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温暖的浴桶中,被温暖的甚至有一丝丝过热的水包裹,感觉热气渗入体内,将寒气从身体内部替换出来,不过有些晕乎乎的脑袋,还是让姜诺警惕,她怕是也要发烧了。
在路上一直奔波,没啥事儿,可这提着的心终于落下,身体还是有些受不了,毕竟这冰天雪地,才踩着湿掉的鞋子,在路府待了一段时间。
刚刚脱衣裳的时候,摸了下自己的脚,那真的冰的没有一点温度。
热水泡了许久,身体才暖了过来,都有些困意,才依依不舍的穿上衣裳。
饭菜都已经摆好了,含竹听话的乖乖坐着,手里拿着绣棚。
“绣什么呢?”姜诺边擦着头发,边走到桌边。
放下绣棚,赶忙把姜汤端到姜诺的面前,叮嘱说,“姑娘,夫人刚刚送来的姜汤,趁热喝,驱驱寒。”
端着姜汤小口喝起来,含竹也不哭了,就是眼睛还红红的,对上姜诺看她的眼神,微微一笑,“给姑娘做的新衣裳,绣的梅花,好看吗?”
绣棚绣的红梅,栩栩如生,姜诺后来的衣裳,几乎都是姨娘做的,有些绣活是含竹绣的,除非来不及,才会去买成衣穿。
“好看,你的绣工一向是好的。”
得到夸奖,含竹更开心了,又给姜诺盛了一碗鱼羹。
“娘和若若呢?”她回来,姨娘明显有很多话想说,怎么洗完澡出来没有见到人。
“夫人想和姑娘说说话的,但是被二姑娘拖走了,说让姑娘你好好休息,明天再来说话。”
姜诺端着碗,勺子放在嘴巴,轻笑一下,若若真是长大了哈。
简单吃了些东西,胃里没有那么空虚了,才询问情况,“京城雪灾情况如何,若若怎么回来了?”
提起大雪的事情,含竹一脸正色,活也不做了,紧皱眉头,“京城已经下了两场大雪了,每场雪都持续好几日,中间缓几天,又开始下。
那大雪下的好像天塌一般,可吓人了,一晚上,屋顶的积雪就得有小腿那么厚,吓得夫人赶忙吩咐人把雪扫下来,这样下去,房子非塌不可。
好在那样的大雪就下了一日,后来雪虽未停,但是也没有那么吓人了。
第一次下雪之后,老爷就吩咐人,把书院的孩子,能接回家的都接回来,染布坊的孩子都留在庄子上。
夫子的课也停了,老爷还派人送去好些粮食和炭火。”
看样子京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起身打开窗,外面黑压压的,天色一颗星星都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甚至一点自然的光亮都没有,可见这云层有多厚。
这雪,怕是还没完呢。
“京城有被雪压塌的房子吗,京郊就有,衙门忙的天翻地覆的。”想起前面镇子的事情,姜诺问道。
含竹点头,“有,就之前姑娘你被...”话到嘴边,含竹又停住,看姜诺表情没有什么变化,继续说,“那块儿穷人多,很多房子都是多年的土坯房,大雪压塌不少。
城门口不远的地方,有个废弃的庙,里面挺宽敞的,府尹大人征集了城里所有的工匠,用了两天的时间,把那座破庙修葺一番,将人安顿到那里面了。”
那座废弃的庙姜诺也知道,只是破败一些,但是仍能看出,当年修建时是费了大力气的,除了窗子和门开始漏风,屋顶还是非常坚固的,大梁一看就很结实。
将窗子和门都重新换过,打扫一番,确实是个不错的庇护之所。
“朝廷拨款,府尹大人就买了很多粮食和炭火送到破庙,倒塌的房子,也只能等到天气回暖才能修葺。
不过,暂时破庙还是可以容纳的,百姓也自发的将家中能用的东西搬过去,被褥,锅碗瓢盆什么的倒是都全。”
大灾之下,大家互相照顾,也好。
“子瑜呢?”想起薛桐,今儿没有看见他,那他应该就还在书院没有回来。
含竹一瘸一拐的,把窗子关上,担忧姜诺着凉,“公子还在书院呢,他送消息回来,说就留在书院,那边什么都不缺,让家里不要担心。”
谏议书院是皇家书院,自然什么都有,姜诺去过两次,住宿各方面条件都是非常好的。
况且那里待着的都是朝廷的未来,朝廷自会顾虑到。
姜诺的小书院就不行了,在那的孩子年纪都小,刚刚启蒙没多久,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不过既然是在她的书院念书,一切自然有姜府保障。
庄子上这两年结余的粮食多,府中不缺银子,姨娘就让庄子上的人把收成都留着,只有藕和果子,会拿去卖掉,所以庄子上不缺粮食。
“明儿你叫人,给庄子上在送些炭火过去。”
含竹答应一声,“床铺好了,姑娘快些休息吧。”
头越来越晕,强撑着坐到床上,刚躺下,姜诺就吩咐,“含竹,把水端到床头来,晚上喝水我可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
含竹笑着端水,姜诺又补充说道,“对了,明天你去把皇上给的城安王府的地契,一早拿给我,告诉父亲一声,麻烦他明天把之前负责铺子收账的人,请到府上来一趟。”
“姑娘有事吩咐?那些铺子有问题?”含竹端着水走回床边,放在床头的矮几上,不解的询问。
姜诺叹了口气,蹙着眉,“不是,铺子没有问题,就是这大雪,怕是一时半会过不去,想提前安排安排。”
“姑娘,老爷说,楚将军和世子,他们...”含竹小心翼翼的看着姜诺的表情。
姜诺抬头看了含竹一样,抿着唇,点头,“去北境了,没事,不用担心。”
躺下,含竹吹熄拉住,一瘸一拐的出了房间,轻轻关上房门。
躺在黑暗的房间里,睁着眼睛,头疼头晕。
翻身端起水杯,将手里的一颗散利痛喝下,希望明天会好吧,千万不要烧起来,倒不是怕生病,主要是不想喝苦药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