢慢开始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多少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毁灭,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显而易见,多少人最终因为参与赌博而堕入毁灭的深渊……

赌博这个社会毒瘤难以彻底剔除,归根结蒂在于部分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致富心理。具体来看,参赌心理分为以下几种:

1.为赢利而赌。参赌者获胜的机会越大,其参赌的动机越强;赌注得失的差额越大,其对赌徒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赌徒如果在赌场赢了,促使他继续赌,想赢得更多;输了,想把损失挽回,也会促使他继续赌下去。这对赌徒形成一种间歇性的强化机制,使他们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2.为娱乐而赌。很多人在游戏中加入了赌博的成分,由于赌的数额很小,赢了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输了损失也不大。但由于金钱对人的巨大诱惑,这种以娱乐为主的动机,很容易发展为赢利的动机。

3.从参赌之中体验竞争。技术性赌赛活动的竞争性很强,有些人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希望通过参赌战胜对手,以满足好胜心理。

4.通过参赌寻求刺激。其参赌项目越富刺激性和冒险性,对以赌博寻求刺激的人吸引力就越大。

5.想以参赌逃避社会现实。这些人开始的动机多是在于逃避家庭或者社会对自己的压力或责任,达到麻醉自己的作用。

对某种东西成瘾就是对它有依赖性。所以,人的某些行为,如赌博,也能像药物、酒精等物质一样,因对其产生依赖性而成瘾。

尽管赌博的种类多种多样,但赌注却无一例外都是幸福,所谓“赌海无边,回头是岸”。

至于赌博的危害,简单地说,从家庭来看,由于参赌者必须占用大量时间,并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会耗尽家庭财产,背上满身债务,也缺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还常会虐待配偶和孩子,导致家庭不睦、子女教育不良,甚至与配偶分居或离异,导致配偶自杀等家庭悲剧;从社会角度看,赌博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常常与犯罪联系在一起,从而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从医学角度看,赌博更是健康的大敌,赌博成瘾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经常参赌之人,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因求赢心切,或输了又想捞回来,常提心吊胆,心绪不宁;因债台高筑,导致家庭失和,因而吵闹或打闹不休,故烦恼、愤怒;因一夜之间突发横财,又兴奋激动、狂喜等,各种情绪变化往往交织在一起。长期处在紧张激动的情绪状态之中,会导致心理、生理上的许多疾病。

(三)解决之道

1.避免出席任何赌博场合,培养其他可取代赌博的嗜好,打消赌博的念头。

2.定一个限额,无论你正在赢钱或输钱,只要赌款达到所定的限额,便立即停止赌博。

3.控制精神压力,定时做运动(如缓步跑)及学习松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珈),或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与朋友逛街),借此驱走闷气,舒缓紧张的情绪。

4.养成记录的习惯,写日记可助你了解自己的赌博行为,找出赌博的倾向和模式。例如,你可能发现,每当你感到苦闷或失落、手上持有现金或当你需要用钱时,便会赌博。这些记录便可助你找出抑制赌博的有效方法。你可通过各种方法,恰当地满足不同的需要。

(四)测试

你有赌瘾吗?

1.你是否经常赌博?

2.你在学校或者公司有没有赌博行为?

3.你是否有过不上学或者不上班而去赌博?

4.你是否觉得赌博比学习或者上班更重要?

5.你是否经常将你的空闲时间花在赌博活动上,比如玩牌、赌马等。

6.你是否经常觉得在你的消遣活动中赌博是最兴奋刺激的?

7.你是否在赌博的时候就会不知日夜及忘记身边其他的事情?

8.你是否常常就自己的赌博行为而发“白日夢”?

9.你是否觉得你的朋友因为你赌博而特別注意你而当你贏钱时他们都羨慕你?

10.你是否当贏钱时会因相信自己会继续贏下去而“乘胜追击”?

11.你是否当输钱时会觉得自己应尽快继续下注以“收复失地”?

12.你是否经常将自己的零用钱(例如原本想用来吃午餐、购买衣服或其他自己喜爱的东西的金钱)用来赌博?

13.你是否曾要借钱来赌博?

14.你是否曾要卖掉一些自己喜爱或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来筹赌本或还赌债?

15.你曾否做出一些行为以避免你的家人或朋友知道你赌得多大或多少?

16.你是否曾因自己的赌博行为而撒谎(例如:你输了钱之后对人说自己并没有赌或说自己贏了钱)?

17.你是否曾因自己的赌博行为而与父母或朋友发生争执?

18.你是否曾因输了钱而感到沮丧、内疚或因而失眠?

19.你是否曾想过以自杀来解决自己赌博的问题?

20.你的父母或其中一个有没有经常赌博?

评析:

如果你对其中的两项以下回答“是”,那么你放心,你还没有赌博问题;如果你对其中3~4题回答“是”,那么你应该反省自己的赌博问题是否开始失控;如果你对其中至少有5题回答“是”,那么你的赌博行为已经开始失控,你已经赌博成瘾了。

信息成瘾:买报纸胜过吃早饭

(一)问题描述

刘先生刚过而立之年,为人开朗而且慷慨,在某知名出版社做编辑,和同事之间关系处理得很好。但最近一些日子不知为什么,总是提不起精神,睡不好也吃不香,还莫名其妙地跟妻子大吵了一通,在此之后,办公室的同事都很小心翼翼地和他讲话,生怕什么地方不对头。刘先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并到医院仔细检查了一圈,结果什么病也没有查出来。

与刘先生相类似,在一家网站担任编辑的王小姐也有这同样的烦恼。王小姐的工作是每天浏览国内外各种传媒上的行业信息,经筛选后摘录到自己的网站上。近日她也得了一种怪病:每到晚上就觉得头痛,并且还有呕吐感。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与同事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二)问题分析

像刘先生和王小姐这样的情况,一般认为是属于信息焦虑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所谓信息焦虑综合征,又称知识焦虑综合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孙教授认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症状,这些症状非常接近于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症状。孙教授将其称为信息焦虑综合征。

现代社会,大量地吸收信息,有时候并非是由于人的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被逼无奈。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像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图书编辑等等都是该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也有专家认为,像刘先生和王小姐这样的情况,不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病态来对待,但是尽管如此,专家还是提醒,一定要注意对自身的关注。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可能为自己带来健康损害,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表的一份专家报告预测中指出,目前就全球范围而言精神病已经成人类的第二杀手,仅次于癌症。而焦虑症或过度焦虑则属于精神病科的高发症。大家都会有类似的感觉:有一天你的心情好极了,而第二天你的心情却又糟糕透了。两者相比可以说一个是天堂的快乐,而一个是地狱的痛楚。其实引起这种截然不同情感的事件和客观理由都是次要的,我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真正严重地影响我们情感的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心情。

人类的心理疾病并没有随着医学与心理学的发展而得到缓解,相反的,科技与文明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所谓的知识焦虑症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本身属于一种焦虑症的异化形式。由于生活或工作环境的瞬息万变,使得许多人对未来无法确定,甚至充满恐惧。这就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急躁。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果不懂得恰时地放松和调节,就极有可能会给你的精神及生理造成伤害。

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一方面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确实无限浩大。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一个无知的孩童,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严重者则导致心理疾患。所有这些,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一般来说,信息焦虑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信息消化不良:患者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信息,却来不及对之进行处理,时间一长,便会出现偏头痛、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紧张性休克等;第二种是信息干扰:患者大脑中可能同时贮存着大量同类信息,对于各种信息接触过多,如果不善于分析和处理,就会变得思绪混乱,判断力下降,同时带来一系列情绪上的困扰,甚至是生理不适;第三种是信息恐惧:由于知识更新过快,患者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就因此而顾虑重重,感到自己负担过重或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后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

值得庆幸的是,信息焦虑综合征或知识焦虑综合征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变为某种精神疾病。只要患者能够正确意识到自己发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自己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有效缓解的。

(三)解决之道

1.一定要保证自己每天有足够的睡眠,一般应该保证有九小时或更多。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尽量过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要的娱乐活动。

2.提醒自己每天尽量减少接触各种信息量较大的媒体,阅读品种最好不要超过两种,尽量避免大量信息对自己的刺激。

3.给自己每天的工作制定一个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并且尽量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4.注意自己饮食习惯方面的问题,去除不良习惯,增加各种绿色蔬菜的食用量,保证每天的饮水量,最好不少于三千至四千毫升。应该彻底减少自己使用刺激性物质的机会,严禁饮酒。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当患者对所谓的信息焦虑症有了一个清醒认识之后,患者就可以很容易地将之摆脱,重返正常生活。

烟瘾:难以忍受手头没有烟的感觉

(一)问题描述

苏先生刚过而立之年,却是一位老烟民了,有十多年的烟龄。他自称,从16岁开始就跟着周围的朋友们学抽烟,当时觉得抽烟的人看上去很有气质,于是就慢慢学会了,然后烟瘾越来越大。

步入社会后,他平均每天要抽掉两包烟,周末和朋友聚会时则更多。虽然家人都不赞成他抽烟,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现在,他和妻子商量好,准备生一个孩子,但医生强烈建议他戒烟,苏先生为此深感苦恼。

(二)问题分析

吸烟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不良嗜好,它对自己、他人和环境都有较大危害。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达250万之多,可以说,烟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3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由好几种物质混合而成,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黏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有降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有资料表明,一个每天吸15~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2倍。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吸烟也增加了患高血压病的危险。

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是指不愿吸烟的人被迫吸入别人吐出来的、夹有大量卷烟毒性物质的空气15分钟以上。被动吸烟者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

吸烟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是好奇;二是模仿。香烟具有多种象征作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大烟鬼,这些伟人形象与吸烟联系如此紧密,无形中便成了一种力量和自信的象征,吸引着许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成人或同伴的影响,吸烟者那种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态对青少年有极大的诱惑力,吸引着年轻人去模仿。此外,还有交际的需要。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互相敬烟能沟通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许多人开始吸烟纯粹是因为社交上的应酬,但随着这种“礼尚往来”的增多,最终加入到吸烟者的行列。消愁和提神也是烟瘾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之道

1.消除紧张情绪

如果紧张的工作状况是您吸烟的主要起因,那么拿走您周围所有的吸烟用具,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在工作场所放一些无糖口香糖、水果、果汁和矿泉水,多做几次短时间的休息,到室外运动运动,几分钟就行。

2.体重问题

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一般增加5~8磅。吸烟的人戒烟后会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速度,并且会吃更多的食物来替代吸烟,但可以通过增加身体的运动量来对付体重增加,因为增加运动量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另外,多喝水,使胃里不空着。

3.加强戒烟意识

一旦戒烟,人感觉总是不太舒服,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4.寻找替代办法

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您喜欢每天早晨喝完咖啡后抽一支烟,那么您把每天早晨喝咖啡换成喝茶。

5.打赌

一些过去曾吸烟的人有过打赌戒烟的好经验,其效果之一是公开戒烟,并争取得到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

6.少参加聚会

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都吸烟,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应婉言拒绝参加此类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7.游泳、踢球和洗蒸汽浴

经常运动会提高情绪,冲淡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并且会消耗热量。

8.扔掉吸烟用具

烟灰缸,打火机和香烟都会对戒烟者产生刺激,应该把它们统统扔掉。

9.转移注意力

尤其是在戒烟初期,多花点儿钱从事一些会带来乐趣的活动,以便转移吸烟的注意力,晚上不要像通常那样在电视机前度过,可以去按摩、听唱片、上因特网冲浪,或与朋友通电话讨论股市行情等。

10.经受得住重新吸烟的考验

戒烟后又吸烟不等于戒烟失败,但要仔细分析重新吸烟的原因,避免以后重犯。

(四)测试

你有烟瘾吗?

1.你每天抽多少支烟?

a.10支以下(0分)

b.10~19支(1分)

c.20~29支(2分)

d.30支或以上(3分)

2.你早上起床后多久才吸第一口烟?

a.5分钟内(3分)

b.半小时(2分)

c.1小时(1分)

d.1小时以后(0分)

3.在不准吸烟的场所如公共汽车、戏院等,你有没有吸烟的欲望?

a.有(1分)b.没有(0分)

评析:

若总计得0分者,即没有上瘾;得1~2分者,属轻度上瘾;得3~4分者,属中度上瘾者;得5分者,属严重上瘾者。

洁癖:到处都是看不见的肮脏细菌

(一)问题描述

小敏今年24岁,是一个很清爽的女孩,眉宇间略带忧郁。她的母亲年近60,神情憔悴。据母亲介绍,小敏从小就很爱干净,后来逐渐发展为洁癖。

一次,女友约她去玩,临时介绍了一位朋友认识,握手之后,小敏便忍不住使劲地搓刚刚被别人握过的手,一直搓得双手绯红才停止,这让对方尴尬不已。渐渐地,她与朋友疏远了,朋友们也无法理解她的行为,离她而去。

后来,小敏以学习为由独自搬到舅舅家的一套空房里居住。搬去以后,小敏把空房彻底地收拾一新。母亲担心女儿,时常去看望她。但是每次母亲一走,小敏一定要大做清洁,碗筷煮了又煮,厕所冲了又冲,沙发套也是拆下来重新洗过,就连门柄也是擦了又擦,一边收拾还一边考虑有没有地方没顾及到,做完屋内清洁,她自己也要彻底清洗,洗个澡,换洗一套衣服才能停止。

(二)问题分析

爱清洁,本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因此名人们有“清洁仅次于圣洁”之说。但是,爱清洁爱得太过分,就是一种心理疾患了。心理医生们将爱清洁爱得太过分称之为“洁癖”。小敏其实是患上了洁癖这种心理障碍,所以她的行为才变得这样古怪,以致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最终导致失去了朋友,又不愿和母亲交流。

所谓“洁癖”,是指在卫生方面极其讲究,尤其最注意双手的卫生,每天要洗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每次要打三四遍肥皂,每接触过一件东西,就得把手洗一次,不然就痛苦万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洗手时,先是使劲搓手,然后是手臂、胳膊肘,甚至肩膀,直至皮肤都变得绯红才肯放心。从外面一回家动不动就要大洗一番,自己的房间不让家人随便乱坐,也不欢迎朋友来访。患者不仅注意自己的手,还关注周围的其他人,例如别人去厕所后忘了洗手,或从外面回来没有洗手,又碰了什么文件和用具,那他就对这些文件和用具特别紧张,不敢接触;和别人握手也很紧张;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时间一长,就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自己也是明知道没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像这样有“洁癖”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多见的,他们整天都活得特别紧张,其生活目标就是讲究卫生,整天关注的就是病菌,而无暇顾及别的,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小敏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洁癖的发病原因与家庭、个体性格及生活经历有关。首先,洁癖可能是由生活经历,即出身和家庭环境而产生的癖,有些洁癖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就是一个洁癖者,他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如同上文中的小敏,在她小的时候,母亲对她十分严厉,一切与小敏相关的东西,不论是她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她的床与桌子,只要有一点儿脏和乱,马上就会遭到爱净如命的母亲的一番没完没了的训斥,并非要勒令小敏马上收拾干净。天长日久,小敏对脏与乱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恐怖。一旦看到哪个地方有点儿凌乱,她马上会联想到母亲那严厉的面孔和刻薄的语言,进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感。于是渐渐地,她不能容忍自己及其周围有那么一点点不干净的地方,哪怕那些不干净在别人眼里算不了什么。

其次,洁癖可能反映了一种自卑心理。有些洁癖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很自卑,因而他们很担心自己因不整洁而被人看不起。有一位从农村考上了大学的女孩小芬,她常常因物质生活水平没有城市同学高,见识没有城市同学那么广,以及说话没有城市同学那么纯正而感到低人一头。有一次同屋的一个城市的女同学讽刺乡下人身上有一种难闻的味道,她听后就老担心自己身上会产生别人难以接受的味道,所以从此以后,她老是反复地洗澡洗衣服,最后竟成了洁癖。

最后,洁癖可能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某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它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文芳找了个大老板结了婚,但婚后两人感情并不融洽。丈夫由于业务繁忙经常长期在外,常常让她一个人空守闺房。后来她又发现丈夫与别的女性还有不正当的关系,更让渴望真情挚爱的她心灰意冷。于是她整日地把时间花在反复地梳洗打扮上,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又闻闻手,总觉得还不够洁净,于是又擦又洗。显然,文芳的洁癖背后隐藏着一种不能得到满足的心理欲求,她企图借外在洁净来增强自己的魅力,满足自己被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由此可见,洁癖是当事者在其生活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所以洁癖者要从上述分析中找出与自己有关的心理动因,对症下药而加以克服。此外,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洁癖,当事人都应让自己明白,整洁干净自然是好,但凡事不能绝对。人的天性中应有一点儿对乱的宽容,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心态与生活的稳定与正常。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洁癖之士首推明初大画家倪云林。他爱洁成癖,连自己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有两个佣人专门负责经营,随时擦洗。院里的梧桐树,也要命人每日早晚挑水揩洗干净。一日,他的一个好朋友来访,夜宿家中。因怕朋友不干净,一夜之间,竟亲起视察三四次。忽听朋友咳嗽一声,于是担心得一宿未眠。及至天亮,便命佣人寻找朋友吐的痰在哪里。佣人找遍每个角落也没见痰的痕迹,又怕挨骂,只好找了一片树叶,稍微有点脏的痕迹,送到他面前,说就在这里。他斜睨了一眼,便厌恶地闭上眼睛,捂住鼻子,叫佣人送到三里外丢掉。

因他太爱干净,所以少近女色。但有一次,他忽然看中了一姓赵的歌姬,于是带回别墅留宿。但又怕她不清洁,先叫她好好洗个澡,洗毕上床,用手从头摸到脚,边摸边闻,始终觉得哪里不干净,要她再洗,洗了再摸再闻,还不放心,又洗。洗来洗去,天已亮了,只好做罢。

此君堪称洁癖之登峰造极者。洁癖的做法好像是很卫生,但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其实过分的洁癖会导致人免疫功能的减退,影响健康。人适度地接触病菌,反而会产生抵抗力。假如,有两个人去一个有病菌的场所,一个是洁癖者,特别爱干净,一个不是洁癖,谁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洁癖者”。因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体内产生抗体,会和外来病菌进行战斗,而“洁癖者”没有任何防备,病菌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成年以后,接触的社会面很广,如果还把自己搞得过分干净,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为太爱干净的缘故。

(三)解决之道

1.系统脱敏法

请患者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让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导患者改变思维方式,做事情先顾全重要的事情,一切慢慢来,一步一步地走。

2.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主要说法:

(1)事实根据:生活在卫生条件不如城里的乡下孩子们身体更健康;适当地“脏”一下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不经历风雨,哪里见彩虹,温室的花朵更经不起考验;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与外界环境隔绝,致病的病原体是始终存在的,人的免疫机能阻止疾病发作;频繁洗手、更衣对预防疾病没有太大的用处,大多数病原体用肥皂是杀不死的;过于紧张和焦虑反而降低人的免疫力,容易惹病;其他病没得,但强迫症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2)洁癖所带来的危害超过益处。细菌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日常接触到的众多细菌对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选择地灭菌,就可能给那些抵抗力、适应性、侵袭力强的有害病菌开绿灯,破坏人体内及自然环境的微生物平衡,以致有害的超级细菌大量生存和繁殖。

3.满灌疗法

让患者坐于房间内,请其好友或亲属当助手。患者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种液体,如清水、墨水、米汤、油、染料等。在涂时,患者应尽量放松,而助手则尽力用言语形容手已很脏了。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睁开眼睛看到底有多脏为止。助手在涂液体时应随机使用透明液体和不透明液体,随机使用清水和其他液体。这样,当患者一睁开眼时,会出现手并不脏,起码没有想象的那么脏,这对患者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说明“脏”往往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意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当患者发现手确实很脏时,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候,治疗助手一定要禁止他洗手,这是治疗的关键。患者会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助手在一旁应积极给予鼓励。

在这一关键时刻,助手的示范作用很大。助手可在自己手上也涂上液体,甚至更多更脏,并大声说出内心感受。由于二人有了相同的经历,在情感上就能得到沟通,对脏东西的认识也能逐渐靠拢。这时,患者要仔细体会焦虑的逐步消退感。

满灌疗法在刚开始时把人推向焦虑的顶峰,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下降,强迫行为也会慢慢消退。

要对患者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此进行,过不了多久,患者的洁癖自然就会慢慢消失,恢复正常生活。

相信像小敏这样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在知晓自己的状况,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有了较为明白彻底的了解,对自己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知态度后,很快就会靠自己的努力从这种不良心理行为中恢复过来。

(四)测试

你有洁癖吗?

对下列问题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是”或“否”。

1.你每天从外面回来都要洗几十遍手,甚至每洗一遍都要打上三次肥皂。

2.你每接触一样东西,就要洗一次手,不然就会痛苦万分。

3.你一回到家就开始打扫卫生,不让家人随便坐,也不欢迎朋友来访。

4.别人用过的东西自己不敢碰,甚者别人做过的椅子也不敢坐,生怕传染上病菌。

5.迫不得已到外面吃饭,却要带上自己的饭具。

6.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随身携带消毒液。

7.你一天洗澡超过三次。

8.每天要把自己家里的地拖上三遍以上。

如果你满足上述至少三种以上的情况,那么你就可能患上了洁癖。

酒瘾:一旦喝起酒来就没完

(一)问题描述

唐禹有十几年的饮酒历史,从1995年开始,他每日要喝半斤白酒,后来增加到每天喝八两,并经常空腹饮酒,即便上班时也要喝两口,性格因此发生了变化,生活变得懒散,很少与人交流。唐禹的颓废,使他的工作一落千丈,最终因为经常醉酒闹事而被单位开除。他的妻子也忍受不了他的颓废生活,无奈地离他而去。如今,唐禹一个人生活,每天至少花四个小时喝酒,他一身污垢,散发着淡淡的臭味,近1.8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50公斤。

(二)问题分析

据文献考证,我国早在古代夏禹时期开始作酒,在人类三大嗜好——烟、酒、茶中,别看酒既不能充饥又不能解渴,特别是白酒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宣扬的营养价值,但古今中外都在喜庆的欢宴中少不了酒,所谓无酒不成席、无酒不足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美酒加咖啡更是一种时尚,特别是人逢喜庆更少不了三杯美酒敬亲人,作为礼仪交流的一种方式,酒文化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它原本的内涵,但是这只能是在“适当”饮酒中才能展示其高雅和喜庆的风范。当然,适当少量饮酒还能健身。《本草备要》载:“少饮则和血运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辞邪逐秽、暖内脏,行药势。”有一定好处,但是一旦陷入嗜酒如命的酗酒成瘾状态则完全变了性质。

一是酗酒必伤肝。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合成胆汁、贮存肝糖元的脏器,过量饮酒引起脂肪肝必然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使肌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再者,酗酒可损伤大脑,造成记忆力下降、智商和判断力明显减退;还有,经常醉酒可导致血管痉挛、呼吸肌麻痹,还会将造成心肌脂肪化损伤心脏功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另外,经常酗酒会损伤生殖功能。医学研究证实:大量的酒精对精子和胎儿都有致命“打击”和损伤,酒鬼的后代出现的弱智子女和畸形悲剧就是明证。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曾以其名作《桃花源记》备受世人称颂,但由于一生嗜酒,连生五子非呆即傻全是畸形弱智儿。

什么“交情深,一口吞,交情浅,舔一舔。”“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之类的劝酒辞,实在是反科学、反健康的害人之辞,劝人伤身体的这类酒友还有什么“感情”值得珍惜呢?

酒精是一种合法的成瘾物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力,一次大量饮酒后能明显地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长期大量饮酒则可形成对酒精的依赖,成为一个人人讨厌的“酒鬼”、“酒徒”或“酒君子”,成为酒精的俘虏,心甘情愿地听从酒精的摆布,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不能自拔。那么,什么是酒精依赖呢?

酒精依赖是由于饮酒所致对酒精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连续性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所带来的那种欣快的心理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不饮酒所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渴求常常很强烈。一般认为,如果饮酒的时间和饮酒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饮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出现了躯体耐受或戒断的症状,我们就将这种症状称之为酒精依赖。

俗话说“老有老相,少有少相”,酒精依赖者也有其“赖相”。一般来说酒精依赖者具有以下特征:

1.对酒的体验。酒精依赖的病人多数体验饮酒初期心情愉快,酒后喜欢交往,缓解紧张、焦虑和苦闷,恢复疲劳。这样,渐渐形成每天不断饮酒,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饮酒时间的延长,饮酒者就慢慢被酒精所俘虏,陷入不停饮酒的泥潭。

2.固定的饮酒模式。长期酒依赖者常常不分场合、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饮下大量的酒,虽然多次宣称断酒而不能戒除。为了追求“喝酒的真正陶醉感”,病人连续几天饮酒,不吃,不喝,也不洗漱,与外界隔绝来往,一直到身体脱水不能再饮酒为止。

调查表明,我国酒依赖患者人数呈连年上升之势,酒精滥用问题的严重状况已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安全饮酒必须提倡。在心理方面,要想戒掉酗酒的“瘾”患,关键在于自己对酗酒的危害性有深刻的理解,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并采取坚强的自我克制措施。

(三)解决之道

1.正视自己的内心

大多数饮酒成瘾的人都同时有其他的心理问题。有句老话叫做“借酒消愁”。很多人把喝酒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所以要解决酒依赖的问题,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比如,有人喝酒是因为生活中的挫折。而据调查,很多人都有社会适应不良、不会表达情感的情况存在。这就需要调整心态,学习应对技能,解决其他不愿意去面对的心理问题。

2.培养自己的毅力

每当酒瘾的“浪花”向你袭来时,你要立即想到这是冲向你“健康防波堤”的恶浪,千万别动摇,只要坚持5~10分钟,这股子成瘾性冲动便会逐渐减退。同时采取出去散散步或听一段音乐或找个朋友聊聊天转移一下注意力就过去了。

3.主动避开诱因

尽量少和原来的酒友见面,少去原来常喝酒的饭店就餐。还应提倡文明饮酒。北方一些地区的饮酒文化也应净化一下,那些非要让大家都喝醉了方显得自己好客的风俗,也该改一下,因为你和客人都应知道,劝酒如同催命。酒是助兴和交际的纽带,少量喝酒对健康人也有保健的作用,那么我们怎样喝酒才不为过呢?

精神科专家们对此给予了通俗的解释,即男性每天饮酒不得超过2瓶啤酒或1两白酒,女性每天不超过1瓶啤酒;此外,不论什么性别,每周至少应有两天滴酒不沾。

4.最好有家人和好友的支持

一旦饮酒成瘾,要想三天两日戒掉是很不容易的,这时候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对戒酒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比如针对每天晚餐都要来个一醉方休的习惯,就坚持把酒杯收起来,吃过晚饭来点新鲜水果然后和家人一起去室外散散步、弹弹钢琴、看看电视,总之要把与酒有关的心思转移开,并且用另外一个内容取代之。

5.千万别给自己找借口

比如“把酒柜里现存的几瓶酒喝光后就不买啦”“白酒不喝,啤酒、葡萄酒总可以喝吧”“别的酒不喝,这瓶老战友送来的茅台总不能浪费了吧”……诸如此类想喝酒的借口有的是,一定要把住“进口”关,说不喝就不喝,不给“酒虫子”留下喘息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立竿见影把酗酒恶习连根铲除。

(四)测试

你饮酒成瘾吗?

以下题目请就你目前的状况回答是或否:

1.你觉得你自己是不是一个适量饮酒者?

2.你的亲人或朋友认为你是一个适量的饮酒者吗?

3.你是否曾参与戒酒的治疗团体或一般戒酒团体?

4.你是否曾因为喝酒的关系而失去朋友或男朋友(女朋友)?

5.你是否曾因为喝酒而惹过麻烦?

6.你是否因为喝酒而忽略了你应尽的义务、你的家庭或你的工作,且超过两天以上?

7.你是否曾在喝过很多酒后出现严重颤抖、精神错乱,或者看到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

8.你是否曾因喝酒的关系而寻求他人的帮助?

9.你是否因喝酒而住院?

9.你是否曾因酒后驾车或酒醉驾车而遭到警察的拦截或逮捕?

评析:

以上题目答“是”低于三题者,目前尚未有酒瘾相关问题出现,但仍请注意你的饮酒量。

以上题目答“是”多于三题但少于五题者,可能有酒瘾的问题,建议你留意饮酒习惯。

以上题目答“是”多于五题者,为酒精成瘾者,应尽速寻求医疗帮助。

网瘾:心里很矛盾,但是控制不住

(一)问题描述

作为soho中的一员,姜珊最开始的感觉是——这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白领的收入、小资的自由。可渐渐的,一丝恐惧却逐渐爬上她的心头,从事广告设计的她渐渐感到江郎才尽了。她开始在网上搜索资料以获取创作的灵感,可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却也在不知不觉间将她带入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姜珊忽然发现自己对于网络已经欲罢不能,不停地搜索信息成了她难以摆脱的习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流连于网上。有时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去搜索些什么,我仅仅是不停地搜索、搜索。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双手,因为这样能让我觉得安全、觉得坦然,而一旦停下来,我想世界末日也就到了。我完了。”最后,这种对于信息的癖好扩展成了对于所有信息的收集欲望,即使是在因工作而无法浏览网页时,bt也必须开着。她终于被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中……

(二)问题分析

“上网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它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对网络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成瘾,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中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的多次重复,就形成了人对愉悦刺激的依赖。正如饮酒、抽烟、赌博、吸毒等等一般,离开它就无法正常生活,否则会有一系列强烈的生理心理反应,成瘾者往往感觉现实生活没有意义,只有在瘾被满足的时候才有精神。

“上网成瘾症”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症状主要有:

1.上网时间长,而且控制不住时间。

2.上网时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而下网后则有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等现象。

3.上网的行为常常不能自制,宁可荒废学业或事业甚至抛弃家庭,也要与电脑为伴。

4.工作和学习积极性较差,沉醉和崇尚虚幻的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缺乏起码的热情。

5.严重者有自虐行为,上网期间不吃不喝不睡,有的因沉迷网上的不健康内容而导致疾病。

“互联网心理病”这项新兴研究的先导者金伯利·杨认为格林菲尔德的研究层面广泛,可证明“上网瘾”问题并非杞人忧天。

根据格林菲尔德的分析,网民“上网瘾”的原因包括“感觉亲密”、“没有时间限制”和“没有禁制”。格林菲尔德说:“互联网的影响力与其他导致大家上瘾的力量截然不同,是我们从没处理过的。

研究人员说,“上网瘾”最终会被细分为数个类别。他们相信这些细目有可能是环绕“性和人际关系”、“消费”、“赌博”、“股票买卖”及“纯粹个人迷恋上网”来分类。

如果有关症状和类型的描述只是让你觉得新奇,甚至你还跃跃欲试的话,下面这些曾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警惕起来。

首先,网络成瘾虽然不像真正的毒品那样会危及我们的生命,但长时间上网必然影响我们的健康: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剥夺以及免疫功能变弱。当然,更为严重的是网络成瘾给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灾难。

如果你是个学生,那么小心了,网络成瘾会使你的学习成绩下降。虽然互联网被广泛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调查显示,86%的中小学教师认为,使用互联网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项调查发现,宾夕法尼亚州某个大学里58%的大学生因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影响了学习。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更是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互联网成瘾症的标准。马里兰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肯得尔医生在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后,立刻组织了全校性的互助小组来帮助互联网成瘾的学生。

如果你是个公司职员,而你所在的公司已经联网,那么小心了,网络成瘾会危及你的工作效率。一项对全美前10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超过55%的管理人员认为,很多雇员把上班时间用在与工作无关的网络活动上。纽约州一家公司暗中统计了本公司职员上班时间的网络活动,发现其中仅有23%是真正与工作相关的。由于上班时间在网上漫游而被辞退的雇员更是不断增加。

如果你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而最近你丈夫对上网的兴趣越来越大,那么小心了,网络成瘾可能会使你成为电脑寡妇!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金波利·杨在过去三年中亲自访问了数百名网络成瘾患者,她发现一个患有网络成瘾的丈夫,每天和他心爱的计算机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他亲爱的妻子在一起的要长。更糟糕的是,或许他已一“网”情深地爱上他的英特恋人,正准备带上他的电脑离你而去。怎么,你不信?那么你就去问美国的离婚律师吧,他们会告诉你,由网络恋情而引起的离婚案正不断增加。还有,你可能需要留神你那初中还没毕业的女儿,昨天的新闻里,新泽西的一个十五岁小女孩不告而别,横跨美洲大陆去寻找她的网上情人!

不可置否的是,网络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正在促进着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防止上网成瘾,另一方面要建立正确的网络观,正确地使用网络。

专家们对于青少年上网,提出了以下建议:

青少年要合理使用网络,多浏览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要明确这个阶段自己的任务,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规划和设计;

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对朋友对亲人的责任;

青少年朋友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父母亲的爱,不要总觉得自己父母没有别人的好、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要增强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免疫力,上网前要先定目标,限定上网时间,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关于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上网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以下建议:

疏胜于堵。要正确看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孩子的需求,识到上网同样也是一个动手探索的学习过程。要讲清利弊,对健康与不健康的内容进行分辨指导,不要空洞地说教,注重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上网的情况,并在时间上进行控制。

家长应该懂一点儿网络基础知识。在孩子上网的同时,如果家长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就可以为孩子安全上网发挥一些指导作用或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安装过滤程序或“防火墙”,可以屏蔽黄色网站;可以搜索查找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上的网站和聊天室等。如果家长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办法,还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查阅信息,一起交流分析,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上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在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情感,增加共同语言,增强自己的发言权。

专家们说,对于已经网络上瘾的孩子来说,最好的“药方”是父母、家庭的关怀。父母不要动辄就打骂孩子,不要流露出对孩子彻底失望的想法,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要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孩子们为了爱他的家人,为了宝贵的亲情,也会选择与网络游戏划清界限的。此外,还要不断对这些孩子进行安抚,要努力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并沿着这一方向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社会。同时,专家还呼吁社会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让青少年旺盛的精力得到发泄。

(三)解决之道

1.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

请注意:借网消愁愁更愁。理由之一是,当你n小时后下网的时候,问题仍然在那儿,“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理由之二,你的上网行为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你看: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烦恼,不需要几次,你就会如同巴普洛夫的狗记住铃声会带来食物一样,记住上网能带来忘忧。以后,你一听到调制解调器的声音就会兴奋不已。

2.上网之前先订目标

每次花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个两分钟,甚至100个两分钟。

3.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

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一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如果嫌用闹钟麻烦的话,可以在电脑中安装一个定时提醒的小软件,在上网的同时打开,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你的上网时间了。

最后再次提醒你:当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的时候,你生命的一部分也许正渐渐消失在虚拟空间的某个黑洞之中。

(四)测试

你上网成瘾吗?

1.你会发现上网时间超过原来的计划吗?

2.你会放下应该完成的事或工作而把时间用来上网吗?

3.你会因为上网而上学或上班迟到早退缺勤吗?

4.你会因为上网而使工作表现失常或者成绩退步吗?

5.当有人问你上网做些什么时,你会有所防卫或隐瞒吗?

6.你会上网寻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籍吗?

7.若有人在你上网时打扰你,你会愤怒吗?

8.你会因为上网而牺牲晚上的睡眠吗?

9.你会在离线时仍然对网上的内容念念不忘吗?

10.你会因为没有上网而心情郁闷、易怒或心神不宁吗?

评析:

请将每题的分数相加(几乎不会1分,偶尔2分,常常3分,几乎常常4分,总是如此5分),所得的总分就是你的“网瘾”指数。

正常级:10~24分,正常的网络行为,虽然有时在网上的时间多了一些,但还没有丧失自我控制能力。

预警级:25~38分,网络使用还没有到病态的时候,但是应该警觉网络带来的冲击,也许要调整自己的上网习惯。

危险级:39~50分,你上网已经成瘾,建议你赶快找调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龙族:我的哥哥不对劲 从苍穹坠落 超神学院之神战 刚刚穿越的我竟被九叔收为了僵宠 斗罗:这武魂不要也罢! 斗罗:武魂一把刀,我刀刀暴击 斗罗:开局觉醒大师球 东京天平 人在斗罗,我自带神位 斗罗:开局错把比比东当亲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