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犁破大洋 > 第277章 大将蒙恬

第277章 大将蒙恬(1 / 1)

我似乎明白了它们的意思,我腰间别的这柄短剑,虽然还叫不上它的名字,但是天生对武器的着出色悟性的我,早已觉察出它的不同一般。

那位我葬掉的老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一会等我回去,画就会告诉我。

他在临死前,把那么珍贵的两把宝刀扔在灶口之内,却一直没有丢下手中的这把短剑,从这方面,我也感觉到了它的价值。

我把短剑抽出来,一道光从鞘内泻出,照亮了三尺以内的距离。

石门上有两只窠臼,是被人凿出来拉门用的,门缝有半指来宽,我把短剑插了进去。

从上往下,缓缓地移动,在正中间的部位,短剑被什么东西给挡住了,扒地门缝上一看,那是一根石制的门栓,从里面把门别住了。

不对呀,里面有人,才会从里面把门栓住,而外边除了门上两只挖出来的石坑,根本就没有锁门的地方。

我回身看看,那两只狐,却没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已经离去了。

这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怎么办?是现在回去,等天明以后再多带些人来,还是立刻就进去?

如果里面有人怎么办,我不是成了夜入民宅的强盗了?

把耳朵帖在门上往听一了会,除了里面嗡嗡的声音,没有任何其他的动静。我知道那是空气在鸣响,类似我们把海螺放在耳朵上一样,里面没有人。

把心一横,将短剑在门缝中举起,往门栓上砍去。

一声响,石条的门栓被砍断了,再一推,两道石门无声地打开。

也无须点什么火把,我手中的短剑就是最好的照明之物,这里的空间并不太大,并没有我事前想像的一曲三折,整个洞内一目了然,地上的石板上码着数不清的竹筐,上边是竹子编制的盖子,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我用短剑挑开最上边的一只筐子。

里面是满满的大米,捏起几粒,一捻,当时就碎了,放在鼻子前一闻,虽说不是很新鲜,但是没有一点霉味。

所有的筐子里都是这种陈年的老米,越发地喜欢上了狐狸这种动物,它们怎么能知道米在这里,从洞和门的结构上看,它们也是进不来的。

但是两只狐狸,却知道告诉我,用短剑能够打开这道沉重的石门,真是怪了。

我走边,看到地下有好几截三寸见方,长短不一的石门栓,有两截是我刚刚砍断的,这个能够看得出来。那么,剩下的是怎么回事?

这点事情,不一会我就明白了,自信还是不笨的,这是一种自锁的设计,就是说,人站在门外,先把两扇门关小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拣起地上的石门栓,架内的凹槽上,两手在外边拉住门上的拉手一拽,门栓下落,正好将门从里面卡住,而要想进来,没有我手中的短剑,就得费把子力气。

洞里除了那些粮食,还有两木桶油,木桶没有坏,因为为油所浸,看起来还像是刚刚放到这里的一样。

这里算是那个老者的储粮库吧,看这些粮食,我们五条船上的所有人,能吃上半年。而在地上,靠近米筐的地方,我又发现了几包蜡,几包种子。这里地势高,且干燥,所以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在能用之列。

我只拿了一包蜡就起了出来,用我想到的法子把门重又关牢。顺着原路返回,只有六角站在门外,手持着安零刀,看到我回来的时候,我看出她长舒了一口气,“你回来了。”

老人们早已去休息了,只有五位老婆还在等我,蛇丹照着她们有些担心的脸,看致远平安回来,她们围了上来。

“老公,有什么发现?”小月抢着问道。

“哈,这回我差点回不来了。”我回答她。

“怎么回事,还不快些告诉我们,你要急死我们呀。”

“没事没事,两只狐狸把我带到了一个宝窟,差点陷到里面回不来了。”我把发现告诉了她们,几个人都感叹道,“这狐狸,比有些人还可爱呢。”

我问画,这回该给我讲一讲了吧?

我说的是那郑竹简上写了些什么,姜婉清道,“老公,画姐姐一直不肯说,非要等你回来才告诉我们,这下好喽,我们也借借你田将军的光,听听故事。”

画微笑不语。

我看着她道,“说吧,女先生,没有你,我就是眼瞎。”

于是画才开口道,“这屋子的主人,老公你可知道是何许人?”

“谁呢?”

“他就是大秦国鼎鼎大名的——蒙恬。”

“啊?”我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怎么会呢?不可能,你会不会看错了。”

她认真地说,“一开始,我也认为是玩笑,但是却发现不是玩笑,这应该是真的。”

“蒙恬,他不是……已经死了么?”我说。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零年开始第五次出巡,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巡的途中,在沙丘,也就是河北平乡东北部那个地方突发病症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书,让太子扶苏继位。

而秦二世胡亥与赵高、李斯密谋,篡改始皇帝的遗令,并将扶苏赐死,胡亥即位。

据我所知,与扶苏一同被赐死的,就有蒙恬。当时他正与扶苏在一起。

“是的,我当时也奇怪这书中写的是不是真实,但是等我看完了,却找不出一点瑕疵,好像都是真的。”

“始皇帝曾经派出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向北出击匈奴。第二年,蒙恬将军就将匈奴击退了七百多里,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始皇帝还在当地设置了九原郡呢。”画说。“这段时间并不是太久,这些我爹都给我讲过的。”

“当时蒙恬将军驻守的是上郡(今陕西榆林),匈奴从此不敢向南进犯。”对于这样一位知名的将领,我不会不知道,也时常为他的遭遇感到可惜,如果不是赵高一班小人从中捣鬼,也许我们华夏会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样子。

如果不是他们,就不会有后来的陈胜和吴文起义,也不会有巨鹿之战、楚汉相争、垓下之围……

我忙对画道,“好老婆,别大喘气,快快说下去,我想知道。”

画说,这本书是蒙恬到达这里之后所写,记述了沙丘之变以后的所有事情:

“扶苏若在,蒙恬不会背井离乡。恬与扶苏,趣味相投,惺惺相惜。每忆治国方略,多不谋而合。

可惜赵高擅权,使黑白颠倒,赐扶苏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饮毒酒身亡。恬当时力劝公子,恐有乍,言,若公子回师咸阳,当力保,澄清混沌,扫除逆奸。

奈何公子明知诏书不实,但不忍手足相残。

公子死后,来使紧逼,欲令恬死而复命,无奈之下,手下偏将姓蒙名括替死,连夜着匠人画恬之面皮覆之。

朗朗神州,再无恬立锥之地,辗转到达南海郡,得故旧相助,随从十位,越南海,过勿里洞,抵达爪哇。

十年生聚,物是人非,暮年体衰,故旧不在,每望向北,无言感慨,只有偶遇幼狐两只,相伴左右。

铁马金戈,恍惚昨日梦,阮师安零,当烧火棍。

今感时日无多,留书于此,若有故乡人到,愿献刀与剑,望走遍环宇,去强扶弱,展恬遗志。

上古十剑,曰夏禹,圣道之剑;曰湛泸,仁道之剑;曰赤霄,王道之剑;曰泰阿,威道之剑;曰龙渊,诚信之剑;曰干将,挚情之剑;曰莫邪,挚情之剑;曰鱼肠,勇绝之剑;曰纯均,无双之剑;曰承影,优雅之剑是也。

鱼肠剑,第八位,勇绝之剑,小巧居十剑之冠,能藏于鱼腹中,钢韧无比,熠熠生光,斩万物如腐朽,小人得之,则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传为欧冶子为越王所制,用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方成此剑。有缘人得之,且记不可背理,不然,鱼肠剑反噬,非死即伤。

阮师刀,切金断玉,与虎添翼,安零刀,出入成双,削铁如泥,若非口腹之辈定能得之。

另有粮油充实仓廪,若小狐尚在,许能带尔等发掘自用。

念天地悠悠,无人不朽,望洋海茫茫,只是清愁。唯一家、一国、一少,一老,至理也。”

“完了?”

我问画。

“嗯。”

她说。

“看来是真的了?”

“我想,是的……”

“可不是,要是我们一来这里就忙着生火做饭,那两把宝刀,就成了烧火棍了。”

“烧杀了小狐狸,看人家不与你为敌。”姜婉清说。

看来一切在冥冥之中都有定数,看来,这宝剑全我所得。

我拿出了那把鱼肠剑,“不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是不是这把。”画看到后,对我道,“我想应该是的,我想,你是不是已经见到了蒙恬。”

“见到了,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全不像是一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以步兵对匈奴的彪悍骑兵,却能两战而胜,他可真是个传奇。

而我若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向北,而是来到这个地方。这段神话不知道将隐藏多久,也许就从此湮没于历史的尘烟之中,那也是可能的。

“他在哪儿?”

我指指窗外,那里一片夜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后王妃天天盼着守寡 大秦开局成祖龙亲哥 调教大宋 史上最强暴君 亮剑从代管兵工厂开始崛起 往返三国:开局貂蝉看我不像好人 最强之兵 颠峰帝国 一起当兵的日子 抗日之痞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