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醋了不成?”谢景澜目光灼灼,像极了天上星辰,闪耀着异样的光芒。
袭歌嘴角抽了抽,毫不留情的回嘴,“景王当真是想多了,纵使您奇货可居,我也不会惦念分毫,更遑论吃醋了。”
谢景澜笑着摇了摇头,眼神儿里的宠溺是怎么都遮掩不住的。
“放心,纵使别人再惦记,我也只是你一人的。”他凑在她耳边轻声说着,那温热的气息铺洒在她的脖子,酥酥麻麻的。
听见他这般直白的话,袭歌不由得俏脸一红,那绝美的小脸上就像是染上了天边红霞,娇艳欲滴。
谢景澜不知怎的,鬼使神差地就亲了下去。
待他反应过来,自己都有些惊住了。
“谢景澜,你……”袭歌一跳三步远,踩得屋顶的瓦呱哒呱哒响个不停,她一手捂着脸,一手指着他,绝美的容颜更加娇艳三分,那种鲜活的美,更散发着潋滟风华。
谢景澜讷讷,虽然不是存心,但偷香窃玉到底是有些理亏的,索性就让她骂几句吧,可是袭歌眼眸里既有娇嗔,又有恼怒,竟然脚尖轻点,落了下去,落在了院子里,恼怒的抬头看了他一眼,继而愤然离去。
这种结果,却是谢景澜未曾料到的。
眼眸处露出焦急,本想拽住她,可袭歌却根本不想再理他,匆匆得加快了步伐,谢景澜的手抓了个空。
谢景澜摇头轻笑。
次日一早,朝堂议论纷纷,双方人士争执不下。
只因景王上书,请求皇帝下旨,疏浚玉江以南的河道,加固河堤,并且加强白鹤梁的监测。
皇帝那锐利的眸子看着众人,“众卿以为如何?”
大理寺少卿出列,手持板笏,“皇上,臣以为不妥,江南之地沃野千里,风调雨顺,这些年也从来未曾出现大灾,何须劳民伤财,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疏浚河道、加强堤坝?”
另有一人出列,“皇上,臣附议。”
“臣附议!”
……
靖安候出列,“皇上,景王此举颇有远虑,江南地势低平,又临近玉江,虽说多年来风调雨顺,而一应水利工程又颇为老化,年久失修,若是突发大灾,岂不是措手不及,是以,臣赞成景王之言,防患于未然。”
太子嗤笑了一声,“景王心忧天下,整日里杞人忧天也就算了,靖安候怎么也犯起了糊涂,景王之言虽顾及百姓,却也得考虑国库不是?”
“是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哎,只怕这一遭下来,又得亏空了国库。”
……
众人议论纷纷,僵持不下。
谢景澜扫了太子一眼,温润开口,“太子素来宅心仁厚,关怀百姓,这一次为何就不能为百姓提前考虑一二,此时正值盛夏,若是秋后大雨,玉江水位上涨,那玉江以南的六州百姓又该如何存活?”
太子眼底透着轻蔑,“江南会否大雨,孤不知,但是景王为博贤名,倒是越来越找名目了,有这样的闲工夫,还不如好好的筹备科举考试事宜。工部三年前才加固了六州河堤,不信你问问孙尚书,又何必多此一举。”
谢景澜闻言,将视线对准了工部尚书孙平,眸色凉薄,带着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甚是摄人,“那敢问孙尚书,六州堤坝三年前才加固,若是突发大水,大人是否能保证其阻隔洪水,保六州百姓无忧?”谢景澜言语咄咄,甚是逼人。
那工部尚书被谢景澜点名,明显一愣,“这……”
“孙尚书三年前不过官任侍郎,因加固六州堤坝之功荣升尚书,难道此时竟连自己亲自督管加固的堤坝安全与否都不敢保证吗?若孙尚书只把这当作政绩工程,而不能保六州平安,那要它何用?”谢景澜声音越来越冷,隐隐带着怒气。
那孙尚书被谢景澜逼得没办法了,只得拱手道:“臣自然能保证,若堤坝不能阻隔洪水,臣愿意奉上头上乌纱。”
谢景澜冷哼了一声,“只怕大错铸成,奉上的不止头上乌纱。”
谢景澜看向孙平的眼眸中满是冰冷,此等国之蛀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孙平以为大水到来,江南堤坝崩塌之时,他还能保得住他这条命吗?只怕为平民愤,他就是第一个拿来问责的,当真以为太子撑腰便可以无法无天了。
“景王你……”孙尚书气愤不已,却说不出其他话来,只是用手指颤巍巍地指着谢景澜。
谢景澜丝毫不理会他的怒气,朝着皇上一拱手,神色坚定而郑重,“父皇,此事事关民生社稷,还请父皇允准。”
皇帝眼眸微抬,最后在他和太子之间稍作打量,“此事改日再议,退朝吧。”
话音落,皇帝便踏步离去。
谢景澜袖中的手紧紧攥起,眼眸露出不甘。再抬眸,目光一片清明澄澈,长身而立,整个人颇显冷寂肃然。
太子朗朗一笑,拂袖而去。
临走之时,看着谢景澜的目光中,带着嘲笑与不屑,更有几分示警之意。
待众人散尽,谢景澜才缓步从那肃穆庄严的大殿中走出,站在那白玉石阶上,俯视着那阔达天地,似乎越是身居高位,便越来越遗失初心。
帝王南面之术,制衡为最。
父皇是这样,而前世的他也是这样,机关算尽,到头来不过大梦成空。
他费尽心力平衡朝局,以为这便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帝王最大的格局,如今,他站在龙座之下,看着帝王制衡之术,心中却只有厌恶,背弃了身边之人,辜负了天下百姓,只为江山永固,皇位绵延万代,现在想来,当真是有几分可笑。
他一步一步踏下台阶,每一步都走的极慢极慢,神色中满是凝重。
江南六州,恐怕在劫难逃。
只可惜,皇帝并未看那么长远,只以为谢景澜与太子争锋,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江南六州,一直以来的确是风调雨顺,可并不代表以后亦是如此,偏生今年便是个大灾之年。
他若公然说江南将有大灾,又有个人会信?众人会以为他妖言惑众,或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