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回舟往炊事班走着一边走一边想,不会今天又搞得饭给弄夹生了那就好笑了,要是夹生了,他干脆吃稀饭! 于是折腾了半个小时开饭时,叶回舟和老陈站在一边看着民兵们皱着眉头吃那些糊饭夹生饭,敢怒又不敢言的样子。 老陈和几个炊事班的年轻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30出头的老陈沮丧的对叶回舟说道。 自己参加了两次民兵训练这一次,以为像以前一样,但是当了炊事班班长却连饭都煮不好,这个炊事班长怎么当的! 新来的炊事员叶回舟倒是不很难过,笑着安慰说道: “老陈不要气馁,思考一下解决问题,想想办法吧! 走我们研究来研究去。”
熟读军事杂志的叶回舟知道。 就算是40年后已经有了方便的单兵食品,但是炊事班依然还是极其重要的。 毕竟他们能让在前线的官兵吃上一顿顿热乎乎的美味饭菜。 也正因为炊事班的重要性,所以在战争历史中,他们都是军队的重点“保护对象”。 此时重点保护对象,给民兵三年连一帮老娘们儿的鄙视着还有的人骂出声来,在队伍里面的苏颖看着面带微笑的叶回舟心里急。 苏颖她是干事知道民兵训练那可是要进入档案的,如果表现不好就只能当临时工了! 民兵连野营做饭是按照野战部队条令执行。 时间规定的35分钟及格指在35分钟内把全连的主食、两个菜和一个汤做好,30分钟优秀。 野营做饭的关键是挖3-4个无烟灶,分别烧水、做饭、炒菜。 所谓无烟就是白天看不见冒烟,晚上看不见明火。 关键是每个灶要挖一条较长的烟道,上面要盖上草皮伪装好。 做饭的烟经过烟道再从那边冒出来,就看不见烟了。 原因是抗m援c战争中丑国的的飞机疯狂轰炸逼出来的。 炊事班规定十分钟内必须挖好灶这是个技术活,又是力气活,要选好灶址,看准风向等。 摆在上面的行军锅是部队行军、作战时用以制作主副食和烧水的一种制式野战厨具。 这个年代的行军锅分为铝行军锅和铁行军锅两种。 铝行军锅轻便易带、传热快、不锈蚀。 但质软,易变形,耐酸碱性差,熔点低,煮饭、烧水,不宜炒菜。 铁行军锅质硬耐碰,比铝行军锅耐酸,煮菜炒菜都行,就是有点重! 叶回舟蹲下身看着这四口大锅,怪不得居然都是铝锅比自己家里面炒菜锅传热快,要想熟练运用还得老兵手把手的教。 要不然靠着没有炊事班经验的一帮人,在七天的集训期间很难做到一餐合格的饭。 叶回舟心里面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对着老陈说道: “这野炉做饭还得老兵手把手教,不然就我们几个生手,大家集训期间不吃了拉肚子就偷笑了!”
“啊!”
身后的几个小年轻全部都愣住了,只有老陈点点头说道。 “我上两次集训的时候最后一次也在炊事班,但是一直是切菜的,没有去学掌握火头。 那时候炊事班班长是六几年退伍的做的饭可香了,轮到我们这些没有参过军的人,才知道野外生火做饭原来是那么难哪!”
叶回舟点点头然后站起来看看,十几步远的正在吃草的一匹大青骡子。 这一匹大青骡子是炊事班的主力,它拖着一台板车板车上还有字,上面用白色油漆写着。 “60-51式炊事车!”
叶回舟走了过去,围着这个炊事车逛了一圈。 居然是真的60-51式炊事车,他以前在兵器杂志上看过。 在1960年的时候,兔子自行研究的第一台52野战炊事车改进而来,60年正是列装都有20年了,这台炊事车显得十分破旧了。 但这款炊事车所有炊事设备和附属设备均装在车辆的底盘上。 其中,炊事设备包括,一台自带菜锅的立式锅炉和两个蒸箱还有附属设备。 包括一台手摇吸水泵和一台手摇鼓风机、汤桶饭桶各一套、煤箱一个及工具箱二个。 看样子炉灶地上那台手摇式鼓风机就是从这辆车上拆下来的。 这种被称为60-51式炊事车拖车一般配备炊事员三名,除了切菜炒菜的,还有专门负责淘米和面的下手。 最后一个炊事兵就是负责赶车和烧火的。 利用炊事车,三日分工协作,一般在2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做好可供150人食用的饭。 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蒸好足够150人吃的馒头以及菜肴。 为单轴拖车,既可以用汽车牵引,也可用骡马拖拽,实在遇到了紧急情况,依靠人力也可以进行短距离机动。 这个炊事车如果运作好了,足够民兵三连后勤保障的了! 奇怪的是怎么不用的! 叶回舟感到好奇,就打开雨棚翻了一下60-51式炊事车上的东西,看了一下炉灶就发现问题了。 这台车出来的时候应该是翻车了,自带菜锅的立式锅炉和两个蒸箱还有附属设备,搞得乱七八糟。 立式锅炉一面压扁了,两个蒸箱还能用只是下面的炉灶送无烟煤的炉灶口损坏了。 叶回舟又仔细看了一下,就对走过来的炊事班长老陈说道: “我拿工具过来修一个一下!”
炊事班长老陈又惊又喜说道:“你还有这个本事!那你快去拿工具,小马,小肖跟着叶师傅,我在这等着你们!”
叶回舟因为要野营拉练,自然那么巨型的一个桶装帆布包就不能带了。 但是他从桶装帆布包里面拿出换一个小点的折叠的70升沙漠色的战术背包,跟他的5512厂的军帆布书包正好配套。 不过现在的人看着他围着一个这么大的背包,其实对他的战术背包好奇,但也还是不出声。 叶回舟野营拉练的时候在网上买的背包整个背包的形状设计上非常能装东西,更加干净利索。 这款背包的背负系统有了不小的改变,了。 背负系统的受力点由整个背带最厚实的部分改变到背带正面的织带以及背包正面顶部位置。 正面增加的受力位置,帮忙平衡了整个包的重心,背负起来也增加了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