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本地最大的山匪头子。一抹阳光,冷冽如同寒冬深夜的月光。那个跪在地上的匪人,忽尔打了个激灵。“大哥,放我一条生路吧。”
他猛的磕起头。一下接着一下。“呛啷!”
朱大海抽出背上的大刀。但见刀光一闪。环头刀便落在了那人的脖子上。刹那间,那人忽然闭口不语。他生怕自己一开口,刀锋就会划破自己的脖子。“想活?”
朱大海平静问道。只是他平静的声音中,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霸之气。就连站在一旁的秦涛,都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称赞朱大海果然是大哥。气场就是不一样。牛气的很。不过,朱大海似乎并没有要杀那人的意思。如若他起了杀心,那么根本不会与他有半句废话。“大哥,我想活。”
那人颤着声音说道。朱大海并没有收回刀。“你家当家的是谁?”
朱大海问。那人不敢不如实回答:“吴天宝。”
“行,你回去告诉他,我给他三天时间。”
朱大海冷声说道:“三天之后,如果我看不到他跪在我的寨门前,那么我会在一天之内平了你们的山寨。”
高明!秦涛猛竖起大拇指。看来朱大海是个胸有成府之人。“我会把话传到的。”
那人看到了一线生机。朱大海放了他。只见他连滚带爬逃之夭夭。“朱兄。”
秦涛眼看事情搞定。也是时候与席淑云回家了。夜色正好。回去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此别过。”
秦涛只是看过江湖小说,从里面学来的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江湖手势。微一抱拳。朱大海同样回礼。“秦涛兄弟,我本想请你与嫂子去我山寨一坐。”
“看来还是算了吧。”
“咱们的关系,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我倒是不怕。”
“从我落草为寇的那一天,就已经将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
“一日为匪,世代为奴。”
朱大海说到这里,忍不信一阵悲催。如果不是因为生计,如果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有谁愿意进山为匪。当个快乐的佃户也是可以的。没有退路了。不得不如此。秦涛听出了朱大海的言外之意。也听出来了他的无奈。他一定在想,自己不去他的山寨,是怕别人知道他与自己的关系,怕受到连累。天地良心!秦涛断然没有那种想法。甚至可以对天起誓。如果自己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让自己不得好死。“朱兄。”
秦涛再次说道:“今天太晚了,我们回家还有事要做。”
语气中带着一丝坏坏的意思。席淑云听得都脸红了。朱大海顿时哈哈大笑,他说道:“我懂,那就不耽误你们的好事了。”
说罢,朱大海转身上马。将大刀收起,手一挥道:“兄弟们,我们撤。”
来去如风。不得不说,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娘子,我们也回家吧。”
一出好戏。有惊无险。秦涛从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讯息。朱大海是个够朋友的人。以后与他要多多交往。有用得着他的时候。回到家中的第二天,秦涛如同以往,先去了自己的酒窖看了看。由于扩大了规模。秦涛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于是,他找到了村长。此时正是农闲时节。村长与一众村民,也不用再去给刘大河干活了。无所事事。一大帮人围在村口的树荫下乘凉。秦涛找到了他们。村长与几个村民,立刻给秦涛让出地方。大家的热情,秦涛能感受的到。其实他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与众不同。可是,村长他们已经把秦涛当成了东家老爷。“大家聊啥呢?”
秦涛笑问。“回东家,我们在……”村里的孙二狗开口就叫东家。秦涛微微一愣。他对东家这个称呼感到陌生。不太习惯。有些排斥。“二狗,叫我秦涛就行。”
想与大家打成一片。前世做为兵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来独往。高冷惯了。这一世,他想做个平和的人。“那怎么行。”
村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东家就是东家,是老爷!怎么能直呼名字。”
“我们租你的地,你又只收我们一点田租,我们得守规矩。”
“乱了规矩,我们可对不住你。”
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大家也都不住点头。秦涛微微一笑,斜视四十五度看向天空。他斯条慢理说道:“现在我就定个规矩,以后谁再叫我东家或是老爷,我就不让他种我的地。”
这……秦涛的话很有份量。他们可都知道,秦涛说一不二。不叫就不叫。反正秦涛说了,以后大家就大着胆子叫名字,有何不可。“秦涛。”
村长第一个叫了秦涛的名字,心中有点忐忑不安。见秦涛脸上露出笑意。他也便放心了。“你今天也是百忙之中来找人们聊天的吧。”
在村长看来,秦涛管理着几千亩地。又经营着酿酒厂。应该是忙得双脚不沾地。他想错了。其实秦涛这家伙,一天到晚几乎没啥正事。小日子还过得去。“我找大家有点小事。”
秦涛抽了一下鼻子。今天过来,的确是有事。“有事就说吧。”
孙二狗说。大家都一样。心里念着秦涛的恩情。能为秦涛做些力所以及的事,心里也平衡一些。“我有点小活,想请几个人过去……”秦涛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大家的脸色变了。村长这次没有开口。倒是一旁的孙二狗直接来了一句,他说道:“你不种地了,我们以为不用再白干活,现在这不又来了吗?”
孙二狗的话,也是大家的心声。之前他们就帮刘大河白干活。现在他们真的是烦了。秦涛明白了大家的意思。“想多了。”
秦涛问心无愧说道:“我的酒厂忙不过来,想请几个工人干活,我给工钱。”
“一个月二两银子。”
秦涛刚说完,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村长在内。全都一哄而上。“我。”
“我……”“挑我这么年轻的,有的是力气,别给二两,给一两半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