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旦现在摄政,就好像置身在急流的大河中一样。八一中文ww网w.8中1中zw.com我最希望的是,能和召伯您一起探寻渡过艰险困境的方法。姬旦才疏学浅,现在却身居大位,如果您不来督责、纠正我的话,估计就没有人会指出我的不足了。您是年高有德的人,一定要指示我治国的法则。我们共同来成就文王的功业,不能懈怠、加倍努力,直到海边日出的地方,也没有人不服从我们!
周公对召伯的肺腑之言,后来成为了《尚书》中的一篇,名为《君奭》。召伯也被周公的诚意所打动,消除了顾虑,尽心尽力地同周公一起辅佐成王。
召伯在治理陕地以西的地区时,在政事的处理上,上至侯伯,下到百姓,都能各得其所,没有人失职,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周成王在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王的位子,于是命令召伯率领众诸侯辅佐太子姬钊继位。周成王死后,召伯引导姬钊拜见先王庙,反复告诫他,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能够成就王业,是来之不易的,重要的是在于节俭,没有贪欲,一生用专志诚信来统治天下。太子姬钊继位后,为周康王。
召伯辅佐了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君主,开创了四十多年不用刑罚的“成康之治”,为周朝之后能够延续八百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召伯和周公在辅佐周成王的时候,应该算是最好的搭档了,我们再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周公。八一小说网w网w一w网.八81说zw.com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经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为他的封地在周地,爵位为上公,所以称为周公。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命,其中的八命是周天子的三公以及以下的官员,再加一命,称为上公。周公和召伯同朝时,爵位比召伯要高。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家先驱。《尚书大传》中概括了周公一生的七大功绩:救乱、攻克殷商、平定三监之乱、建立王畿之外的封国、营建东都洛邑、制定礼乐、还政于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很多各方面都带有根本性特征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等。成王长大后,周公最终还是把政权还给了成王,正式地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秩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也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于中国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周文王还在世的时候,周公作为儿子就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了其他兄弟。武王继位以后,周公经常辅助武王处理很多政务。周文王时期,周人就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周旋和斗争。起初的时候,文王姬昌取得了商纣王帝辛的信任,帝辛赐给姬昌弓矢、斧钺,赐予了姬昌征伐的权利,姬昌也因此称王。八一中文w网ww一.八七年之后,周文王驾崩,武王继位。武王仍然以姜子牙为国师,以周公为辅相。姜太公、周公成为了武王时期最为得力的助手。
武王正式继位的那年二月,他来到丰地同周公一起商议。武王日夜思虑的,是如何灭亡殷商的大事,目前最值得让人思虑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帝辛治理下的殷商已经混乱不堪、失去民心,武王感觉灭亡殷商的时机已经到来,如果不把握住机会的话,等到殷商得到恢复之后,再较量起来就非常困难了;二是武王一旦起兵,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其他诸侯的配合和响应,毕竟单凭周族的实力,还是势单力孤的。
武王把自己的忧虑告给了周公,周公听后回答:要推翻殷商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德,对于周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敬尊天命,远近的诸侯都不要去冒犯,已经建立友好关系的诸侯,我们就不要再有所失去;我们还需继续修身明德,不能安逸无为,否则会难以收拾。
公元前1o49年,武王在孟津举行了会盟和誓师,孟津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武王祭祀完天神,开始向东校阅军队,一直到达孟津。这次行动,是武王继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师,周公作为辅助一同前行,随行的还有召伯、毕公。他们制作了文王的神主,用车子载着,安置在军队的正中间。武王表示:自己是奉文王之命进行征伐,不敢擅自行动。同时,武王昭告百官,要求大家一定要谨敬虔诚,努力继承先人的德业,赏罚分明,更好地完成使命。
这一次的会盟和誓师是带有演习性质的,目的是便于周军熟悉地形和路线,有利于周军以后的战争,同时也可以试探一下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映。这次会盟,不期而至的有八百诸侯,这更加坚定了武王等待时机、灭亡商朝的决心。
帝辛似乎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姬姓势力展的严重性。帝辛在位的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造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得国库严重空虚。政治后期的帝辛慢慢地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很多的上层贵族也开始反对他。对于反对者,帝辛却使用炮烙等酷刑来镇压,杀害了比干等一批忠臣。帝辛年年征战,在讨伐东夷的时候,放松了对西方周族的防范。连年的用兵,又导致了商朝国力的衰竭。八壹中文網
那个时候,商王朝内部的政治一片混乱。帝乙在把王位传给次子帝辛而没有传给长子微子启的时候,朝廷就慢慢地分成了两派,导致了分裂局面的出现。《吕氏春秋》上称,微子、微仲和纣王三个人是同母的亲兄弟,但是他们的母亲在生微子和微仲的时候,没有成为王后,所以他们只能算是庶子。而纣王出生的时候,她们的母亲已经成为了王后,所以纣王为嫡子,有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再加上纣王天资聪颖,才力过人,更是深得父王帝乙的喜爱。
微子启形成的一派不断地向帝辛起进攻,他们进行各种卑劣的活动:造谣中伤、动内讧、阴谋行刺、卖国求荣等等。帝辛在位的时候为了稳定统治,连年进行征战,力克东夷之后,兵力已经耗损了大半,还未来得及修整训练,此时的周族大军已经赶来。周武王的起兵是周族的生存之战,经过了长期的准备,强悍而有组织,上下一心。最终,在牧野一战,商朝的俘虏兵临阵倒戈,动摇分子也是一哄而散,反对势力顺势交出了王城。
纣王和帝辛是同一个人,但是称呼不同,这里面的感觉就会差很多。帝辛重视农桑,重视生产力的展,在执政的前期,商朝的国力还是非常强盛的。他继续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的扩张,把商朝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在讨伐徐夷胜利以后,商朝的国土范围扩大到了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等地。帝辛对东南夷人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开始向东南传播,推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论语》中也有关于帝辛的说法,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走到了下流的地方,人一旦居于下流,天下一切的坏名声都会到他的身上。一个朝代从开始展然后到达鼎盛时期,再从鼎盛时期衰落下来,是有它自身的展规律的。商王朝也不是到了帝辛这里就突然灭亡的,帝辛的父亲帝乙在继位的时候,商朝的国势已经趋于没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帝辛只是一个气数已尽、天命已决的亡国之君,最后在鹿台自尽。从这个角度想想,他也是挺可怜的。后世的传说和文学,基本上把帝辛描述成集世间万恶为一身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