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回舟心里叹了一口气,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业是制造制造业的制造业。 这话听起来挺拗口,但机床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它称得上制造业之母,智能设备皇冠上的明珠。 如果把机床按照加工零件的不同方式来分类,就有了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插床等等家族成员。 切削金属是衡量机床的水平的关键,但凡是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 一般都需要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因此在机床大家族里,车床和铣床是绝对的C位。 过去的工厂车间里,普通机床的控制全仰赖工人来完成,做个复杂零件往往需要车工、铣工、磨工、画线工齐上阵。 改变这一切的是数控机床的出现,因为引入了电子控制系统,它能将加工零件的多个步骤一次到位。 大陆的机床界现在为止,对于数控机床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在慢慢摸索中,还处于迷茫中。 叶回舟在大学里面学习过机床史,兔子的数控机床及技术也起步于1958年。 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 如今改革开放才过了两三年,对于三轴以上数控机床研制还在痛苦的挣扎中。 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大陆的基础条件。 所以大陆整体机床车体设计实力差、各种机、电、液、气配套基础元部件、数控系统不过关,工作不可靠,故障频繁。 且由于发展数控机床整个方针、政策、方法、步骤、措施错误,形成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二起二落。 到1979年为止,大陆的数控机床无法正式生产,也无法在生产中正式使用。 叶回舟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像rb“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 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和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 大陆有名的机床18金刚之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再加上全国各省市,省里的几百家机床厂,虽然厂数量众多,但形成不了合力。 但是也有奇迹。 也就是70年代末,十八大金刚里,江宁厂神奇地开发研制第一台数控车床CK6140,实现了大陆在数控机床史上零的突破。 CK6140它的图像印在了第三套两元RMB上,当时也是值得全体大陆人骄傲的! 叶回舟刚进车间一眼望过去,靠近围墙的左手边就有一台是手动25v铣,和一台数控CA6140车,摆放在四轴数控边上。 估计是,为了维护四轴数控而特意调过来做零件的,因为港岛给货的四轴数控还属于严密保护阶段,厂里知道的人不多。 这个小车间里除了这台四轴数控以外,就剩下国产的CA6140是半数控。 江宁厂CA6140的C代表车床,A为结构特性代号,用以区别C6140,可以理解为升级款,6代表卧式,0代表基本型,40代表最大旋转直径400mm。 叶回舟在大学第1款车的就是这款经典的车床CA6140。 他的导师实习时让他们拆开车床详细研究,然后再组装,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他拆解画了19张车床CA6140图例,大小零件不下千种全部都滚瓜烂熟了,他修理改造机床的功底也就是那个时候逐渐形成的。 在他看来CA6140型车床是普通精度级的万能机床! CA6140它适用于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内外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 螺纹,钻孔,扩孔,滚花等都是可以进行加工。 当然也可以进行改造后做非车削加工。 从经济角度出发,叶回舟认为CA6140卧式车床的总控费用合适,经济性好,系统软件同时具有若干指令。 其中加工指令就有直线、斜线、螺纹、锥螺纹和圆弧等。 还可以实现车削外缘、端面、台阶等操作。 总体来看是兼具经济与实用性的。 只不过可惜的是,CK6140数控车床是两轴联动半闭环数控车床。 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产品越来越复杂,像发动机、变速箱、等等。 在叶回舟看来,CK6140数控车床再怎么也是二轴普通数控机床,说实在话像轮轨,螺旋桨的叶面就力有不怠干瞪眼了! 曲轴柔性加工生产一定要用到三轴以上数控机床和高速加工中心、重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等。 而且在以后的信息产业中,从计算机到网络、移动通信、遥测、遥控等设备,数控中心都需要采用基于超精技术。 其实在军事装备大都大量采用伺服运动控制技术,如火炮的自动瞄准控制、雷达的跟踪控制和导弹的自动跟踪控制等。 以及焊接、装配、喷漆机器人、板件激光焊接机和激光切割机等。 所以,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被视为“工业之母”! 大陆这样的工业大国,一般普通机床不缺,但缺精密多轴复合加工的数控机床,这才是制造复杂金属件的关键。 现在改革开放了面向世界,才知道机加工这方面跟国外差得太远,所以大陆要下决心制造高精度机床了! 可是,每个机床的参数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如何真正调出让机床在最佳状态下运行的参数也是不小的问题,都是需要时间积累! 但叶回舟不用,他有现成的资料,省去了95%的时间积累。 还有一大难关就是数控机床的系统问题! 如今数控机床系统国内还在摸索之中,国外封锁得很严密,国外高精度机床的数控系统没得抄,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研发。 当然不包括机床小王子,他有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积累,妥妥的黑科技叮当猫。 叶回舟知道,如果想在机床质量上进一步达到国际水准,科学家们要解决的是,除了精度问题,还有数控机床越来越严重的电磁兼容等问题。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床精度的提高,叶回舟知道研发的厂家慢慢发现电磁干扰对精度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