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4英寸晶圆生产线。这比湾岛晚了八年,比美国晚十三年。在欧美联手封锁压制下,在电子领域,韩国、湾岛可以轻松从欧美进口先进电子设备,而中国大陆只能购买落后5年以上的淘汰技术。80年代中后期,国内微电子集成电路企业普遍亏损,90年代纷纷倒闭,国内集成电路工业,全线溃败。到1990年代末,中国微电子科技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至少是10年。而在国际市场上,同样的八十年代,却是日美新旧两大巨头的暗战风云激荡的十年。在1970年代,日本虽然可以生产DRAM内存芯片,但关键的制程设备和原料都要从美国进口。为了补足短板,1976年日本政府启动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联合了日立、日电NEC、富士通、三菱、东芝五大企业联合成立科研机构——“VLSI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国产高性能DRAM制程设备。1980年,“VLSI”项目宣告完成。70年代末期,国际个人电脑市场的高速增长,对内存产生了大量需求,给日本DRAM厂商带来了出口机会。质量好,价格低,产能充足的日本DRAM内存在美国迅速崛起。1982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生产国。日本企业的产量之大,成品率之超过80%,质量好,使得美国企业望尘莫及。与产量相伴的是,DRAM内存模块,价格暴降90%。内存价格暴跌,使得正在跟进投资更新技术设备的美国企业,普遍陷入巨额亏损状态。难以承受亏损的美国企业,纷纷退出DRAM市场,又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厂商的优势地位。日本企业大量投资形成的产业优势,导致日本半导体对美国出口额,从1979年的4400万米金,暴增至1984年的23亿米金。五年间暴增52倍!而同时期,美国对日本出口的半导体,仅仅只增长了2倍。美国公司失去产品竞争力的后果,陷入了“越想追赶越要投资,越投资亏损越大”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为了抵御日本人疯狂的进攻,美国人又祭起了制衡的把戏,开始扶持韩国人……何小山对这段历史还是有着清晰的记忆的,前世的时候,由于“芯片危机”中国人大多都在反思,整个产业发展的兴衰利弊。何小山也看了不少相关文章,知道了一些以前都被忽视的细节。也更能理解,中国芯片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如果何小山记得没错,也就是在1982~1983年期间韩国四大财团纷纷布局半导体芯片产业,而日本的几大半导体巨头也已经意识到了韩国崛起之后对本国产业的威胁。这个时候,日本人需要一个盟友——中国!“那……小山,我们可说好了!就用汉卡技术交换一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我这就和元器件工业局的老周去商量这个事情!”
何小山表示可以用汉卡换3英寸晶圆生产线之后,王立志就一直在和韩明益探讨具体的谈判策略。何小山则在一旁默默地梳理着前世的记忆。等到王立志和韩明益谈的差不多了,这才发现何小山一直都在愣神。何小山醒过神来笑着问道:“那你们打算找哪家合作?想好了吗?”
“最有希望的是日电……他们的实力可是目前日本最强的。”
王立志想都没想直接说出了他心目中的目标。韩明益则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冷落了日立方面,那个武贺先生也挺有诚意的。再说了,这个事情总得货比三家,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韩老师说的没错!那我就去和东芝公司的代表聊一聊好了……”何小山心想韩明益现在倒是越来越有生意头脑了。汉卡就只有他一家有,而提出合作意向的是三家,正好可以互相比较一下!只是何小山这话却让王立志和韩明益愣了一下。“东芝?不是富士通吗?我记得东芝的代表没提出想要合作啊?”
何小山心目当中最佳的合作对象是东芝,他这一不留神就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当王立志有些纳闷地认为何小山可能记错了的时候,却没想到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王副局长……日本代表团有位自称是东芝公司代表的武石喜幸先生想要见您!”
王立志的秘书进来通报了一下。听到这话,王立志和韩明益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何小山……他这是算是未卜先知吗?何小山有些尴尬地看着他们俩,笑了笑说道:“你们可别这么看着我……我刚刚是说错了!我怎么知道这东芝公司的代表现在会找上门来?”
这事情的确是太巧了。王立志也只能笑了笑,对秘书说道:“那就请武石先生去小会议室吧!”
武石喜幸是和舛冈富士雄一起来的,原本只是想通过本次展销会的主办方联系一下天正科技的韩明益或何小山。只是他没想到王立志和韩明益、何小山三人会一起出现。“真是不好意思,我昨天因为一些私事没有参与座谈,万分抱歉!”
武石喜幸见到三人真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