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君主。谁会想到五百年后秦国崛起为诸侯强国,并最终取代了东周。公元前667年秦把都城从宝鸡迁到凤翔,从此在凤翔建都近三百年。伯乐曾对秦穆公说:“会相马的人,一眼便能看中马的内在灵性。至于马的颜色、外貌和雄雌都不会影响到一匹好马的品性。”
秦穆公求贤若渴,千方百计找到百里奚。百里奚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白发老人,秦穆公见到他后,不觉脱口说道:“可惜年纪太大了。”
百里奚笑着说:“大王,如果您让我追逐天上的飞鸟,或者去捕捉猛兽,臣确实太老了;但如果和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我比姜子牙还小呢!”
秦穆公听后肃然起敬,问道:“先生觉得秦国能强大起来吗?”
百里奚说:“中夏诸侯之所以无视秦国,皆因秦国地处戎狄与蛮荒之间,无力自拔。然君不见,天道苍桑,顺中生逆,逆中生顺。秦国虽地处西僻,又要时时提防戎狄的侵扰,这看来似乎是逆,其实大顺就在其中。譬如东周为避逆求顺而东迁洛邑,然而诸侯分歧致使王室衰微,大逆就随之而生了。老朽以为秦可以转逆为顺,并且秦有四顺。秦时时提防戎狄之进攻,所以不敢稍稍懈怠军备,故兵精将强,此一顺也;秦国暂不东进会盟争霸,不为小利而伤,国力有所积蓄,此二顺也;岐山易守难攻,时机一到,出兵东征,必如猛虎下山,威震中夏,此三顺也;戎狄小国,不下数十,若能一一兼并,地广可以农耕,人众可以充军,农耕为本休养生息,人丁兴旺国势日强,此四顺也。有此四顺,今日秦虽立国于西戎,来日必凭乱世而进天下也。”
秦穆公聚精会神地听着,拍案叫道:“寡人仿佛又听到了岐山下的第二次凤鸣。”
不久,百里奚又把他的好友蹇叔推荐给秦穆公。蹇叔说:“秦国之所以不能立于强国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够。治法要严,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您;对百姓要宽容,人民就会拥护您。要想国家强盛,必须教民礼节,贵贱分明,赏罚公正,不能贪心,也不能急躁。我看今日许多强国,霸业已经衰退,秦国一步步富强起来,称霸的日子就不远了。”
秦穆公听后心花怒放。秦穆公宽厚仁慈,雄心勃勃,任用百里奚和蹇叔为左右相,又结秦晋之好,崤山一败后,集中精力向西部发展,最终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一霸,崛起于东周众多国家之中。孙小空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雍城,好像看到了秦穆公的音容笑貌。遥想秦襄公审时度势勤王有功被封诸侯,秦穆公任人惟贤称霸西戎,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秦国就成为西部强国。孙小空又在博物馆观看了出土的先秦文物,其中一个精美的铜壶给孙小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铜壶上镶嵌着宴享狩猎纹,壶身图案繁多,高台习射,水陆射禽,狩猎斗兽,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冶炼业相当发达。天气有点热,孙小空又有点饿,就把自行车停在一家大肉泡餐馆前,进去要了一碗大肉泡。大口吃肉,大口喝汤,锅盔先软后硬很有韧性,粉条和豆腐也很有味道,汤更有味道,吃过一碗觉得意犹未尽,但出门在外还是要省吃俭用,休息了一会,孙小空付账离开。天空飘着一片片阴云,吹起一丝丝夏风,孙小空觉得这样赶路非常好,阴云犹如天然的保护伞,不用怕晒了,夏风好像自然风,可以享受风浴了。孙小空骑着自行车沿着凤千路一路南下,黄土丘陵,农田绿野,山花烂漫,白杨挺立在路旁,高大秀丽。柳树成荫,柔枝摇曳。远处的河水幽幽,在阴云下云雾浓浓,山倒立在水中,树木映照在水中,凝结成一片化不开的深情。白色的蒲公英在野草中一枝独秀,形如莲花,风吹过,一片片白色冠毛在路边飘舞起来,十分美丽。孙小空没走多远,又看到一丛丛黄花,淡雅清丽,格外鲜艳。下午,孙小空来到雍城遗址凤翔塬上的南指挥乡,映入眼帘的秦公一号大墓让他有点失望,残破不堪,大而不美,好像一个饱经风霜风烛残年的老人,上面留下了无数伤痕。可有谁会想到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倒金字塔”的秦公一号大墓,墓道和墓室连成“中”字形,墓底距地面很高,大约有八层楼那么高。墓的总面积比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大十倍多,比马王堆一号大墓大二十倍。内中人殉近二百人,这是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我国墓碑的最早实证;大墓出土的石磬是我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文字多达近两百个。正是从这些文字中,专家考证出这座巨墓的主人是秦景公。秦景公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心中以周天子为榜样,死后的葬礼可与周天子相媲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东周的礼崩乐坏到了什么程度?曾经一个最不起眼的诸侯秦国竟然敢用周天子的礼仪来埋葬秦君。与秦景公同时代的孔子就在当时出生,秦景公死时,孔子才十四岁,老子已经三十四岁了。孔子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又失去母亲,十九岁娶妻,二十岁生下孔鲤,二十七岁开办私人学校,三十四岁时向五十四岁的老子请教周礼。老子说:“你所说的人和他的骨头早就烂了,只有他说过的话还保留下来。我听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而容貌若愚。去掉你的骄气和无穷的欲望,踌躇满志的神色和放荡的心志对你自身没有益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
过了十七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再次拜访七十一岁的老子,而孔子也成为北方的大贤人。这次老子说:“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顺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观其同也,则齐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贼,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子听后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感叹道:“鹊、鱼、蜂、人不同,然顺其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变化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道,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
孔子七十三岁刚死不久,老子已是九十三岁的老人了。老子出函谷关直奔雍城,想劝秦悼公实行德政以道治国,无果而去。孔子与老子无力挽救周礼,抱恨先后死去。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继续前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秦国的强大已是大势所趋,公元前三百八十二年,秦献公把秦都由雍城迁移到今临潼一带,秦国已经虎视眈眈,准备吞并六国了。天将降大雨于斯地也,必先苦其风云,劳其树木,饿其百姓,空乏其庄稼,雷电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场大风卷起无限尘土,一场雷电惊起无数乌云,风起云涌,突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地面上很快就变成了小河。孙小空躲入博物馆内,暂且观看收藏的各种出土文物,如金啄木鸟、金兽、白玉戈、玉璜、玉佩、石鞋、骨钉、陶器及漆器,还有铁铲、铁锸等一批铁器。金啄木鸟金光闪闪,造型逼真,雕刻精细,冠高嘴尖眼大,双翅平展,尾巴短平,背和腹部有羽翎装饰。每一件文物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们身上蕴藏着历史的秘密。孙小空有时间沉思历史。秦献公东迁秦都后,他的儿子秦孝公求强心切,任用商鞅,商鞅变法,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在公元前三百四十九年,秦孝公又把秦都从今临潼一带迁到今咸阳,商鞅变法继续深入,废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县置,从此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为日后统一天下开辟了道路。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力强盛的强国,彻底改变了东周各国的格局,使秦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商鞅一见秦孝公,以帝道劝君;二见秦孝公,以王道说君;三见秦孝公,以霸道献君;四见秦孝公,以强国之术打动了他。从此商鞅大展鸿图,秦国最终称霸东周。秦孝公同时代的孟子只比秦孝公小九岁,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孟子的“君轻民贵”的仁义思想不被当时各国君主接受,于是孟子退隐与弟子著书立说。商鞅和孟子都是当时著名的人物。不过商鞅贵为秦大良造,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地位;孟子却游说各国君主无功而返一事无成。商鞅为秦国奠基,为自己掘墓;孟子为天下人奠基,身后被尊为亚圣。商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没有固定的思想,四见孝公或用帝道或用王道或用霸道,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终以强国之术得到重用;孟子坚持王道,不随意迎合君主的兴趣,宁死不屈,为信仰而甘愿永远屈居人下。商鞅和孟子都是著名的思想家,前者实际是实用主义思想家,而孟子是理想主义思想家;商鞅为国家献身,孟子为民献身。商鞅为利舍义,孟子为义而舍利。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孟子主张以德治国。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二人永远也没有共同的语言,在当时也从未见过面,但二人都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窗外下着雨,孙小空在博物馆内回忆着历史。听馆内人解说,秦始皇在雍城正式登基加冕。经过秦襄公、秦穆公、秦孝公等先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秦始皇享受到后人乘凉的风光,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等策略,一一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成为千古一帝。为了治理好国家,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制造传国玉玺,修建万里长城,焚烧对国家有害的书籍统一民众的思想,在泰山封禅,秦始皇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